2017年内科主治医师模拟题及答案1(消化学经典试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如欲明确是何种致病菌,宜

  • A.痰细胞学检查
  • B.咳出的痰直接涂片
  • C.咳出的痰进行细菌培养
  • D.通过环甲膜穿刺吸取痰液,进行痰涂片和需氧、厌氧菌检查
  • E.以上都不对
2

如结果证实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宜首选

  • A.红霉素
  • B.青霉素G
  • C.林可霉素
  • D.庆大霉素
  • E.万古霉素
4

如上述诊断成立,宜首选

  • A.红霉素
  • B.青霉素G
  • C.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
  • D.利福平
  • E.万古霉素
5

下列哪一项不表明血容量已补足

  • A.口唇红润,肢端温暖
  • B.收缩压为13KPa
  • C.脉压差为4KPa
  • D.脉率为110次
  • E.尿量为5ml/L
7

洋地黄中毒可引起下列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 A.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 B.头痛、忧郁、无力、视力模糊、黄视或绿视
  • C.心房颤动合并非阵发性交界外心动过速作房室分离
  • D.窦性心动过速伴QRS增宽
  • E.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
8

下列各种症状不宜使用洋地黄类药物,除了

  • A.有心房颤动而心室率快速的中度收缩性心力衰竭
  • B.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C.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 D.单纯性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而无右心衰竭
  • E.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9

下列关于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兴奋β受体,激发腺甙酸环化 酶,增加CAMP的合成,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舒张支气管平滑 肌,稳定肥大细胞膜
  • B.茶碱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减少CAMP的水解而起作用
  • C.抗胆碱能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增加CGMP的浓度,使生物活性物质 释放减少,利于平滑肌松弛
  • D.钙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是阻止钙进入肥大细胞,缓解支气管收缩
  • E.色甘酸二钠的作用机制是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其脱颗粒和释放 介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内源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 A.IgE正常或编低
  • B.家族过敏史少见
  • C.嗜酸粒细胞正常或稍增
  • D.多在成年人发病
  • E.有已知的过敏原
11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肺动脉高压征的X线表现

  • A.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
  • B.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
  • C.肺纹理稀疏
  • D.右心室增大征
  • E.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大于7mm
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吸烟对慢性支气管发生的影响

  • A.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加,使支气管收缩痉挛
  • B.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
  • C.通过反射引起文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 出困难
  • D.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
  • E.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减 弱,均易引起感染
13

Felty综合征是指

  • A.类风湿关节炎伴有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 B.类风湿关节炎伴有高血压
  • C.类风湿关节炎伴尿频、尿急、尿痛
  • D.类风湿关节炎伴有晨起眼睑水肿
  • E.类风湿关节炎伴有肺部结节
14

下列哪一项对诊断有机磷中毒最有意义

  • A.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
  • B.确切的接触史
  • C.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
  • D.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E.阿托品试验阳性
15

下列哪项可确诊糖尿病

  • A.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 B.症状+空腹血糖≥7.8mmol/LVL
  • C.1h血糖≥11.1mmol/L
  • D.随机血糖≥11.1mmol/L和空腹血糖≥7.8mmol/L
  • E.2h血糖≥11:1mmol/L
16

下列哪一项是高渗性昏迷的临床特点

  • A.多发于青年,较多有糖尿病史,常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等病 史
  • B.起病慢,有嗜睡、幻觉、震颤、抽搐等
  • C.皮肤潮湿多汗,呼吸正常
  • D.脉搏饱满,血压稍高
  • E.尿糖阴性,尿酮阴性
17

下列哪一项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 A.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B.糖尿病肾病
  • C.大血管病变
  • D.糖尿病视网膜病
  • E.微血管病变
18

关于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实验检查结果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尿17—羟明显增高,约110—138umol
  • B.尿17一酮明显增高,可达173umol以上
  • C.血浆ACTH测定降低
  • D.有低血钾性验中毒
  • E.美替拉酮试验大多有反应
19

阿糖胞甙的毒性作用是

  • A.骨髓抑制、心肌损害、呕吐、食欲减退,局部刺激
  • B.口腔溃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脱发、骨髓抑制,巨幼红样变
  • C.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口腔粘膜炎、脱发
  • D.皮肤干燥、脱屑、口角皱裂、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
  • E.发热等过敏反应、高尿酸血症、低血浆蛋白、出血、白细胞少、 高血糖、胰腺炎、氮质血症
20

Von Graefe征是指

  • A.眼球向前突出,突眼度一般不超过8mm
  • B.上眼睑退缩,睑裂增宽
  • C.双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
  • D.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
  • E.两眼看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
21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

  •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 E.红白血病
22

如末分化原粒细胞与骨髓非幼红细胞的≥90%,至少3%细胞为 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则为

  •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B.急性料一单核细胞白血病
  •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 E.急性料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23

下列哪一项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

  • A.尿蛋白多于3.5g/d,血浆的蛋白低于30g/L
  • B.尿蛋白多于3.5g/d,血脂升高,高血压
  • C.尿蛋白多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尿
  • D.尿蛋白多于3.5g/d,水肿与血脂升高
  • E.血浆的蛋白低于30g/L,血脂升高和高血压
24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

  • A.肝外胆管阻塞
  • B.肝内胆管阻塞
  • C.胆红素生成过多
  • D.胆红素摄取障碍
  • E.胆红素结合障碍
25

Grey—Turner征是指

  • A.上腹可扪及肿块,有肌紧张及反跳痛
  • B.明显腹胀,肠鸣音稀少而低
  • C.急性胰腺炎下见胁腹皮肤呈灰紫色斑
  • D.急性胰腺炎下见脐周皮肤青紫
  • E.胆总管或壶腹嵌顿性结石时出现黄疸
26

在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是

  • A.胆道疾病
  • B.手术与创伤
  • C.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 D.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 E.急性传染病
27

下列哪一项是肝硬化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 A.肝性脑病
  • B.感染
  • C.原发性肝癌
  • D.功能性肾衰竭
  • E.上消化道出血
28

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 A.肝内血行转移
  • B.肝外血行转移
  • C.直接蔓延
  • D.淋巴转移
  • E.种植转移
29

门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是

  • A.恶心呕吐,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 B.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 C.脾肿大、黄疸、恶心呕吐
  • D.黄疸、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蜘蛛痣
  • E.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蜘蛛痣
30

影响肝腹水难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 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 B.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浆外渗
  • C.肝静脉回流受阻,血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房间隙,致肝淋巴液生 成增多
  • D.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31

血吸虫性肝硬化的病理类型是

  • A.小结节性肝硬化
  • B.大结节性肝硬化
  • C.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 D.再生结节不明显性肝硬化
  • E.以上都不是
32

渗液性心包炎的体征是,Ewart征是指

  • A.心浊音界向两例增大,呈绝对浊音
  • B.心兴冲动减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的内侧或不能扪及
  • C.背部左肩肿角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 D.心音低而遥远
  • E.胸骨右缘第3—6肋间出现实音
33

治疗因胆汁返流引起的B、型胃炎,应首选

  • A.考来烯胺
  • B.多潘立酮
  • C.甲氧氯普胺
  • D.西沙必利
  • E.胶体次枸橼酸铋
34

急性心包炎心包渗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

  • A.心前区痛
  • B.干咳、嘶哑
  • C.呼吸困难
  • D.吞咽困难
  • E.烦躁不安
35

为缓解二尖瓣梗阻,应首选

  • A.静脉注射利尿剂
  • B.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 C.闭式分离术
  • D.直视分离术
  • E.人工瓣膜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