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 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 E.发现1例艾滋病输人病例的
- A.满足感情需要
- B.生殖和性的需要
- C.抚养和赡养的功能
- D.社会化功能
- E.经济功能
- 3
-
社区康复的目标有
- A.预防残疾
- B.保障残疾儿童的入学教育
- C.对残疾青壮年的劳动培训
- D.对慢性病的管理
- E.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 A.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老龄化
- B.人群疾病普与死因普的变化
- C.医疗费用的高涨
- D.健康观的变化
- E.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
- A.负责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 B.提供健康与疾病的咨询服务
- C.作为患者的首诊医生和医疗保健体系的“门户”
- D.通过团队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防疫、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
- E.与社区和患者家庭建立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
- 6
-
构成社区的要素有
- A.人口
- B.地域
- C.生活服务设施
- D.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认同
- E.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 A.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
- B.缩短医生接诊时间
- C.开展患者小组活动
- D.医生对患者的每次行为指导全面而详尽
- E.药物处方过于复杂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4个月
- E.5个月
- A.自我意识
- B.自我诊断、自我治疗
- C.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 D.个人参与、自助
- E.个人影响、自我防护
- A.立即在现场抢救,将溺水儿童头部下垂,使呼吸道的积水排出
- B.无心跳呼吸者现场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 C.立即送医院抢救
- D.复苏后在家让溺水儿童好好休息
- E.复苏后,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抢救和治疗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 B.肺吸虫病
- C.流行性斑疹伤寒
- D.流行性出血热
- E.疟疾
- A.电视
- B.广播
- C.杂志
- D.报纸
- E.电影
- A.2小时内
- B.6小时内
- C.12小时内
- D.24小时内
- E.48小时内
- 14
-
心身疾病又可称为
- A.心理应激
- B.社会病
- C.意外伤害
- D.精神生理疾病
- E.心血管病
- 15
-
属固有免疫应答的是.
- A.外周淋巴器官
- B.补体
- C.骨髓
- D.淋巴结
- E.T及B淋巴细胞
- A.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
- B.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C.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阿拉木图宣言》
-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E.国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联盟《第17届国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主题报告》
- A.实验法、对比法、观察法
- B.观察法、随机分配法、对照法
- C.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 D.数理法、检验法、揭示法
- E.描述法、分析法、论证法
- A.副霍乱
- B.白喉
- C.脊髓灰质炎
- D.流行性感冒
- E.肺结核
- A.麻疹病毒的变异
- B.麻疹疾病的长期变异
- C.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
- D.公共场所已经被采取良好的消毒措施
- E.广泛使用麻疹疫苗
- 20
-
数据库管理软件
- A.用于文字处理
- B.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
- C.用于制作报表
- D.属于操作系统软件
- E.只是为了便于数据录入
- A.字处理软件
- B.应用软件
- C.管理软件
- D.多媒体软件
- E.作图软件
- A.是否以在职人群为保障对象
- B.互助共济
- C.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 D.风险分担
- E.是否为高风险人群担保
- 23
-
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是指
- A.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活动
- B.对违法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的执法活动
- C.对相对人遵守公共卫生法律或者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执法活动
- D.行政控制的执法活动
- E.对监督员的督察活动
- A.不得从事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B.不得从事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C.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D.不得从事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E.不得从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A.t检验
- B.非参数检验
- C.“检验
- D.进行假设检验的条件
- E.方差分布
- A.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 B.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 C.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和最小
- D.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 E.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之和最小
- 27
-
血清分型的根据是
- A.氨基酸的组成
- B.氨基酸的组成及排列顺序、构型、二硫键、抗原性等不同
- C.分子量
- D.抗原性不同
- E.功能不同
- A.三类,35种
- B.四类,35种
- C.二类,35种
- D.五类,36种
- E.三类,37种
- A.全距
- B.标准差
- C.变异系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 E.标准正态离差
- A.通过宣传鼓动激发目标人群对健康问题的关注
- B.提供信息,进行说服教育
- C.提供方法,鼓励尝试健康行为
- D.支持强化,鼓励人们保持新行为
- E.批评教育,矫正不良态度和行为
- 31
-
属疾病防治中的一级预防是
- A.流感流行期间主动接受预防注射
- B.发现霍乱疫情及时报告
- C.高血压病人坚持正规治疗
- D.发现乳腺肿块及时就医
- E.给晚期病人以临终关怀
- A.致癌
- B.减少红细胞含氧量
- C.减少肺泡含气量
- D.导致成瘾
- E.减少神经兴奋性
- A.教育性传播策略
- B.咨询性传播策略
- C.劝服性传播策略
- D.指导性传播策略
- E.培训性传播策略
- A.选择人群流动量大且易于驻足的地点
- B.张贴在适宜的高度
- C.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
- D.定期进行调查
- E.组织专人讲解
- A.社区中健康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介
- B.健康传播是新信息在社区人群中被认识和采纳的过程
- C.社区群众在接受新信息的先后和程度上是不同步的
- D.早期采纳者在新事物的推广方面起重要的示范作用
- E.健康信息传播要依靠社区中有影响的舆论领袖
- A.问卷调查
- B.个别访谈
- C.专题小组讨论
- D.追踪观察
- E.开座谈会
- A.为目标人群提供戒烟技能
- B.在家庭造成不吸烟的良好环境
- C.为目标人群提供帮助和鼓励
- D.对目标人群进行有关知识教育
- E.交流戒烟经验
- 38
-
人体正常的血压范围是
- A.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 mmHg
- B.收缩压140~160mmHg,舒张压小于90 mmHg
- C.收缩压小于160mmHg,舒张压小于100 mmHg
- D.收缩压140~160mmHg,舒张压90~ 95mmHg
- E.收缩压140~180mmHg,舒张压90~ 105mmHg
- 39
-
运动适量的衡量标准不包括
- A.脉搏在运动后30分钟即恢复正常速度
- B.稍微疲倦、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
- C.食欲与睡眠良好
- D.次日感觉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
- E.锻炼后有微汗
- A.哺乳母亲理解了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好处
- B.哺乳母亲理解母乳喂养对自身的好处
- C.家庭成员了解了母乳喂养的好处
- D.工作单位安排哺乳时间
- E.哺乳母亲发现孩子喜欢吃母乳
- A.表彰碘盐使用率高的乡村领导
- B.教育群众认识碘缺乏病的危害
- C.盐业部门生产合格碘盐
- D.建立方便群众的碘盐销售网点
- E.完善强化盐业专营的制度
- A.开展健康咨询
- B.开展健康活动
- C.健康课程教学
- D.健康行为指导
- E.创建健康环境
- A.生活卫生教育
- B.常见病防治知识教育
- C.合理用药知识教育
- D.营养知识教育
- E.康复知识教育
- A.开放型问题
- B.试探型问题
- C.倾向型问题
- D.索究型问题
- E.复合型问题
- A.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 B.总体均为同质
- C.总体是所有观察单位的所有变量值的集合
- D.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 E.可以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 A.技能干预是通过使教育对象掌握自我保健技能来实现健康
- B.通过技能训练可帮助教育对象改变原有行为
- C.技能干预是行为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
- D.技能干预可提高教育对象以操作为主要方式进行活动的能力
- E.技能干预针对个体行为进行
- 47
-
水体污染物的迁移是指
- 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
- 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
- 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
- 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浓度降低
- E.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
- A.发病率
- B.患病率
- C.保护率
- D.接种后反应率
- E.发病密度
- A.t检验
- B.方差分析
- C.正态性检验
- D.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 E.秩和检验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宪法
- E.地方政府规章
- 51
-
健康教育使用的手段是
- A.宣传、行政、法规
- B.行政、法规、技能
- C.传播、行政、技能
- D.传播、教育、干预
- E.法规、传播、干预
- A.3次/h
- B.5次/h
- C.7次/h
- D.8次/h
- E.10次/h
- A.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
- B.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
-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E.传染源、传播途径、社会因素
- A.相对危险度的本质是率比
- B.相对危险度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
- C.相对危险度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
- D.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 E.相对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密切相关
- A.计算机系统
- B.计算机硬件
- C.计算机软件
- D.计算机程序
- E.计算机网络
- A.微机型号
- B.字节长度
- C.内存容量
- D.存储单位
- E.硬盘容量
- 57
-
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
-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 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 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 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
- A.X是固定变量,Y是随机变量
- B.X是随机变量,Y是固定变量
- C.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
- D.X和Y都是固定变量
- E.X和Y都是随机变量
- A.第一线服务
- B.综合性服务
- C.持续性服务
- D.可及性服务
- E.协调性服务
- A.投入和产出按效果的形式进行分析
- B.投入按货币形式、产出按效果进行分析
- C.投入和产出都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
- D.投入按效果形式、产出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
- E.投入和产出都按专家的打分形式进行分析
- A.55岁及以上人口数
- B.60岁及以上人口数
- C.65岁及以上人口数
- D.70岁及以上人口数
- E.75岁及以上人口数
- A.某病构成比
- B.某病死亡率
- C.某病发病率
- D.某病病死率
- E.某病治愈率
- A.填空式
- B.二项选择式
- C.选择式
- D.图表式
- E.排序式
- A.性别
- B.年龄
- C.种族
- D.人口构成的变化
- E.人口的规模
- A.填答简单
- B.应答率高
- C.在调查中无法得到更多的答案以外的丰富资料
- D.便于统计分析
- E.适用范围较广
- 66
-
下列哪项属于信访法的特点
- A.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B.问卷回收率较高
- C.可以控制填写问卷的环境
- D.有较高的匿名保证
- E.问卷有效率较高
- A.重测信度
- B.折半信度
- C.表面效度
- D.准则效度
- E.结构效度
- 68
-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不包括
- A.综合性
- B.阶段性
- C.广泛性
- D.连续性
- E.可及性
- A.单纯随机抽样
- B.整群抽样
- C.方便抽样
- D.系统抽样
- E.分层抽样
- A.诊断不明确的患者
- B.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 C.康复患者
- D.疑难重症患者
- E.缺乏基本诊断和治疗设备的患者
- A.坚持不开抗生素
- B.充分的解释教育,说明不开抗生素的理由,然后由患儿父母决定,并约定随访计划
- C.为了避免医患矛盾,顺从患儿父母的要求
- D.解释不开抗生素的道理,然后由患儿父母决定
- E.既然要求开好药,又能增加创收,何乐而不为
- A.1969年
- B.1988年
- C.1972年
- D.1993年
- E.1997年
- 73
-
对临床预防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临床预防又可称为个体预防
- B.临床预防由公共卫生人员负责执行
- C.预防对象包括患者、健康者
- D.临床预防包括了疾病前期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 E.临床预防是全科医疗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 74
-
家庭评估的主要适应证包括
- A.家庭生活压力事件
- B.遵医性不良
- C.儿童行为问题
- D.频繁的急性发病和无法控制的慢性病
- E.以上全部内容
- A.家庭评估是对家庭结构的一种分析
- B.家庭关怀度指数反映出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的主观满意度
- C.家庭圈多用于家庭功能可能处于严重失调的家庭的评估
- D.家系图属于家庭评估类型中的主观评估
- E.家庭评估指由全科医生对患者家庭做的主观评估
- A.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 B.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 C.加速孩子智力的开发
- D.对意外伤害和感染的预防
- E.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 A.以临床医务工作者为主体
- B.仅以全科医生为主体
- C.主要针对慢性病个体化预防
- D.强调社会、家庭、患者共同参与
- E.医生主动负责为主的预防
- A.访谈法
- B.观察法
- C.问卷调查法
- D.案例研究法
- E.报刊剪辑法
- A.临床专科医生
- B.卫生防疫人员
- C.全科医生
- D.临床护理人员
- E.社区护理人员
- A.双向会诊关系
- B.单向会诊关系
- C.多向会诊关系
- D.偶然会诊关系
- E.双向转诊关系
- 81
-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连续性服务
- B.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
- C.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 D.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 E.仅依靠全科医生进行诊疗的服务
- A.家庭访视是全科医生日常工作中的最主要内容
- B.全科医生必须走访社区内所有家庭,并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 C.每个家庭所有成员的疾病管理都应由一个全科医生负责
- D.全科医生应了解家庭情况,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健康与疾病的管理
- E.全科医生在接诊患者时首先应了解并记录其家庭情况
- 83
-
我国儿童出生时平均头围约
- A.30cm
- B.34cm
- C.44cm
- D.46cm
- E.50cm
- 84
-
儿童学走路的年龄应为
- A.1岁
- B.2岁
- C.3岁
- D.4岁
- E.5岁
- 85
-
21-三体综合征属于
- A.常染色体畸变
- B.性染色体畸变
- C.先天性糖代谢异常
- D.氨基酸代谢异常
- E.脂类代谢异常
- 86
-
宫颈癌筛查方法宜采用
- A.碘试验
- B.妇科三合诊检查
- C.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 D.阴道镜检查
- E.宫颈活组织检查
- A.耐力迅速增加
- B.身体生长加快
- C.红细胞量迅速增多
- D.月经初潮来临
- E.肺活量突增
- A.2岁
- B.2岁3个月
- C.2岁6个月
- D.2岁9个月
- E.3岁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学龄前期
- D.学龄期
- E.青春期
- 90
-
一侧乳头皲裂,喂奶时应
- A.停止喂奶
- B.先喂健侧
- C.先喂患侧
- D.随意选择一侧
- E.人工喂养
- A.每天可吃1~2个鸡蛋
- B.补充绿叶蔬菜预防贫血
- C.对铁的需要量与5个月时相似
- D.可用配方奶替代母乳
- E.适量脂肪的摄入
- A.10个月
- B.12个月
- C.15个月
- D.20个月
- E.27个月
- A.3个月
- B.8个月
- C.12个月
- D.24个月
- E.36个月
- A.随妊娠期的增加,胎儿对致畸的敏感性逐渐下降
- B.此期内器官分化全部完成,有害因素不会再影响胎儿
- C.此期内胎儿生殖器官的分化尚未完成
- D.此期内中枢神经系统继续分化,少数器官仍可出现形态学上的异常
- E.此期内有害因素可导致胎儿生理功能的缺陷及发育迟缓
- A.40厘米
- B.45厘米
- C.50厘米
- D.60厘米
- E.70厘米
- 96
-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指
- A.从妊娠开始至产后7天
- B.从妊娠开始至产后30天
- C.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
- D.从初次产前检查至分娩
- E.从早孕建卡到分娩
- A.新生儿肺炎
- B.新生儿窒息
- C.新生儿败血症
- D.新生儿硬肿症
- E.新生儿脑膜炎
- A.GnRH
- B.FSH
- C.LH
- D.雄激素
- E.甲状腺素
- 99
-
增加母乳分泌的方法不包括
- A.多吸吮
- B.多喝汤
- C.多休息
- D.保持精神愉快
- E.按时哺乳
- A.出生时机
- B.性别
- C.遗传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 D.发病年龄
- E.再发风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