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0%
- B.66%
- C.69%
- D.72%
- E.75%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稳定发展阶段
- A.50%
- B.66%
- C.69%
- D.72%
- E.75%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稳定发展阶段
- A.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
- B.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组织间冲突
- C.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程序冲突
- D.目标冲突、方法冲突、途径冲突
- E.感情冲突、目标冲突、人际冲突
- A.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
- B.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组织间冲突
- C.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程序冲突
- D.目标冲突、方法冲突、途径冲突
- E.感情冲突、目标冲突、人际冲突
- A.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
- B.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组织间冲突
- C.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程序冲突
- D.目标冲突、方法冲突、途径冲突
- E.感情冲突、目标冲突、人际冲突
- A、3%
- B、4%
- C、5%
- D、8%
- E、9%
- A、表达能力
- B、实践能力
- C、记忆力
- D、观察力
- E、思考力
- 10
-
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不当的是
- A、根据药动学特征选择抗生素和给药途径
-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C、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定期监测菌群变化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
- D、结合感染部位情况选药
- E、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考虑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A、每件≤5cfu
- B、每件≤10cfu
- C、每件≤15cfu
- D、每件≤20cfu
- E、每件≤30cfu
- A、排列顺序
- B、空间位置
- C、利益关系
- D、聚散状态
- E、联系方式
- A、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 B、创造支持环境
- C、发展个人技能
- D、加强社区行动
- E、倡导政策支持
- A、25学分
- B、30学分
- C、35学分
- D、40学分
- E、45学分
- A、经过呼吸道的清洁污染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B、伤口污染严重的污染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C、术后感染可引发严重后果的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D、人造物修补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E、手术范围大、时间长的清洁手术不需要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16
-
属于护理人员编设原则的是
- A、用人之长
- B、职务要求明确
- C、经济效能
- D、以人为本
- E、责、权、利一致
- A、对每一位来参加小组讨论的人表示欢迎
- B、请每一位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
- C、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言
- D、对发言踊跃者给予适当的肯定性反馈
- E、当讨论出现沉默不语时,借机宣布结束
- A、学校健康教育
- B、防治疾病健康教育
- C、营养健康教育
- D、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 E、生殖健康教育
- A、12h后
- B、24h后
- C、36h后
- D、48h后
- E、72h后
- A、患者的学习能力
- B、患者的环境因素
- C、患者的兴趣爱好
- D、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
- E、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水平
- A、少用评价性语言
- B、加强评论和表态
- C、多用描述性语言
- D、耐心听取对方的说明
- E、认同对方的问题和处境
- A、≥10分钟
- B、≥30分钟
- C、≥15分钟
- D、≥50分钟
- E、≥60分钟
- 23
-
信息沟通的三个关键环节是
- A、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
- B、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内容
- C、发送者、传递者、信息渠道
- D、接收者、信息、信息渠道
- E、发送者、信息、信息渠道
- A、心理卫生知识
- B、疾病防治知识
- C、就诊知识
- D、卫生常识
- E、行为训练知识
- A、谈话内容不要过广
- B、加强评论和表态
- C、多用描述性语言
- D、耐心倾听
- E、控制情绪,保持冷静
- A、多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B、定期尿道扩张
- C、理疗
- D、长期应用抗菌药
- E、多饮水
- 27
-
对艾滋病的阐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B、艾滋病病原体抵抗力很强
- C、消毒剂很难将其杀灭
- D、艾滋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 E、艾滋病可以通过一般接触传播
- 28
-
人类基本需要是
- A、生理的需要是指个体需要有保障、受保护
- B、安全的需要是指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
- C、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希望爱与被爱
- D、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有自尊、被尊重和尊重人的需要
- E、爱与归属是指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
- A、促进健康的行为
- B、危害健康的行为
- C、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 D、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 E、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 A、接触隔离
- B、消化道隔离
- C、严密隔离
- D、昆虫隔离
- E、保护性隔离
- A、化学监测
- B、生物监测
- C、物理监测
- D、工艺监测
- E、反应监测
- A、5%
- B、8%
- C、10%
- D、15%
- E、20%
- A、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 B、便于对病人进行监护
- C、将感染源与传播途径分开
- D、将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从空间上分开
- E、方便家属探视
- A、床边教学
- B、读书报告会
- C、国内进修
- D、科室轮转
- E、定期查房
- A、行为目的
- B、行为动机
- C、行为计划
- D、行为结果
- E、行为过程
- 36
-
动态原理对应的原则是
- A、反馈原则
- B、动力原则
- C、能级原则
- D、弹性原则
- E、价值原则
- 37
-
关于淋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由淋病奈瑟氏菌引起
- B、淋病的致病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强
- C、低效消毒剂即可杀灭致病菌
- D、有症状的患者是传染源
- E、健康人通过接触被污染的便器也可被感染
- A、传播者
- B、受传者.
- C、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
- D、信息的载体
- E、信息本身
- A、又称临床健康教育
- B、又称患者健康教育
- C、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
- D、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E、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 40
-
属于有效沟通要求的是
- A、传送
- B、精致
- C、有方向
- D、准确
- E、及时修正
- A、反射
- B、顺应
- C、积极应对
- D、自我调节
- E、应激适应不良
- 42
-
下列属于病房教育的是
- A、生活制度
- B、发病机制
- C、医疗效果
- D、病情现状
- E、定期复查
- A、程序化决策
- B、非程序化决策
- C、确定型决策
- D、战略决策
- E、战术决策
- A、100~150J,最高可达200J
- B、150~200J,最高可达250J
- C、200~300J,最高可达360J
- D、200~360J,最高可达400J
- E、300~400J,最高可达450J
- A、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 B、损伤细胞膜
-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抑制细菌核酸的形成
- E、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 46
-
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
- A、提倡、协调、控制
- B、提倡、赋权、协助
- C、控制、赋权、协调
- D、控制、赋权、倡导
- E、倡导、赋权、协调
- A、1999年1月
- B、2000年1月
- C、2001年1月
- D、2002年1月
- E、2003年1月
- A、甲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无菌治疗碗内,敞口放置
- B、乙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无菌弯盘内,上面扣另一无菌弯盘
- C、丙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有盖的下口瓶内,红外线感应式开关
- D、丁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无盖的下口瓶内,脚踏式开关
- E、戊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橡胶塞密封内,使用时用手倒出药液
- 49
-
对传播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 A、传播是一种个人化传递信息的行为
- B、是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 C、是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 D、是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 E、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