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评价工作效果
- B.检查护理质量
- C.发现个案问题
- D.家庭护理评估
- E.寻找可利用资源
- A.观察的过程
- B.思考的过程
- C.提出问题的过程
- D.搜集资料的过程
- E.选择方法的过程
- A.功能恢复
- B.恢复正常生活
- C.恢复工作
- D.恢复学习
- E.全面康复
- A.思维迟缓是抑郁症病人的核心表现之一
- B.原发性、荒谬性是抑郁症病人幻想的特征
- C.认知扭曲也是抑郁症病人的重要特征
- D.抑郁症病人可能出现精神运动性激越
- E.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 A.提供护理
- B.给予照顾
- C.提供治疗
- D.促进人群健康
- E.促进康复
- A.2h
- B.4h
- C.6h
- D.8h
- E.10h
- A.卫生保健知识
- B.康复知识
- C.死亡教育
- D.自我监测技能
- E.家庭护理技能
- A.病因至今未明
- B.发病者多为老年人
- C.患者可出现情感障碍
- D.患者可出现行为障碍
- E.多呈缓慢或亚急性起病
- A.苯酚
- B.来苏水
- C.磷化锌
- D.敌敌畏
- E.氰化物
- A.家庭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 B.家庭问题与儿童的躯体和行为疾病密切相关
- C.家庭的生活方式可影响家庭成员的疾病发病率
- D.家庭的支持对家庭中患病成员的康复有很大影响
- E.疾病在家庭中的传播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和慢性躯体性疾病
- A.胎儿期
- B.新生儿期
- C.0~1岁
- D.0~3岁
- E.出生后4~5年内
- A.随机抽样
- B.随机分组
- C.设立对照
- D.问卷调查
- E.干预
- A.健康的男性
- B.患病的男性
- C.死亡的男性
- D.领养的男性
- E.双胞胎男性
- A.临终是人类的自然归宿
- B.临终阶段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
- C.目前我国把临终时限规定为大约还能存活2~6个月
- D.临终多始于疾病或意外事故
- E.当对病人用现有医疗技术无法医治或医治无效时,可视为临终的开始
- 15
-
洗胃时一般取什么体位()
- A.左侧卧位
- B.右侧卧位
- 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 D.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 E.头低足高位
- A.学校
- B.上学途中
- C.家庭内
- D.居民小区中
- E.游乐园
- A.不断完善
- B.统一编号
- C.内容客观、准确
- D.保密
- E.档案由本人保管
- A.发现后12h内上报
- B.发现后24h内上报
- C.在城镇发现后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h
- D.在城镇发现后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
- E.在城镇发现后1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h
- A.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
- B.组织、管理能力
- C.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能力
- D.领导能力
- E.综合护理能力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学龄前期
- D.学龄期
- E.青春期
- A.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 B.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 C.按压与通气比率为30:2
- D.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 E.按压深度4~5cm
- A.使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
- B.使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 C.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D.接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等
- E.增加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 A.体格发育进入高峰期
- B.有强烈的好奇心
- C.积极勤奋,力求将事情做得完美
- D.遵守社会习俗、遵守法律
- E.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
- A.严格规定研究总体的条件
- B.设立对照
- C.进行随机抽样和分组
- D.确认研究的变量
- E.施加干预因素
- 25
-
下列不宜生育的情况是()
- A.病毒性肝炎患者已治愈
- B.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 C.遗传性精神病
- D.曾经患过性病
- E.先天性心脏病人已手术治愈
- A.情感淡漠
- B.精感倒错
- C.意向倒错
- D.思维联想障碍
- E.认知功能障碍
- A.有权要求不在孤独中死去
- B.有权参与接受相关照顾的决定
- C.有权要求安乐死
- D.有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死亡的感受
- E.有权要求死后遗体受到尊重
- A.评估现场是否安全
- B.评估居民的生命体征
- C.将居民转移至通风处
- D.评估可协助救护的支援
- E.评估如何转运或搬运患者
- A.进食量减少
- B.胃肠蠕动减慢
- C.体力活动减少
- D.排便习惯不良
- E.腹部按摩不足
- A.协助辖区病人进行自我照顾
- B.维持辖区病人健侧身体功能
- C.促进辖区病人患侧肢体康复训练
- D.帮助病人的照顾者掌握相关技能
- E.实现辖区病残者回归社会生活
- A.普查社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
- B.组织服务对象参加娱乐活动
- C.对服务对象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 D.配合实施各种康复治疗
- E.指导家庭及社区改造环境
- A.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 B.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
- C.破裂,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 D.破裂,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
- E.破裂,骨折断端与夕卜界直接或间接相通
- A.隔离、治疗患者
- B.发现、治疗带菌者
- C.接触者预防性服药
- D.切断传播途径
- E.疫苗预防接种
- A.病死率
- B.死亡率
- C.引入率
- D.罹患率
- E.死因比
- A.性格改变
- B.判断力减退
- C.失去做事主动性
- D.睡眠质量下降
- E.语言表达困难
- A.保持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
- B.给予持续低流量氧疗
- C.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
- D.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
- E.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冒
- A.遗传
- B.年龄增长
- C.免疫缺陷
- D.病毒感染
- E.内分泌失调
- A.查阅文献
- B.重要人物访谈
- C.问卷调查
- D.护理体检
- E.参与性观察
- A.检査意识—检查呼吸—检查脉搏—开放气道—人工吹气2次—胸外按压
- B.检查意识—开放气道—检查脉搏―检査呼吸—人工吹气2次—胸外按压
- C.检查意识―检查泳搏—胸外按压—检查呼吸—开放气道—人工吹气2次
- D.检查意识—开放气道—检查呼吸—人工吹气2次—检查脉搏—胸外按压
- E.检查意识—检查呼吸—开放气道—检查脉搏—人工吹气2次—胸外按压
- A.1950年
- B.1967年
- C.1975年
- D.1988年
- E.1999年
- A.北方患病率低于南方
- B.东部患病率低于西部
- C.城市患病率低于农村
- D.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
- E.高血压患者中约半数以上是收缩期高血压
- A.必须详细地收集病史,包括个人成长史
- B.与药物配合治疗
- C.建立良好、信任的护患关系
- D.注意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 E.必须掌握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
- A.无打算
- B.打算
- C.准备
- D.行动
- E.维持
- A.1次
- B.2次
- C.2次以上
- D.随时
- E.根据家庭需要决定
- A.参与王先生日常照顾
- B.了解王先生病情及治疗、照顾问题
- C.了解此亡后相关事宜
- D.调整家庭角色
- E.寻找照顾者
- 46
-
甲型肝炎易患者主要是()
- A.既往患甲型肝炎患者
- B.6个月龄以下的婴儿
- C.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及青少年
- D.成年人
- E.老年人
- A.自伤、自杀行为的护理
- B.攻击暴力行为的护理
- C.危险物品的管理
- D.出走行为的护理
- E.睡眠的护理
- A.可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建立病因假说
- B.需样本量较小,适用于罕见病研究
- C.省时、省力,获得结果快
- D.易产生偏倚
- E.可同时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 A.思维鸣响
- B.语词新作
- C.评论性幻听
- D.被洞悉妄想
- E.思维贫乏
- A.妇幼保健机构设置
- B.治安现状
- C.学校种类
- D.通讯功能
- E.是否有河流、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