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2020年微生物检测考核试题及答案(相关专业知识)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中,有关方法分类的依据:按是否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上进行分类命名的方法

  • A.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 B.固相酶免疫测定法、均相酶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酶免疫测定法
  • C.放射免疫技术
  • D.抗原测定法
  • E.抗体测定法
2

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中,有关方法分类的依据:按反应性质进行分类命名的方法

  • A.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 B.固相酶免疫测定法、均相酶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酶免疫测定法
  • C.放射免疫技术
  • D.抗原测定法
  • E.抗体测定法
3

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中,有关方法分类的依据:按与其它方法的结合使用进行分类命名的方法

  • A.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 B.固相酶免疫测定法、均相酶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酶免疫测定法
  • C.放射免疫技术
  • D.抗原测定法
  • E.抗体测定法
4

该患者肾移植1个月后发生腰部胀痛、尿量减少,应怀疑

  • A、急性排斥反应
  • B、慢性排斥反应
  • C、超急性排斥反应
  •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E、亚急性排斥反应
5

该患者排斥反应的本质为

  •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D、Ⅳ型变态反应
  • E、Ⅴ型变态反应
6

移植前为了防止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需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不包括

  • A、HLA配型
  • B、ABO血型配型
  • C、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
  • D、HLA分子生物学定型试验
  • E、PHA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7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革兰氏染色阴性
  • B.不能引起肺炎
  • C.兼性厌氧
  • D.无荚膜
  • E.营养要求低
8

患者,女性,52岁。因肾衰竭入院,需进行肾移植。器官移植时,除选择理想的供体外,防止排异反应的最佳方法为

  • A、应用糖皮质激素
  • B、应用环磷酰胺
  • C、应用硫唑嘌呤
  • D、诱导免疫耐受性
  • E、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10

最重要的常见条件致病菌是

  • A.大肠杆菌
  • B.肺炎克雷伯氏菌
  • C.变形杆菌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11

拟态弧菌在许多方面与霍乱弧菌相似,因此起名为拟态弧菌,该弧菌与霍乱弧菌生化特性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 A.不发酵乳糖
  • B.不发酵蔗糖
  • C.尿素酶阴性
  • D.不发酵L-阿拉伯糖
  • E.硝酸盐还原阳性
12

若用痰和尿分离培养立克次体时应加入青霉素下列哪一个单位,室温作用半小时后接种

  • A.10~100单位/毫升
  • B.100~1000单位/毫升
  • C.1000~10000单位/毫升
  • D.10000~1000000单位/毫升
  • E.1000000~10000000单位/毫升
14

莫氏立克次体个体如小杆菌,大小约为

  • A.0.3~0.6×0.8~2.0微米
  • B.2.0~2.5×3.0~4.0微米
  • C.3.0~3.6×4.04.8微米
  • D.4.5~4.6×4.8~5.8微米
  • E.5.0~5.8×6.0~7.8微米
16

配SPG溶液时应把PH值调到

  • A.6.0~6.2
  • B.7.0~7.2
  • C.8.0~8.2
  • D.9.0~9.2
  • E.10.0~10.2
17

抗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 A.类脂
  • B.多糖
  • C.LPS
  • D.核酸
  • E.蛋白
18

出现血清交叉反应的原因是

  • A.有部分共同Ag决定基所致
  • B.操作误差
  • C.两Ag完全一致
  • D.两Ag在同一机体中反应
  • E.两Ag来源于同一类别微生物
19

从感染动物或病人中发现的狂犬病毒又可称之为如下哪一种病毒

  • A.固定毒
  • B.野毒株或街毒株
  • C.病毒原型
  • D.减毒株
  • E.强毒株
20

抗原性最弱的物质是

  • A.类脂
  • B.多糖
  • C.LPS
  • D.核酸
  • E.蛋白
21

Vero细胞已被应用于多种病毒疫苗的生产,Vero细胞是下列哪一种细胞

  • A.人二倍体细胞
  • B.原代地鼠肾细胞
  • C.中国地鼠卵巢细胞
  • D.原代鸡胚细胞
  • E.非洲绿猴肾细胞
22

WHO推荐下列哪一种方法取代传统的小鼠中和实验检测狂犬疫苗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

  • A.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
  • B.空斑试验
  • C.血清中和试验
  • D.动物保护试验
  • E.空斑抑制试验
24

SARS流行期间,超级传播多发生在流行的

  • A、前期
  • B、早期
  • C、中晚期
  • D、早期和晚期
  • E、末期
25

有迹象表明但还需进一步确定与胃肠炎的关系的弧菌为

  • A.霍乱弧菌
  • B.溶藻弧菌
  • C.拟态弧菌
  • D.副溶血弧菌
  • E.河弧菌
26

沙门氏菌的Vi抗原是指

  • A.鞭毛素
  • B.脂多糖
  • C.一种外膜蛋白
  • D.菌毛主要亚单位
  • E.荚膜多糖
27

革兰氏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之一复染的作用是

  • A.增加已着色菌颜色
  • B.使脱色菌体着色
  • C.减轻着色菌体颜色
  • D.使革兰氏阳性菌的颜色改变
  • E.使革兰氏阴性菌颜色变浅
28

猪血清灭活补体的灭活温度是

  • A、47℃
  • B、56℃
  • C、57℃
  • D、58℃
  • E、66℃
29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消毒效果的主要评价依据是细菌总数和

  • A、沙门菌
  • B、大肠菌群
  • C、粪大肠菌群
  • D、铜绿假单胞菌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30

沙门氏菌的H抗原是指

  • A.鞭毛素
  • B.脂多糖
  • C.一种外膜蛋白
  • D.菌毛主要亚单位
  • E.荚膜多糖
32

对与白喉病人密切接触,而未进行人工自动免疫者,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应采用

  • A、白喉类毒素
  • B、白百破三联疫苗
  • C、白喉抗毒素
  • D、白喉外毒素
  • E、白喉内毒素
33

下列哪一项不是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 A.革兰阴性杆菌
  • B.大多有菌毛
  • C.多数有鞭毛
  • D.少数有荚膜或包膜
  • E.有芽胞
34

沙门菌分离时选取标本,哪一项不正确

  • A.第3周取静脉血
  • B.第1-3周取骨髓液
  • C.第二周起取粪便和尿液
  • D.肠炎型取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
  • E.败血症取血液
35

伤寒沙门菌免疫性中,哪一项不正确

  • A.伤寒沙门菌为胞内寄生菌
  • B.病愈后有较牢固免疫性
  • C.杀灭胞内细菌主要靠体液免疫
  • D.血流中的持异性抗体对胞内菌无多大作用
  • E.胃肠炎的恢复与局部生成分泌性IgA有关
36

鉴定肠杆菌科的基本条件是

  • A、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 B、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
  • C、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
  • D、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还原硝酸盐
  • E、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37

军团菌培养常用培养基是

  • A、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 B、活性炭酵母琼脂培养基
  • C、巧克力血琼脂培养基
  • D、罗氏改良培养基
  • E、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38

下列哪一项不是鸡胚培养的注意事项

  • A.控制污染
  • B.胚龄选择
  • C.立克次体的繁殖部位
  • D.培养温度和湿度
  • E.细胞的选择性与细胞病变
39

肥达试验中选用多种抗原,下列哪一项不被选用

  • A.伤寒沙门菌O
  • B.伤寒沙门菌H
  • C.甲型副伤寒沙门菌H
  • D.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
  • E.鼠伤寒沙门菌H
40

钧端螺旋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

  • A、37℃
  • B、36℃
  • C、35℃
  • D、28℃
  • E、20℃
41

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DNA的G+C克分子百分比最高

  • A.普氏立克次体
  • B.莫氏立克次体
  • C.康氏立克次体
  • D.Q热立克次体
  • E.小蛛立克次体
42

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传播方式是气溶胶

  • A.普氏立克次体
  • B.莫氏立克次体
  • C.康氏立克次体
  • D.Q热立克次体
  • E.小蛛立克次体
43

化妆品引起皮肤病的主要病变类型是

  • A、化妆品痤疮
  • B、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 C、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 D、化妆品毛发损害
  • E、化妆品甲损害
44

钮扣热是由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引起的

  • A.普氏立克次体
  • B.莫氏立克次体
  • C.立氏立克次体
  • D.康氏立克次体
  • E.小蛛立克次体
45

昆士兰热是由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引起的

  • A.普氏立克次体
  • B.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 C.立氏立克次体
  • D.康氏立克次体
  • E.小蛛立克次体
46

乡村斑疹伤寒是由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引起的

  • A.普氏立克次体
  • B.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 C.恙虫病立克次体
  • D.康氏立克次体
  • E.小蛛立克次体
47

T细胞受体(TCR)是

  • A、每个T细胞的TCR均由α/β和γ/δ肽链组成
  • B、能识别蛋白Ag一个小肽段,不是整个分子
  • C、和CD2分子相结合
  • D、是细胞表面IgG
  • E、是细胞表面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