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0:1
- B.1:20
- C.1:2
- D.2:1
- E.20:1
- A.10:1
- B.1:20
- C.1:2
- D.2:1
- E.20:1
- A.10:1
- B.1:20
- C.1:2
- D.2:1
- E.20:1
- 4
-
汉赛巴通体
- A.引起猫抓病
- B.引起印度蜱传斑点热(马赛热)
- C.引起丛林斑疹伤寒
- D.引起洛矶山斑点热
- E.引起立克次体痘
- 5
-
立氏立克次体
- A.引起猫抓病
- B.引起印度蜱传斑点热(马赛热)
- C.引起丛林斑疹伤寒
- D.引起洛矶山斑点热
- E.引起立克次体痘
- 6
-
恙虫病立克次体
- A.引起猫抓病
- B.引起印度蜱传斑点热(马赛热)
- C.引起丛林斑疹伤寒
- D.引起洛矶山斑点热
- E.引起立克次体痘
- 7
-
小蛛立克次体
- A.引起猫抓病
- B.引起印度蜱传斑点热(马赛热)
- C.引起丛林斑疹伤寒
- D.引起洛矶山斑点热
- E.引起立克次体痘
- 8
-
康氏立克次体
- A.引起猫抓病
- B.引起印度蜱传斑点热(马赛热)
- C.引起丛林斑疹伤寒
- D.引起洛矶山斑点热
- E.引起立克次体痘
- A、柱状装置
- B、水平装置
- C、旋转装置
- D、垂直装置
- E、管状装置
- A、反转录酶
- B、解旋酶
- C、DNA旋转酶
- D、引发酶
- E、DNA连接酶
- 11
-
关于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培养基中一般需加入葡萄糖、血液或血清等
- B、选择培养基主要用于对含病原菌较少的标本进行增菌
- C、检查培养基的质量需对培养基进行无菌试验及效果检查
- D、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可用基础培养基培养
- E、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常用增菌培养基
- 12
-
沙门菌的H抗原是指
- A、鞭毛素
- B、菌体抗原
- C、菌毛抗原
- D、内毒素
- E、荚膜多糖
- A、凝集反应
- B、免疫荧光
- C、补体结合实验
- D、沉淀反应
- E、溶血空斑试验
- A、变形杆菌
- B、铜绿假单胞菌
- C、伤寒沙门菌
- D、痢疾志贺菌
- E、产气肠杆菌
- A、靛基质试验
- B、甲基红试验
- C、硝酸盐还原试验
- 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 E、尿素分解试验
- A、肺炎链球菌
- B、葡萄球菌
- C、肺炎克雷伯菌
- D、肺炎衣原体
- E、肺炎支原体
- A、核蛋白易变异
- B、基质蛋白易变异
- C、非结构蛋白易变异
- D、血凝素易变异
- E、聚合酶易变异
- 18
-
皮肤癣真菌具有的嗜特性是
- A、脂蛋白
- B、糖蛋白
- C、核蛋白
- D、角质蛋白
- E、纤维蛋白
- A、-10~0℃
- B、0~10℃
- C、10~20℃
- D、20~30℃
- E、30~40℃
- A、中和实验
- B、沉淀反应
- C、凝集反应
- D、补体结合实验
- E、溶血空斑实验
- A、AUG、AUU、UUG
- B、GUG、CAA、AAU
- C、UAA、UGC、AUG
- D、UAU、UAG、UGG
- E、UAA、UAG、UGA
- A、H1蛋白
- B、H2A蛋白
- C、H2B蛋白
- D、H3蛋白
- E、H4蛋白
- 23
-
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是
- A、mol
- B、k
- C、kg
- D、m
- E、s
- A、血液
- B、小便
- C、大便
- D、含漱液
- E、病变脑组织
- 25
-
SPA的生物学活性是
- A、可非特异性结合IgG分子的Fab段
- B、可特异性结合IgG分子的Fab段
- C、可非特异性结合IgG分子Fc'段
- D、可特异性结合IgG分子Fc段
- E、可非特异性结合IgG分子Fc段
- A、巨噬细胞
- B、吞噬细胞
- C、浆细胞
- D、单核细胞
- E、粒细胞
- A、四环素
- B、青霉素
- C、红霉素
- D、链霉素
- E、卡那霉素
- A、分枝菌酸
- B、蜡质D
- C、磷脂
- D、索状因子
- E、液体石蜡、羊毛脂
- A、骨髓
- B、肝
- C、脾
- D、淋巴结
- E、干细胞系统
- 30
-
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Ig是
- A、IgG
- B、IgM
- C、IgA
- D、IgD
- E、IgE
- A、庆大霉素
- B、异烟肼
- C、利福平
- D、链霉素
- E、四环素
- 32
-
麻疹的主要并发症是
- A、败血症
- B、胸膜炎
- C、心肌炎
- D、肺炎
- E、脑膜炎
- A、一级结构
- B、空间构象
- C、生物合成
- D、降解
- E、生物学活性
- A、1%~2%碳酸氢钠
- B、1%~2%氢氧化钠
- C、4%~5%氢氧化钠
- D、1%~2%氯化钠
- E、4%~5%氯化钠
- A、所有进入生物体的化学物质都是毒物
- B、所有进入生物体引起DNA改变的物质都是毒物
- C、各种治疗药物也都是毒物
- D、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干扰正常生化和生理功能,引起病理改变的物质
- E、以上都不对
- A、L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f/1487ab413d7bdc8c7693b86a62d0bc.gif"/>
- B、L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2/5fa2628846ce32398fdfaf46c9d8d9.gif"/>
- C、MTD
- D、LOAEL
- E、NOAEL
- A、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
- B、3.5%氯化钠肉汤
- C、GN增菌液
- D、胆汁葡萄糖肉汤
- E、四硫磺酸盐增菌液
- 38
-
毒素转成类毒素
- A、使毒素免疫原上升
- B、减弱了毒素的病理作用
- C、增强了致敏作用
- D、增强与抗毒素的结合力
- E、增强了细胞吞噬作用
- 39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革兰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 B、所有革兰阴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 C、所有革兰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内毒素
- D、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 E、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 A、固定毒
- B、野毒株
- C、病毒原型
- D、减毒株
- E、强毒株
- A、不是致病菌
- B、革兰阴性
- C、经空气传播
- D、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 E、主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 A、IgG
- B、IgM
- C、IgA
- D、补体C3
- E、IgE
- 43
-
不属于补体系统功能的是
- A、溶解细胞
- B、调理作用
- C、引起炎症反应
- D、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E、有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B、猩红热
- C、伤寒
-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E、过敏性荨麻疹
- A、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 B、两条重链
- C、两条轻链
- D、F(ab′)与Fc段
- E、Fab与Fc段
- 46
-
普城菌属的特性不包括
- A、革兰阴性杆菌
- B、无荚膜
- C、不运动
- D、有周鞭毛
- E、无芽胞
-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
- 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
- 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
- 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
- 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
- A、翻译
- B、复制
- C、转录
- D、扩展
- E、修复
- 49
-
计量认证的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章
- C、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一条
- E、《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
- 50
-
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产生抗体
- B、吞噬作用
- C、产生免疫细胞
- D、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 E、结合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