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 A.在盆底呈三角形布点
- B.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
- C.在四壁及盆底呈梅花布点
- D.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在盆底呈花形布点
- E.在相对两侧壁布点
- A.在盆底呈三角形布点
- B.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
- C.在四壁及盆底呈梅花布点
- D.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在盆底呈花形布点
- E.在相对两侧壁布点
- A.CFU/m<sup>3</sup>
- B.CFU/皿
- C.CFU/25cm<sup>2</sup>
- D.CFU/ml
- E.CFU/50cm<sup>2</sup>
- A.CFU/m<sup>3</sup>
- B.CFU/皿
- C.CFU/25cm<sup>2</sup>
- D.CFU/ml
- E.CFU/50cm<sup>2</sup>
- A.CFU/m<sup>3</sup>
- B.CFU/皿
- C.CFU/25cm<sup>2</sup>
- D.CFU/ml
- E.CFU/50cm<sup>2</sup>
- A、山莨菪碱疗法
- B、亚冬眠疗法
- C、微生态疗法
- D、抗菌疗法
- E、饮食疗法
- A、急性菌痢普通型
- B、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 C、慢性菌痢迁延性
- D、慢性菌痢
- E、急性菌痢中毒型
- A、30μg/g
- B、40μg/g
- C、50μg/g
- D、60μg/g
- E、70μg/g
- A、比色法
- B、高效液相色谱法
- C、氧化还原滴定法
- D、气相色谱法
- E、原子吸收光谱法
- A、50ml
- B、100ml
- C、200ml
- D、300ml
- E、500ml
- A、亚碲酸钾琼脂培养基
- B、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 C、碱性蛋白胨水
- D、伊红美兰培养基
- E、SS-琼脂培养基
- A、缓慢升速
- B、对称离心管配平
- C、缓慢降速
- D、离心时不要打开离心机
- E、轴心加油
- A、氢氧化钾
- B、硫代硫酸钠
- C、淀粉溶液
- D、高锰酸钾
- E、重铬酸钾
- A、亲和层析法
- B、等电点沉淀法
- C、有机溶剂沉淀法
- D、离子交换层析法
- E、吸附法
- A、起还原作用
- B、促进砷溶解
- C、防止砷挥发
- D、提高灰化温度
- E、提高挥发性
- A、±0.1℃
- B、±0.5℃
- C、±0.8℃
- D、±1.0℃
- E、±1.5℃
- A、菌落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以整数报告
- B、菌落数大于100CFU时,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 C、菌落数如无法计算时,应注明所测标本的稀释倍数
- D、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 E、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无法计数
- A、革兰阳性
- B、不抗酸
- C、有芽胞
- D、无动力
- E、菌体形态多样
- A、30μg/g
- B、40μg/g
- C、50μg/g
- D、60μg/g
- E、70μg/g
- A、磷酸氢二铵
- B、硝酸
- C、氯仿
- D、盐酸
- E、氯化钠
- A、分区划线接种
- B、斜面接种
- C、液体接种
- D、穿刺接种
- E、涂布接种
- A、最佳微需氧条件是氧气5%、二氧化碳15%和氮气80%
- B、检验在原始分离前应放冰箱或冷处保存
- C、样品运送和保存时应使用Cary-Blair半固体培养基
- D、在25℃条件下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或更少
- E、以上都不正确
- A、氧气为5%、二氧化碳为10%、氮气为85%
- B、氧气为15%、二氧化碳为20%、氮气为65%
- C、氧气为0.5%、二氧化碳为15%、氮气为80%
- D、氧气为10%、二氧化碳为5%、氮气为85%
- E、氧气为15%、二氧化碳为20%、氮气为65%
- A、盐析法分离
- B、超声波细胞破碎法
- C、酚-氯仿抽提
- D、PCR法
- E、离子交换层析法
- A、15%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B、10%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C、5%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D、3%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E、2.5%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A、尿液
- B、脑脊液
- C、血液
- D、鼻咽洗液
- E、咬伤处皮肤组织
- A、菌落呈黑色
- B、菌落呈红色者
- C、菌落呈黑紫色有光泽或无光泽
- D、菌落呈粉红色者
- E、菌落呈黑紫色无光泽者
- 31
-
保存免疫血清最佳的方法是
- A、4℃保存
- B、0℃保存
- C、冷冻干燥保存
- D、-20℃保存
- E、-70℃保存
- A、氨基黑染色法
- B、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 C、银染色法
- D、EB染色法
- E、苏丹黑染色法
- A、HRP
- B、ASO
- C、MRSA
- D、SPA
- E、AP
- A、1~4
- B、1~3
- C、1~8
- D、1~6
- E、1~5
- A、沉淀速度快
- B、可增大溶液体积
- C、可减少溶液体积
- D、容易去除
- E、效果好
- A、接触硫酸管
- B、五氧化二碘氧化管
- C、三氧化铬氧化管
- D、镍催化管
- E、五氧化二钒接触管
- A、<1ml
- B、1~2ml
- C、2~3ml
- D、3~4ml
- E、4~5ml
- A、先恒压,再恒流
- B、先恒流,再恒压
- C、先恒流,再恒压,再恒流
- D、先恒压,再恒流,再恒压
- E、一直恒流
- A、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 B、几何直径
- C、扩散直径
- D、颗粒纵向长度
- E、颗粒横向长度
- A、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石英比色皿
- B、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可检测蛋白
- C、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可检测细菌浓度
- D、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玻璃比色皿
- E、选定分光光度计测定颜色反应光的波长是260nm
- A、鲜肉、蛋、乳品及其他未经加工食品
- B、冻肉
- C、冻蛋品
- D、冻乳品
- E、其他经过加工的食品
- A.n倍
- B.n<sup>2</sup>倍
- C.n<sup>4</sup>倍
- D.2n倍
- E.n<sup>n</sup>倍
- 43
-
食品大肠菌群是指
- A、10ml(g)检样内大肠埃希菌的个数
- B、1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 C、100ml(g)检样内大肠埃希菌的个数
- D、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 E、5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 A、放射性;
- B、易燃性
- C、吸入毒性
- D、浸出毒性
- E、水生生物毒性
- A、40mm和75mm
- B、35mm和75mm
- C、35mm和40mm
- D、25mm和75mm
- E、25mm和35mm
- A、不得检出
- B、10CFU
- C、100CFU
- D、500CFU
- E、1000CFU
- 47
-
军团病临床表现类型主要为
- A、肺炎型
- B、发热型
- C、肾衰型
- D、肺外感染型
- E、肾出血型
- A、硫酸铵
- B、碳酸钠
- C、过硫酸铵
- D、氯化铵
- E、氯化钠
- A、先混浊后澄清
- B、澄清
- C、混浊
- D、沉淀
- E、形成菌膜
- A、培养后菌落呈蓝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 B、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 C、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蓝色
- D、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红色
- E、培养后菌落呈紫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