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依据较充分
- B.不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C.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可能发生索赔
- D.业主的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
- E.合同双方的风险较低
- A.工期风险
- B.价格风险
- C.工作量风险
- D.施工技术方案引发的风险
- E.政治风险
- A.为劳务分包人提供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 B.为劳务分包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 C.编制物资需用量计划表
- D.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
- E.负责工程测量定位、技术交底、组织图纸会审
- A.开工条件检查
- B.工序交接检查
- C.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检查
- D.成品保护的检查
- E.施工机械性能稳定性检查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 C.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 D.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 E.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A.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 B.项目施工质量计划
- C.项目施工质量实施
- D.项目施工质量记录
- E.思想、组织、工作保证体系
- A.可能没有关键线路
- B.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
- C.在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工作为总时差为零的工作
- D.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不能转移
- E.由关键节点组成线路是关键线路
- A.R的紧后工作有A、B
- B.E的紧前工作只有C
- C.D的紧后工作只有F
- D.P没有紧前工作
- E.A、B的紧后工作都有D
- A.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和施工总承包方承担的管理任务和责任不同
- B.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承担对分包方的组织和管理责任
- C.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不能承担施工任务,它只负责进行施工的总体管理和协调
- D.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必须直接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签订施工合同
- E.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可以应业主方要求负责整个施工的招标和发包工作
- A.检查项目参与各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情况
- B.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等文件以及审批手续
- C.检查工程建设各方的合同文件的签署情况
- D.审查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完备
- E.检查相关人员的资格证书
- A.材料用量
- B.材料定额
- C.材料数量标准
- D.材料价格
- E.材料价格指数
- A.直接套用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或价格
- B.依据工程量清单价格水平适当调高后使用
- C.依据工程量清单换算后采用
- D.依据工程量清单取其价格的一部分使用
- E.依据工程量清单价格水平适当调低后使用
- A.混凝土结构出现宽度不大于0.3 mm的裂缝
- B.混凝土现浇楼面的平整度偏差达到8 mm
- C.某一结构件截面尺寸不足,但进行复核验算后能满足设计要求
- D.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 E.某基础的混凝土28天强度不到规定强度的30%
- A.钢材的力学性能检测
- B.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 C.幕墙工程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
- D.水泥物理化学性能检测
- E.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 A.二次搬运费
- B.脚手架费
- C.夜间施工增加费
- D.施工机械大修理费
- E.已完工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A.发生概率,使它移位至风险区D
- B.损失量,使它移位至风险区C
- C.发生概率,使它移位风险区C
- D.损失量,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
- E.发生概率,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
- A.相对于工程合同价而言,施工成本规划的成本值是实际值
- B.施工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可以是定性的比较
- C.如果原定的施工成本目标无法实现,则应采取特别措施及时纠偏,以免产生严重不良 后果
- D.在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时,要分析和论证其实现的可能性
- E.成本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的成果是成本跟踪和控制报告
- A.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 B.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在项目实施前应建立并完善
- C.项目各参与方可以编制多个不同的进度计划系统
- D.项目进度计划系统中各计划应注意联系与协调
- E.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可以由多个不同周期的进度计划组成
- A.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逐层分解
- B.项目结构图能够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
- C.同一建设工程项目只能有一个项目结构分解方法
- D.项目结构的分解应和整个工程实施的部署相结合,并结合将采用的合同结构
- E.项目结构分解考虑到项目进展的总体部署,采用统一的分解方案
- A.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置、分析和备案制度
- B.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管理制度
- C.安全隐患处理和安全整改工作的备案制度
- D.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 E.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
- A.施工特点和施工安全要求
- B.“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
- C.关键环节的作业指导
- D.各级管理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 E.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 A.招标文件
- B.施工成本预测资料
- C.已签订的合同
- D.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 E.企业定额、施工预算
- A.施工定额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 B.施工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
- C.施工定额是确定招标控制价的重要依据
- D.施工定额能够反映行业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平均水平
- E.施工定额是建设工程定额的基础性定额
- A.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B.职工教育经费
- C.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生产工人的交通和住房补贴
- D.生产工人培训期间的工资
- E.6个月以上的病假人员的工资
- A.“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包括了项目的决策、实施阶段
- B.同一项目的目标内涵对项目的各参与单位来说是相同的
- C.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
- D.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项目的目标
- E.项目的策划指的是项目目标控制前的策划和准备工作
- A.监理单位
- B.建设单位
- C.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 D.质量监督机构
- A.施工记录
- B.施工技术资料
- C.项目管理
- D.工程总体
- A.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 B.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 C.竣工图
- D.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 A.驻厂验收
- B.提运验收
- C.接运验收
- D.入库验收
- A.实际完成并经工程师认可的工程量和合同单价
- B.清单工程量和合同单价
- C.清单工程量和结算时市场单价
- D.实际工程量和结算时市场单价
- A.按工程师要求的间隔提交延续索赔通知,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B.只需在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C.按工程师要求间隔提交延续索赔通知,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36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D.按工程师要求间隔提交中间索赔报告,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42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32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4),全部分包工作完成,经工程承包人认可后( )日内,劳务分包人向工程承包人递交完整的结算资料,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劳务报酬的最终支付。
- A.7
- B.14
- C.28
- D.42
- A.7
- B.14
- C.28
- D.42
- A.佩戴安全帽标志
- B.禁止通行标志
- C.当心落物标志
- D.安全通道标志
- A.项目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管理水平
- B.施工总承包合同一般只实行单价合同
- C.建设周期较短,有利于进度控制
- D.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
- A.承包人
- B.发包人
- C.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
- D.监理人和承包人共同
- A.项目技术负责人
- B.公司技术负责人
- C.项目经理
- D.专职安全员
- A.85%
- B.90%
- C.95%
- D.100%
- A.安全可靠性技术
- B.安全限控技术
- C.安全保(排)险技术
- D.安全保护技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③④⑤
- C.②①⑤④③
- D.①②⑤③④
- A.质量监督机构负责人
- B.项目业主代表
- C.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 D.建设行政主管机构负责人
- A.特别重大事故
- B.严重质量事故
- C.重大质量事故
- D.一般质量事故
- A.加固处理
- B.修补处理
- C.返工处理
- D.限制使用
- A.签订的合同越多,业主的责任与义务就越少
- B.业主直接管理所有的合同,管理风险小
- C.业主可以分次招标,每次招标工作量比较小,业主用于招标的时间较少
- D.业主直接控制所有工程的发包,可决定所有工程的承包商的选择
- A.50
- B.80
- C.90
- D.100
- A.施工现场熔融沥青
- B.将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 C.将泥浆水接人城市排水设施
- D.使用密封或圆筒处理高空废弃物
- A.特别重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A.分包单位
- B.总承包单位
- C.建设单位
- D.监理单位
- A.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B.范围、总要求、方针、实施与运行、管理评审
- C.引用文件、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
- D.术语和定义、方针、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4
- B.5
- C.6
- D.7
- A.编制工程资源需求计划
- B.应用互联网进行进度控制
- C.制订进度控制工作流程
- D.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
- A.9
- B.11
- C.12
- D.13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⑥
- C.①—③—④—⑥
- D.①—③—⑤—⑥
- A.由建设单位做出验收结论
- B.由质量监督站调解并做出验收结论
- C.协商一致后重新组织验收并做出验收结论
- D.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并做出验收结论
- A.检测和判断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法
-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必须进行桩的承载力检测
- C.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试块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 D.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
- A.分项工程
- B.单位工程
- C.分部工程
- D.检验批
- A.设计交底
- B.重要结构实体检测
- C.隐蔽工程验收
- D.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 A.地下障碍物的影响
- B.施工现场交通运输条件
- C.质量管理制度
- D.施工工艺与工法
- A.质量记录
- B.质量计划
- C.招投标文件
- D.工程承包合同
- A.持续改进
- B.过程方法
-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D.管理的系统方法
- A.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 B.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 C.及时了解施工成本是否超支
- D.查找产生偏差的原因
- A.质量验收
- B.施工方法的技术比选
- C.过程控制
- D.投入要素的质量控制
- A.只针对整个项目考虑总的预备费,以便灵活调用
- B.在分析各分项工程风险基础上,只针对部分分项工程考虑预备费
- C.既要针对项目考虑总的预备费,也要在分项工程中安排适当的不可预见费
- D.不考虑整个项目预备费,由施工企业统一考虑
- A.竞争性成本计划
- B.指导性成本计划
- C.实施性成本计划
- D.战略性成本计划
- A.3
- B.7
- C.8
- D.10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b/df6c6b28ab4cdba61003da16edea5d.jpg" alt="" border="0" />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60/0bb1b165a54fe88b05b9d458ac9fcb.jpg" alt="" border="0"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b/971acbe0f252eaebdd991860c35011.jpg" alt="" border="0"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d/91bda6719c62a1136f5ec936427f1c.jpg" alt="" border="0" />
- A.部署项目动用准备工作进度
- B.协调设计、招标的工作进度
- C.编制项目施工的工作计划
- D.编制供货进度计划
- 70
-
施工现场主导机械一台,台班单价1 000元/台班,折旧费500/台班,人工日工资单价100元/工日,窝工补贴50元/工日,由于电网停电,导致停工2天,人工窝工10工日,则施工企业可索赔( )元。
- A.0
- B.500
- C.1 000
- D.1 500
- A.直接按合同已有价格确定
- B.由发包人提供并经双方确认执行
- C.参照已有价格并结合变更工程量大小综合确定
- D.由承包人提出并经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确定
- A.4 920
- B.12 600
- C.84 000
- D.91 680
- A.施工项目的直接费
- B.施工企业须向业主索赔的费用
- C.施工企业管理费
- D.施工企业间接费的规费
- A.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超支预算
- B.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节支
- C.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超出预算
- D.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节支
- A.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
- B.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 C.直接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
- D.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 A.企业管理费
- B.二次搬运费
- C.材料费
- D.措施费
- A.站在绝对公平的立场协调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
- B.在维护承包商利益的同时,损害业主的利益
- C.尽最大可能同时维护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
- D.在维护业主利益的同时,不损害承包商的利益
- A.24
- B.36
- C.48
- D.60
- A.分析风险发生概率
- B.制订风险管理目标
- C.确定风险因素
- D.预测风险成本
- A.加强施工调度,避免窝工损失
- B.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 C.对各种变更及时落实业主签证
- D.研究合同条款,寻找索赔机会
- A.组织风险
- B.技术风险
- C.工程环境风险
- D.经济与管理风险
- A.有效工作时间
- B.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 C.多余工作时间
- D.低负荷下工作时间
- A.净用量
- B.净用量和损耗量
- C.一次损耗量
- D.损耗量加补损量
- A.夜间施工费
- B.冬雨期施工费
- C.安全文明施工费
- D.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A.工人在工作时间内聊天时间
- B.工人午饭后迟到时间
- C.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时间
- D.工作结束后的整理工作时间
- A.23.49
- B.29.28
- C.36.92
- D.38.85
- A.8 881
- B.9 135
- C.9 447
- D.9 495
- A.法律责任
- B.经济责任
- C.行政责任
- D.领导责任
- A.强化合同管理
- B.调整职能分工
- C.优化组织结构
- D.改进施工工艺
- A.零星土石方工程
- B.场地平整
- C.混凝土垫层工程
- D.定向爆破工程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②④
- D.④①②③
- A.工作任务分工可以用相应组织工具表示其组织关系
- B.组织论中组织分工指的就是工作任务分工
- C.项目各参与方有各自的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分工
- D.工作任务分工应随着项目进展而不断深化和细化
- A.指令
- B.逻辑
- C.主次
- D.合同
- A.业主
- B.R监理公司
- C.G施工企业
- D.施工总承包单位
- A.项目结构图和项目结构编码
- B.组织结构图和组织结构编码
- C.工作流程图和项目结构编码
- D.工作流程图和组织结构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