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 B.分包工程进度计划批准表
- C.分部工程进度计划报批表
- D.主要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E.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验表
- A.松套衬里
- B.搪钉固定衬里
- C.压板固定衬里
- D.螺栓固定衬里
- E.黏贴衬里
- A.正装法
- B.倒装法
- C.散装法
- D.气顶法
- E.水浮法
- A.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的验收结论由施工单位填写
- B.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的检查评定结论由建设(监理)单位填写
- C.记录表签字人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 D.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规定为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应全部合格,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
- E.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分为“合格”或“不合格”两个等级
- A.焦化工程
- B.风电工程
- C.烧结球团工程
- D.核电工程
- E.送变电工程
- A.膨胀节
- B.测温仪表
- C.爆破片装置
- D.紧急切断装置
- E.安全阀
- A.钛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大多数奥氏体不锈钢
- B.热膨胀系数大
- C.熔点高
- D.导热性差
- E.纯钛塑性好
- A.综合控制系统设备安装
- B.控制室接地系统、控制仪表安装
- C.保护管安装
- D.现场接线箱安装
- E.电缆槽安装
- A.机械零件
- B.阀门
- C.外壳
- D.容器
- E.储罐
- A.5
- B.2
- C.3
- D.1
- A.特殊性能铸铁
- B.白口铸铁
- C.麻日铸铁
- D.灰铸铁
- E.孕育铸铁
- A.设计单位
- B.建设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分包单位
- A.无机化工
- B.煤气工程
- C.建材工程
- D.制氧工程
- A.二段转化炉
- B.一段转化炉
- C.裂解炉
- D.回转窑
- A.40%
- B.45%
- C.35%
- D.30%
- A.渗透探伤
- B.超声波探伤
- C.磁粉探伤
- D.射线探伤
- A.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清除后,刷防锈漆和银粉漆或喷锌做防腐处理
- B.避雷带在女儿墙和屋顶上明敷时,应平直,高度统一,预埋的支持件应呈一直线,直线段间距为1m,转弯处为0.5m
- C.避雷带一般使用50mm×5mm镀锌扁钢,或咖12mm镀锌圆钢制作
- D.钢材厚度应大于或等于4mm的,镀层厚度应不小于65μm
- A.浇注料浇注并振捣
- B.防水剂涂刷
- C.浇注料搅拌并制作试块
- D.模板制作安装
- A.5~10
- B.10~30
- C.15~35
- D.25~40
- A.设计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分包单位
- D.施工单位
- A.射线
- B.超声波
- C.磁粉
- D.渗透
- A.风压
- B.比转速
- C.功率
- D.扬程
- A.5
- B.2
- C.3
- D.1
- A.950~1558℃
- B.1558~1770℃
- C.1770~20000C
- D.1850~2100℃
- A.结构型式
- B.气流方向
- C.主蒸汽压力
- D.工作原理
- A.浮头式换热器
- B.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 C.U形管换热器
- D.夹套式换热器
- A.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
- B.机房的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5Q
- C.机房(如果有)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
- D.机房(如果有)内部、井道土建(钢架)结构及布置必须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的要求
- A.3.5~5.5
- B.5.5~6.5
- C.2.0~5.5
- D.4.5~6.5
- A.禁止在电力电缆沟内同时埋设其他管道
- B.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55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为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
- C.超过4m高度的车辆或机械通过架空电力线路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县级以上的电力管理部门批准
- 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500m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
- A.玻璃钢管
- B.橡胶管
- C.塑料管
- D.石棉水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