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背景资料:
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了新建水闸工程项目的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12年11月1日,签约合同价为800万元。承包人根据新建水闸工程的部分工程的施工逻辑关系表绘制了如下网络计划图(每月均以30天计)。
新建水闸工程的部分工程的施工逻辑关系表
工作代码 工作名称
紧前工作
持续时间(天)
A
基坑开挖
40
B
闸底板施工
A
35
C
闸墩施工
B
100
D
闸门制作与运输
150
E
闸门安装与调试
C、D
30
F
桥面板预制
B
60
G
桥面板吊装及面层铺装
E、F
35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遇到强风暴冲毁运输道路,新制闸门2013年4月25日才运抵施工现场。
事件二:在对闸墩进行质量检查中,发现部分止水达不到质量标准,需返工处理,C工作于2013年4月30日完成。
事件三:截至2013年2月,工程量统计表如下。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
2013年2月
计划工程量(万元)
90
120
100
90
实际工程量(万元)
90
116
105
81
问题:
1.请根据逻辑关系表,将背景资料中网络计划图补充完整。
2.指出关键工作(用工作代码表示)和网络计划完成日期。
3.分别说明事件一、事件二所造成的延误对计划工期有何影响;如若其他工作均按计划进行,确定该项目的实际完成日期。
4.截至2013年2月底,计算实际累计工程超过(拖欠)计划累计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百分比。
- A.顶部高程应超出下游最高水位
- B.使坝体浸润线距坝坡的距离大于冰冻深度
- C.避免棱体排水上游坡脚出现锐角
- D.顶宽不得小于2.0m
- E.设在下游坝脚处
- A.振捣荷载
- B.新浇混凝土重量
- C.风荷载
- D.地震荷载
- E.施工人员重量
- A.干密度
- B.压实遍数
- C.铺土厚度
- D.含水量
- E.强度
- A.屈服强度
- B.伸长率
- C.极限强度
- D.冷弯性能
- E.冷拉性能
- A.经济
- B.组织
- C.合同
- D.技术
- E.网络计划
- A.一级
- B.二级
- C.总承包
- D.专业承包
- E.劳务分包
- A.泵站工程经过一个排水期
- B.泵站工程经过一个抽水期
- C.河道疏浚工程完成后
- D.其他工程经过1—12个月
- E.其他工程经过一个汛期
- A.横道图
- B.工程进度双曲线
- C.形象进度图
- D.网络进度计划
- E.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曲线
- A.18
- B.28
- C.38
- D.48
- E.58
- A.强制标准
- B.国家标准
- C.行业标准
- D.企业标准
- E.推荐标准
- A.5
- B.10
- C.15
- D.20
- A.砂、石、水泥、钢纤维、外加剂、水
- B.砂、石、钢纤维、水泥、水、外加剂
- C.砂、石、水泥、钢纤维、水、外加剂
- D.砂、石、钢纤维、水泥、外加剂、水
- A.3
- B.4
- C.5
- D.6
- A.气温升高
- B.气温下降
- C.气温骤升
- D.气温骤降
- A.土工格栅
- B.土工网
- C.土工管
- D.软式排水管
- A.Ⅰ×a
- B.(Ⅰ×Ⅱ)×a
- C.(Ⅱ+Ⅲ)×a
- D.(Ⅰ+Ⅱ+Ⅲ)×a
- A.不影响正常使用并不影响使用寿命
- B.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 C.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 D.对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 A.旬高峰
- B.月高峰
- C.施工期高峰
- D.施工期平均
- A.分部工程
- B.单位工程
- C.合同完工
- D.竣工
- A.50
- B.70
- C.90
- D.100
- A.1/200
- B.1/300
- C.1/400
- D.1/500
- A.行纪
- B.买卖
- C.居间
- D.委托
- A.分部工程
- B.单位工程
- C.阶段
- D.竣工
- A.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招标设计)是指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
- B.建设实施阶段是指单项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 C.生产准备(运行准备)指为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前所进行的准备工作
- D.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主管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
- A.Ⅰ×η
- B.Ⅱ×η
- C.Ⅲ×η
- D.(Ⅰ+Ⅳ十Ⅴ)×η
- A.砂石反滤围井
- B.土工织物反滤围井
- C.反滤层压盖
- D.梢料反滤围井
- A.项目法人
- B.质量监督机构
- C.监理单位
- D.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 A.设计人
- B.监督机构
- C.管理单位
- D.监理单位
- A.抗渗混凝土
- B.抗冻混凝土
- C.抗硫酸侵蚀混凝土
- D.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 A.0.3
- B.0.5
- C.0.6
- 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