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十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二)

   【背景资料】

   某城市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最大尺寸为长9m、宽7m、高3.5 m,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 m,支架高20 m。其他段为预制梁。

   (1)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交底,随后立即进行1号桩桩身混凝土浇筑,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浇筑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后经检测表明1号桩出现断桩。

   (2)跨越既有道路部分为现浇梁施工,采用支撑间距较大的门洞支架,为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支架强度作了验算。

   (3)模板支架搭设及拆除中,发生了如下事件:①为避免引起模板变形,模板与脚手架进行连接;②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进行了检查,随后浇筑混凝土;③拆除模板时,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拆除,并将模板从高处直接抛下。

   (4)吊装预制梁过程中,项目部要求所有起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了安全交底。高空作业人员为方便吊装,站在起吊的预制梁上。吊装过程中,起重臂下严禁有人工作和停留。但为加快进度,采用起重机载运部分人员到墩顶作业。

   问题:

   1.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关于支架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验算?

   3.拆除模板的三项内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逐一指出并改正。

   4.指出吊装预制梁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5.高空作业人员应配带哪些个人安全设施?

4

热力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应进行(   )。

  • A.强度试验   
  • B.严密性试验
  • C.外观检验   
  • D.无损探伤检验
  • E.闭水试验
6

土压平衡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分为(   )两种。

  • A.重量控制   
  • B.容积控制
  • C.干砂量控制   
  • D。土压控制
  • E.含水量控制
7

盾构工程中,二次注浆的作用是(   )。

  • A.补足一次注浆未充填的部分   
  • B.填充由浆体收缩引起的空隙
  • C.为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缩小   
  • D.为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扩大
  • E.增加土体强度
8

污水中各种污染物质可分为(  )。

  • A.悬浮物质  
  • B.胶体物质
  • C.溶解性物质  
  • D.金属离子
  • E.微生物、病菌
9

地下连续墙按成槽方式可分为(   )。

  • A.桩排式   
  • B。壁式
  • C.组合式   
  • D.间隔式
  • E.自立式
10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   )。

  • A.支架法   
  • B.顶升法
  • C.移动浇筑法   
  • D.移动模架法
  • E.悬臂浇筑法
11

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方式,反循环与正循环相比,具有(   )特点。

  • A.钻孔进度快4~5倍   
  • B.需用泥浆料少
  • C.转盘所消耗动力较少   
  • D.转盘所消耗动力较多
  • E.清孔时问较快
1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   )等阶段。

  • A.初始配合比设计   
  • B.最终配合比设计
  • C.目标配合比设计  
  • D.生产配合比设计
  • E.生产配合比验证
13

用点铺方式铺植草坪,应将草皮切成(   )点种。用1m2草坪宜点种2~5m2面积。

  • A. 10 mm×10 mm   
  • B.20 mm×20 mm
  • C. 30 mm×30 mm   
  • D.40 mm× 40 mm
14

对路基的性能要求有(   )。

  • A.强度   
  • B.变形量
  • C.整体稳定性   
  • D.透水性
  • E.抗张冻能力
15

路基碾压完成时,按质量验收项目检查,其中主控项目是( )。

  • A.压实度   
  • B.弯沉值
  • C.稳定度   
  • D.含水量
  • E.压实厚度
16

水泥稳定土要求使用(   )的水泥。

  • A.初凝时问3h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 B.初凝时间2h以上和终凝时间4h的高强
  • C.终凝时间超过5h的快硬、早强
  • D.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5h
17

土方作业阶段,应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使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不扩散到场区外。

  • A.0.5 m   
  • B.1.0 m   
  • C.1.5m   
  • D.2.0 m
19

以下满水试验的错误的前提条件是(   )。

  • A.池体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强度或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 B.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层、水池外部防腐层施工以及池外回填土施工之前
  • C.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加预应力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喷涂之前
  • D.砖砌水池的内外防水水泥砂浆完成之前
20

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   )开始,承口(   )施丁前进的方向。

  • A.下游朝向   
  • B.下游背向   
  • C.上游朝向   
  • D.上游背向
21

设计管基支承角范围内应用(   )回填,不得用沟槽土回填。

  • A.粉砂   
  • B.粗砂   
  • C.黏土   
  • D.中粗砂
22

燃气管道的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   )。

  • A.8h   
  • B.16h   
  • C.21h   
  • D.24 h
23

一般情况下,当降水深度小于5 m,基坑(槽)宽度小于6m时,井点布置采用(   )。

  • A.单排线状轻型井点   
  • B.双排线状轻型井点
  • C.环形轻型井点   
  • D.以上形式都可以
24

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其允许渗水量按设计水位浸润的池壁和池底总面积计算,钢筋混

 凝土水池不得超过(   ),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   )。

  • A.2L/(m<SUP>2</SUP>·d)&nbsp;4 L/(m<SUP>2</SUP>·d)&nbsp;&nbsp;
  • B.3 L/(m<SUP>2</SUP>·d)&nbsp;2 L/(m<SUP>2</SUP>·d)
  • C.2 L/(m<SUP>2</SUP>·d)&nbsp;3 L/(m<SUP>2</SUP>·d)&nbsp;&nbsp;
  • D.3 L/(m<SUP>2</SUP>·d)&nbsp;3 L/(m<SUP>2</SUP>·d)
25

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   )的软弱松散围堰中。

  • A.断面形状不规则、地表沉陷难于控制
  • B.断面跨度小、地表沉陷难于控制
  • C.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易于控制
  • D.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
26

当沉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大型沉井达到(   )、小型沉井达到(   )时,方能进行筛除承垫木工作。

  • A. 100%&nbsp;75%&nbsp;&nbsp;&nbsp;
  • B.100%70%&nbsp;&nbsp;&nbsp;
  • C.75%75%&nbsp;&nbsp;&nbsp;
  • D.70%&nbsp;100%
27

城市污水厂的典型工艺流程是(   )。

  • A.污水一格栅一沉砂池一二沉池一生物处理池&nbsp;出水
  • B.污水一格栅一沉砂池一初沉池一生物处理池一二沉池一出水
  • C.污水一格栅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 D.污水格栅曝气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28

水下混凝土灌桩时,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导管内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   )。

  • A. 1~2m&nbsp;&nbsp;&nbsp;
  • B.2~6m&nbsp;&nbsp;&nbsp;
  • C.4~8m&nbsp;&nbsp;&nbsp;
  • D.6~10 m
29

打桩顺序:一端向另一端;(   );先深后浅;(   );近建筑的往外打。

  • A.由中心向四边;先坡脚,后坡顶
  • B.由四周向中心;先坡顶,后坡脚
  • C.由中心向四边;先坡顶,后坡脚
  • D.以上都不正确
30

施打钢板桩围堰一般由( )。

  • A.先下游,后上游,再合龙
  • B.先上游,后下游,再合龙
  • C.下游分两头向上游合龙
  • D.上游分两头向下游合龙
31

水泥稳定土常温下成活后应经(   )养护。

  • A.28天&nbsp;&nbsp;&nbsp;
  • B.21天&nbsp;&nbsp;&nbsp;
  • C.14天&nbsp;&nbsp;&nbsp;
  • D。7天
32

对路基压实要求中,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最大不宜超过(   )。

  • A.3 km/h&nbsp;&nbsp;&nbsp;
  • B.4 km/h&nbsp;&nbsp;&nbsp;
  • C.5 km/h&nbsp;&nbsp;&nbsp;
  • D.6 km/h
33

路面结构中的垫层的最重要的性能是(   )。

  • A.强度&nbsp;&nbsp;&nbsp;
  • B.透水性&nbsp;&nbsp;&nbsp;
  • C.水稳定性&nbsp;&nbsp;&nbsp;
  • D.刚度
34

路基的填方段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 )时,需修成台阶形式。

  • A.1:6&nbsp;&nbsp;&nbsp;
  • B.1:5&nbsp;&nbsp;&nbsp;
  • C.1:4&nbsp;&nbsp;&nbsp;
  • D.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