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捣碎
- B.用于路堤底部
- C.用于路堤边坡
- D.用于路堤边坡表层
- E.用于路堤上部表层
- A.软土隧道
- B.岩石隧道
- C.山岭隧道
- D.城市地下隧道
- E.水底隧道
- A.沥青材料检查与试验
- B.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及摊铺温度控制
- 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 D.沥青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压实方案
- E.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及水灰比的控制
- A.浪高
- B.封底混凝土厚度
- C.承台高度
- D.水的浮力
- E.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
- A.平原区的重黏土地段
- B.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地段
- C.岩石地段
- D.路堑的弃方地段
- E.平原区的盐渍土地段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设计单位
- D.勘察单位
- E.质量监督站
- A.购入原价(材料原价)的控制
- B.运杂费的控制
- C.场外运输损耗的控制
- D.采购及保管费的控制
- E.其他控制
- A.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
- B.工程合同技术规范、使用的工法或工艺操作规程
- C.施工技术方案
- D.安全三级培训
- E.安全、环保方案
- A.下凹
- B.泛油
- C.凸起
- D.车辙
- E.断裂
- A.沥青加热温度
- B.摊铺温度
- C.碾压温度
- D.开放交通温度
- E.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 A.监理工程师
- B.业主
- C.质量监督站
- D.上级公司
- A.计划利润
- B.税金
- C.规费
- D.现场经费
- A.加强养护,避免水分挥发过大
- B.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 C.加强拌和,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
- D.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
- A.路基高度
- B.路基土的压实度
- C.分界相对含水量
- D.路基土的干密度
- A.每孔1片,每片3点
- B.每孔2片,每片3点
- C.每孔3片,每片2点
- D.每孔3片,每片3点
- A.年满18周岁且符合相关工种规定的年龄要求
- B.中专及以上学历
- C.经医院体检合格且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 D.符合相应特种作业需要的其他条件
- A.轻型击实试验
- B.中型击实试验
- C.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 D.以上方法都不适用
- A.装饰
- B.整修
- C.返工
- D.综合处理
- A.中跨跨中1/30000,边跨跨中为中跨跨中的2倍,上下游基准索股高差10倍
- B.中跨跨中1/30000,边跨跨中为中跨跨中的3倍,上下游基准索股高差10倍
- C.中跨跨中1/20000,边跨跨中为中跨跨中的3倍,上下游基准索股高差10倍
- D.中跨跨中1/20000,边跨跨中为中跨跨中的2倍,上下游基准索股高差10倍
- A.各类运输车辆
- B.混凝土搅拌站
- C.混凝土泵车
- D.静压沉桩机
- A.质量监督站
- B.监理单位
- C.设计单位
- D.建设单位
- A.辗压密实
- B.排水固结
- C.浸水墙
- D.挤密
- A.开展专项评估
- B.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 C.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 D.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 A.铺砂法
- B.3m直尺法
- C.贝克曼法
- D.环刀法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接养单位
- A.基坑开挖→管座基础施工→安装圆管→出入口浆砌→防水层施工
- B.基坑开挖→管座基础施工→防水层施工→安装圆管→出入口浆砌
- C.基坑开挖→防水层施工→安装圆管→出入口浆砌→管座基础施工
- D.基坑开挖→管座基础施工→出人口浆砌→安装圆管→防水层施工
- A.级配碎石
- B.泥灰结碎石
- C.水泥稳定碎石
- D.沥青贯人碎石
- A.当石灰堆放时间较长时应覆盖封存
- B.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
- C.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
- D.消石灰可以不过筛使用
- A.减少0.5%
- B.增加0.5%
- C.减少1.5%
- D.增加1.5%
- A.附着牵引力大、行驶速度快,能广泛用于各种工程
- B.附着牵引力大、接地比压低,能广泛用于各种工程
- C.附着牵引力大、爬坡能力强,能胜任较为险恶的工作环境
- D.附着牵引力大、行驶速度快,能广泛用于各种土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