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凝结硬化慢
- B.水化热较小
- C.干缩性较大
- D.耐蚀性较好
- E.抗冻性差
- A.总费用法
- B.分项法
- C.网络分析法
- D.比例分析法
- E.成本法
- A.压杆的支承情况
- B.压杆的长度
- C.材料性能
- D.构件的截面
- E.构件的跨度
- A.设备基础应分层浇筑
- B.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400 mm
- C.每层浇筑顺序应从高处开始
- D.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
- E.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
- A.纤维石膏板
- B.木制人造板
- C.矿棉装饰吸声板
- D.岩棉装饰板
- E.纸制装饰板
- A.同一幕墙工程应采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配套使用
- B.用于石材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还应有证明无污染的试验报告
- C.花岩石板材的弯曲强度不应小于8.0%MPa
- D.同一幕墙工程应采用同一品牌的单组分或双组分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并应有购买发票
- E.花岗石板材的弯曲强度应经施工单位检测确定
- A.氡
- B.甲醛
- C.苯
- D.二氧化硫
- E.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 A.当有配电箱及电控设备的房间内使用了低于B1级的材料进行装修时,配电箱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 B.配电箱的壳体和底板应采用B1级材料制作
- C.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A级的装修材料上
- D.灯具直接安装在B1级以下(含B1级)的材料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措施
- E.灯具的发热表面不得靠近B1级以下(含B1级)的材料
- A.耐水性好
- B.耐候性好
- C.保光保色性优良
- D.遮盖力强
- E.附着力高
- A.两个力大小相等
- B.方向相反
- C.作用线相重合
- D.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 E.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 A.1.0
- B.1.4
- C.1.8
- D.2.0
- A.粉尘危害
- B.生产性毒物危害
- C.噪声危害
- D.社会条件危害
- A.标准稠度用水量
- B.体积安定性
- C.化学指标
- D.水泥的细度
- A.凝结硬化快
- B.耐热性差
- C.耐蚀性差
- D.干缩性较大
- A.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5N/mm2
- B.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 C.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 D.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 A.模板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进行拆除
- B.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可根据经验判定
- C.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要求进行
- D.拆模作业区应设安全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时清理
- A.1.0
- B.2.0
- C.4.O
- D.3.0
- A.预应力
- B.地基变形
- C.地震作用
- D.混凝土收缩
- A.埋弧焊
- B.自保护焊
- C.重力焊
- D.螺柱焊
- A.建设单位
- B.项目负责人
- C.设计单位
- D.监理单位
- A.应重新进行验收
- B.应予以验收
- C.严禁验收
- D.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可予以验收
- A.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
-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
- D.国务院环境保护管理部门
- A.10
- B.14
- C.21
- D.28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施工单位
- A.水准仪
- B.经纬仪
- C.全站仪
- D.激光铅直仪
- A.10
- B.20
- C.30
- D.40
- A.禁火区域内
- B.储存过可燃气体的容器
- C.现场堆有大量可燃物质的场所
- D.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
- A.0.5%~1.0%
- B.1.0%~1.5%
- C.1.5%~2.0%
- D.2.0%~2.5%
- A.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和拆卸之前必须要针对其类型特点、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结合作业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 B.固定式塔式起重机的路基和轨道的铺设,必须要严格按照其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 C.塔式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超高、变幅、行走限位器,吊钩保险、卷筒保险、爬梯护圈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 D.当遇六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将吊钩升起
- A.1.5
- B.2
- C.2.5
-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