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脚手架
- B.防护栏杆
- C.挡脚板
- D.安全网
- E.操作工具
- A.施工平面图说明
- B.施工平面图
- C.施工平面图管理规划
- D.施工进度计划图
- E.施工节点图
- A.分层分段挖土
- B.放坡挖土
- C.中心岛式挖土
- D.盆式挖土
- E.逆作法挖土
- A.HR B335
- B.HR B400
- C.HR B500
- D.HP B300
- E.HP B235
- A.作业人员群死群伤
- B.重大经济损失
- C.重大质量问题
- D.一般不良社会影响
- E.重大不良社会影响
- A.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 B.有关标准规范修订和废止
- C.原审批人员发生变更
- D.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 E.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 A.清理基层
- B.细部附加层施工
- C.多遍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 D.第一次蓄水试验
- E.第二次蓄水试验
- A.低层、多层住宅的临空处栏杆,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m
- B.中高层、高层住宅的临空处栏杆,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 C.室内外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 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 D.室内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 E.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m
- A.横道计划与时标网络计划一样,能够直观地表达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
- B.时标网络计划和横道计划均能明确地反映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 C.横道计划不能像时标网络计划一样,明确地表达各项T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D.横道计划不能像时标网络计划一样,直观地表达工程进度的重点控制对象
- E.时标网络计划和横道计划均能直观地反映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及工程总工期
- A.立柱沉降、抬起的监测
- B.支撑(锚杆)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 C.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 D.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
- E.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
- A.加设锚杆
- B.增设坑内降水设备
- C.支护墙背卸土
- D.密实混凝土封堵
- A.1φ12
- B.1φ14
- C.2φ12
- D.2φ14
- A.含氟化物的水泥
- B.含氟化物的外加剂
- C.含氯化物的水泥
- D.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 A.主要构件
- B.次要构件
- C.连接板
- D.引弧板
- A.500mm
- B.100ram
- C.150mm
- D.200mm
- A.500N
- B.1000N
- C.1500N
- D.2000N
- A.-30
- B.-20
- C.-15
- D.-5
- A.放坡
- B.降水
- C.加固
- D.分段开挖
- A.100mm
- B.200mm
- C.300mm
- D.400mm
- A.四牌一图
- B.五牌一图
- C.五牌二图
- D.四牌二图
- A.项目物资主管工程师
- B.项目质量主管工程师
- C.项目监理工程师
- 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A.搭设高度6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B.搭设高度48m的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C.提升高度120m的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 D.架体高度1Bm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 A.1
- B.2
- C.3
- D.4
- A.立杆上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且与立杆扣接
- B.相邻两立柱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 C.立柱接长最多只允许有一个搭接接头
- D.上段的钢管与下段钢管立柱严禁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 A.先价值量,后工程量;先绝对数,后相对数
- B.先工程量,后价值量;先绝对数,后相对数
- C.先价值量,后工程量;先相对数,后绝对数
- D.先工程量,后工程量,先相对数,后绝对数
- A.6
- B.7
- C.8
- D.9
- A.C
- B.D
- C.E
- D.F
- A.1/5
- B.1/4
- C.1/3
- D.1/2
- A.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l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 B.对于掺用缓凝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21d
- C.混凝土养护应采用与拌制用水相同的水
- D.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 支架
- A.200
- B.300
- C.400
- D.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