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综合知识》模拟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100 题若要反映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可采用( )。

  • A.非符合性成本
  • B.鉴定成本率
  • C.质量成本与销售额的比例
  • D.符合性与非符合性成本的比例
2

第 99 题该企业非符合性成本费用为( )。

  • A.100万
  • B.130万
  • C.120万
  • D.110万
3

第 98 题该企业符合性成本费用为( )。

  • A.72万
  • B.40万
  • C.92万
  • D.55万
10

第91题组织在确定过程时,应将( )的过程作为特殊过程。

  • A.过程的输出不易验证
  • B.过程的输出不能验证
  • C.过程的输出不能经济地验证
  • D.仅在产品使用之后问题才能显现
  • E.过程的输出可以验证
11

第90题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时,必须写入的内容包括( )。

  • A.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 B.组织结构图
  • C.质量方针、目标
  • D.程序文件或对其引用
  • E.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12

第 89 题组织应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其主要职责是( )。

  • A.就质量管理体系事宜与外部联系
  • B.代表最高管理者解决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中的一切问题
  •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 D.确保提高组织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26

第 75 题在确定供应商数量时,应考虑( )因素。

  • A.该部件的重要程度
  • B.市场供应状况
  • C.该部件的价格
  • D.供应商的可靠程度
33

第68题产品检验手册的技术性文件可以有( )。

  • A.产品抽样检验的原则和抽样方案规定
  • B.有关产品用材料规格及主要性能、标准 
  • C.检验或试验指导书 
  • D.产品有关的技术资料、产品图样、图片等
  • E.检验人员作业班次
35

第 64 题下面关于质量定义中“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 B.要求必须明示
  • C.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
  • D.要求不能代表期望
39

第 62 题有效控制( ),有助于成功推行供应链管理。

  • A.关注顾客
  • B.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 C.绩效定量管理
  • D.精简采购部门
47

第 55 题同一产品的供应商个数应根据( )确定。

  • A.产品重要程度
  • B.市场供应状况
  • C.附近供应商的数量
  • D.供应商的可靠程度
55

第45题质量检验定义中所涉及的活动有( )。

  • A.培训
  • B.测量
  • C.设计研究开发
  • D.观察
  • E.试验
  • F.比较
56

第46题GB/T19001-2000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 )。

  •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B.质量手册
  • C.标准要求的形成的文件程序
  • D.有关记录
  • E.组织机构图 
61

第 41 题下列程序文件中,( )不是GB/T19001-2000标准要求必须编制的。

  • A.内部审核程序
  • B.管理评审程序
  • C.采购控制程序
  • D.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4

第36题质量改进的组织层次包括( )。

  • A.质量委员会
  • B.质量改进团队 
  • C.质量管理部门
  • D.质量检验部门 
  • E.生产车间
65

第35题质量改进中“分析问题原因”这一步的活动内容为( )。

  • A.设立假说
  • B.计算质量问题的损失金额 
  • C.验证假说 
  • D.选定任务负责人
  • E.对改进活动的成果进行预测
66

第 37 题( )是质量检验部门的权限。

  • A.有权处置不合格品责任者并给以相应处罚
  • B.有权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 C.对产品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责令责任部门纠正和提出纠正措施
  • D.有权制止忽视质量的弄虚作假行为
69

第 32 题测量仪器控制包括( )。

  • A.校准
  • B.检定
  • C.型式批准
  • D.检验
70

第31题质量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可以起到( )作用。

  • A.对质量检验工作重要性分级
  • B.对材料的供货商信誉分级
  • C.可根据分级选择更适宜的抽样方案 
  • D.对检验工作的环境条件分级 
  • E.同一生产组织内,可用同一基数综合比较产品质量
77

第 25 题PDPC法的用途有( )。

  • A.找出质量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 B.发现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少数
  • C.制订科研项目的实施计划 
  • D.从不同角度发现质量问题的特征
78

第 23 题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 A.行为科学
  • B.泰罗制
  • C.系统理论
  • D.A+C
91

第 9 题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 )组成。

  • A.信源-信道-信宿
  • B.信源-信道-反馈
  • C.信源-信道-新信源
  • D.信源-信道-信源
92

第 10 题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人( )。

  • A.鉴定成本
  • B.预防成本
  • C.内部故障成本
  • D.外部故障成本
94

第 7 题企业实施方针目标管理时,应注意制定的目标值( )。

  • A.不要高于现有水平
  • B.不要考虑现有水平
  • C.一定要与现有目标水平保持一致
  • D.应高于现有水平
98

第 2 题准确的“检验”定义是( )。

  • A.通过测量和试验判断结果的符合性 
  • B.记录检查、测量、试验的结果,经分析后进行判断和评价
  • C.通过检查、测量进行符合性判断和评价
  • D.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进行符合性评价
100

第 1 题按广义质量定义的要求,质量管理教育培训的对象应包括 ( )。

  • A.高层管理人员
  • B.全体管理技术人员 
  • C.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人员
  • D.组织范围所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