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某地基土试验中,测得土的干重度γd=15.7kN/m3,含水量w=19.3%,土粒相对密度ds=2.71。液限wL=28.3%,塑限wp=16.7%。则该土的塑性指数、液性指数以及该土的名称为()。
(
- A) 11.6,0.4,粉质黏土 (
- B) 9.6,0.224,粉土 (
- C) 11.6,0.224,粉质黏土 (
- D) 9.6,0.4,粉土
- A) (1)&n
- bsp;(3) (B) (1) (2) (3) (
- C) (1) (2) (
- D) (2) (3)
- A) 粒径分布较均匀 (
- B) 不均匀系数较大 (
- C) 级配良好 (
- D) 填土易于夯实
- A) (1) (3)(4) (
- B) (1) (2) (3) (
- C) (1) (2) (
- D) (2) (4)
- A) 2.58kN (
- B) 0.438kN (
- C) 0.258kN (
- D) 4.38kN
- A) 粉土,硬塑状态 (
- B) 黏土。可塑状态 (
- C) 粉土,可塑状态 (
- D) 黏土,流塑状态
- A) 水泥品种以及水泥用量 (
- B) 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 C) 砂子的品种及砂率 (
- D) 石子的品种及含石量
- A. 连续梁结构的一端
- B. 简支梁的两端
- C. 悬臂梁结构的一端
- D. 柱或墙板构件的两端
- A) 加载过程中构件开裂,取本级荷载和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为开裂荷载 (
- B) 加载持续试件后构件开裂,取本级荷载为开裂荷载 (
- C) 荷载挠度曲线上首次发生突变时的荷载 (
- D) 连续布置应变片法,取任一应变片应变增量有突变时的荷载
- A)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也随之增大 (
- B)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 (
- C)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 (
- D)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
- A) 按照试验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试验的观测项目 (
- B) 按照试验的观测项目,布置测点位置和数量 (
- C) 选择测试仪器和数据采集方法 (
- D) 按照试验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试验的加载方案
- A) 必将降低轴心受压柱的承载能力 (
- B) 必将提高轴心受压柱的承载能力 (
- C) 使该构件的刚度提高了 (
- D) 使截面充分发挥作用
- A,其中系数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构件高厚比β的影响 (
- B) 综合考虑构件高厚比β和轴向力偏心距e (
- C) 施工偏差的影响 (
- D) 综合考虑了所有对砌体受压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A) t=200℃以内钢材性能没有很大变化,430~540℃之间强度急剧下降 (
- B) t=200℃以内钢材性能没有很大变化,600℃时强度很低 (
- C) t=400℃以内钢材性能没有很大变化,600℃时强度很低 (
- D) t=100℃时强开始下降
- ax=133.65kN·m,则该梁所需要的净截面抵抗矩为()。(已知:钢材为Q235,f=215MPa,rx=rg=1.05) (A) 529cm<SUP>3 </SUP>(
- B) 592
- cm<SUP>3 </SUP>(C) 610cm<SUP>3 </SUP>(
- D) 750cm<SUP>3</SUP>
- A. Ⅰ、Ⅱ
- B. Ⅰ、Ⅱ、Ⅲ
- C. Ⅰ、Ⅱ、Ⅲ、Ⅳ
- D. Ⅰ、Ⅲ、Ⅳ
- A) 根据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确定 (
- B) 根据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 (
- C) 根据基础尺寸的构造要求再通过抗冲切验算确定 (
- D) 根据基础尺寸的构造要求再通过地基承载力验算确定
- A) 斜压破坏 (
- B) 剪压破坏 (
- C) 斜拉破坏 (
- D) 锚固破坏
- A)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 (
- B) 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 (
- C) 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 (
- D) 不一定
- A) 85% (
- B) 90% (
- C) 95% (
- D) 97.73%
- A) 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
- B) 随轴向力的减小而增加 (
- C) 小偏压时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减小 (
- D) 大偏压时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 A) 荷载、杆端位移等外因与杆端力之间的关系 (
- B) 荷载与杆端力之间的关系 (
- C) 荷载与杆端位移之间的关系 (
- D) 杆端位移与杆端力之间的关系
- A. 只需利用变形协调条件
- B. 只需利用平衡条件
- C. 既要考虑平衡条件还要考虑变形协调条件(几何方程)
- D. 是否利用变形协调条件由荷载作用情况和结构本身的构造情况确定
- A) 停机点、杯形基础中心点、柱脚 (
- B) 柱吊点、停机点、杯形基础中心点 (
- C) 柱吊点、杯形基础中心点、柱脚 (
- D) 柱吊点、柱脚、停机点
- A) 时间消耗 (
- B) 工作逻辑关系 (
- C) 时间间隔 (
- D) 资源消耗
- A) 内部振动器 (
- B) 振动台 (
- C) 外部振动器 (
- D) 表面振动器
- A) 挤土桩 (
- B) 非挤土桩 (
- C) 部分挤土桩 (
- D) 以上均不是
- A) 基本农田以外20公顷的耕地 (
- B) 60公顷的草原 (
- C) 5公顷的基本农田 (
- D) 60公顷的荒地
- A) 延期以1次为限,不超过3个月 (
- B) 延期以1次为限,不超过6个月 (
- C) 延期以2次为限,每次不超过1个月 (
- D) 延期以2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
- A.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负责评标活动
- B.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一般应于开标前公布
- C.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以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7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 D. 一般招标项目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 A) 1年 (
- B) 2年 (
- C) 3年 (
- D) 无限期
- A) 1.302米 (
- B) 0.302米 (
- C) 0.604米 (
- D) 1.604米
- A) 1° (
- B) 0.1° (
- C) 1' (
- D) 0.1'
- A) 不随起算面而变化 (
- B) 随起算面变化 (
- C) 总等于绝对高程 (
- D) 无法确定
- A) 水准尺误差 (
- B) 调焦透镜运行误差 (
- C) 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 (
- D) 读数误差
- A) Q215 (
- B) Q235 (
- C) Q255 (
- D) Q275
- A) 1/50 (
- B) 0.02 (
- C) 2‰ (
- D) 2%
- A) 黏滞性 (
- B) 延展性 (
- C) 温度敏感性 (
- D) 黏附性
- A) 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
- B) 对水泥有侵蚀作用 (
- C) 影响水泥的凝结与硬化、强度与耐久性 (
- D) 导致钢筋锈蚀
- A) 2600~2800kg/m<SUP>3 </SUP>(
- B) 2000~2550kg/m<SUP>3 </SUP>(
- C) 1500~1950kg/m<SUP>3 </SUP>(
- D) 1000~1450kg/m<SUP>3</SUP>
- A) 延缓凝结时间 (
- B) 提高强度 (
- C) 抑制体积收缩 (
- D) 提高耐水性
- A) 水化铝酸钙 (
- B) 水化硅酸钙 (
- C) 水化铁酸钙 (
- D) 氢氧化钙
- A) 原子晶体 (
- B) 金属晶体 (
- C) 离子晶体 (
- D) 分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