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降低土的压缩性 (
- B)降低土的透水性 (
- C)提高地基抗剪强度 (
- D)提高地基土抗液化能力
- A)基础材料类型和质量要求、地基土类型 (
- B)基础材料类型和质量要求、基底平均压应力 (
- C)基础材料类型、地基土类型、基底平均压应力 (
- D)基础材料类型和质量要求、地基土类型、基底平均压应力
- A)所有建筑 (
- B)甲级、乙级建筑 (
- C)甲级、部分乙级建筑 (
- D)甲级、乙级、部分丙级建筑
- A)黏聚力、内摩擦角 (
- B)内摩擦角、黏聚力 (
- C)有效黏聚力、有效内摩擦角 (
- D)有效内摩擦角、有效黏聚力
- A)斜平面 (
- B)水平面 (
- C)圆弧面 (
- D)曲面
- A)柱下独立基础 (
- B)墙下条形基础 (
- C)片筏基础 (
- D)箱形基础
- A)重力加载法 (
- B)惯性力加载法 (
- C)电磁加载法 (
- D)机械力加载法
- A)高岭石 (
- B)长石 (
- C)蒙特石 (
- D)伊利石
- A)承载力 (
- B)挠度 (
- C)裂缝宽度 (
- D)截面的应力
- A.动载的频率
- B.结构的固有频率
- C.结构的固有振型
- D.结构的阻尼系数
- A)回弹法 (
- B)推出法 (
- C)原位轴压法 (
- D)扁顶法
- 19
-
试确定图(a)所示吊车梁在吊车轮压下支座B的最大反力为()(已知:P1=P2=250kN,P3=P4=182kN)。
(A)459.1kN
(B)472.6kN
(C)488.4kN
(D)491.2kN
- A)两侧下弦杆内力中的较大值 (
- B)下弦杆承载力N的15% (
- C)两侧下弦杆内力之差△N (
- D)两侧下弦的内力差△N和下弦杆承载力N的15%较大者
- A)增加支座约束 (
- B)提高钢材强度 (
- C)加大回转半径 (
- D)减小荷载
- A)端焊缝和侧焊缝均为角焊缝,因此所有情况下承载力均相同 (
- B)静力荷载作用下考虑塑性开展,端焊缝和侧焊缝的承载力相同 (
- C)端焊缝受力情况较复杂,因此规范中对其强度设计值考虑了1.22的折减系数 (
- D)对同一条角焊缝,当静力荷载作用方向不同时,其承载力可能不同
- A)1124kN·m (
- B)1280kN·m (
- C)1360kN·m (
- D)1668kN·m
- A)600kN (
- B)500kN (
- C)700kN (
- D)550kN
- A)
- B1>B2>B3 (B)B1<B3=B2 (
- C)B1>B3>B2 (
- D)B3>B2>B1
- A)扭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没有影响 (
- B)剪力的存在对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没有影响 (
- C)弯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没有影响 (
- D)扭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有影响
- A)挑梁的抗倾覆荷载设计值,应取其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取1.2 (
- B)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时,挑梁下的支承压力可取挑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
- C)雨篷梁可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 (
- D)弹性挑梁的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比刚性挑梁小或相等
- A)因弯曲正应力引起屈曲,需设纵向加劲肋 (
- B)因弯曲正应力引起屈曲,需设横向加劲肋 (
- C)因剪应力引起屈曲,需设纵向加劲肋 (
- D)因剪应力引起屈曲,需设横向加劲肋
- 38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受弯构件正截面疲劳验算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为三角形 (
- B)对进行疲劳强度验算的受弯构件,其主拉应力由箍筋和弯起钢筋承受,不考虑混凝土的作用 (
- C)混凝土的疲劳极限强度等于其轴心抗压强度 (
- D)受弯构件正截面疲劳验算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可简化,为导致的矩形应力图
- A)柱截面中的纵向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力均为0 (
- B)柱的长度可完全恢复到加荷前的长度 (
- C)柱截面中的纵向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 (
- D)柱截面中的纵向钢筋受压而混凝土受拉
- A)施工顺序 (
- B)质量保证措施 (
- C)施工方案 (
- D)资源供应计划
- A)钢定型模板 (
- B)钢木定型模板 (
- C)骨升模板 (
- D)大钢模板
- A)30% (
- B)50% (
- C)75% (
- D)100%
- A)5℃ (
- B)15℃ (
- C)25℃ (
- D)35℃
- A)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 (
- B)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 (
- C)设计强度标准值的85% (
- D)抗拉强度标准值的85%
- A)①③ (
- B)①② (
- C)①②③ (
- D)②
- A)①②③ (
- B)②③④ (
- C)①③ (
-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A)连带责任 (
- B)按份责任 (
- C)直接责任 (
- D)共同责任
- A)省级人民政府 (
- B)国务院 (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 D)省人大
- A)附合导线 (
- B)结点导线网 (
- C)支导线 (
- D)闭合导线
- 50
-
直线
- AB的正方位角αA
- B=255°25′48″,则其反方位角为αBA为()。 (A)-225°25′48″ (B)75°25′48″ (
- C)104°34′12″ (
- D)-104°34′12″
- 51
-
已知直线
- AB的方位角αA
- B=87°,β右=∠AB
- C=290°,则直线BC的方位角αBC为()。 (A)23° (B)157° (C)337° (
- D)-23°
- A)方位角测量 (
- B)直线定向 (
- C)象限角测量 (
- D)直线定线
- A)一般情况下,花岗石的耐磨性优于大理石 (
- B)一般情况下,花岗石的耐蚀性优于大理石 (
- C)一般情况下,花岗石的耐火性优于大理石 (
- D)一般情况下,花岗石的耐久性优于大理石
- A)象限角、0°~90° (
- B)磁方位角、0°~360° (
- C)真方位角、0°~360° (
- D)坐标方位角、0°~360°
- A)花岗岩(抗压) (
- B)烧结普通砖(抗压) (
- C)普通混凝土(抗压) (
- D)石灰岩(抗压)
- A)60号乙 (
- B)60号甲 (
- C)75号 (
- D)10号
- A)紧急抢修的混凝土工程 (
- B)冬季施工混凝土工程 (
- C)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
- D)抗渗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 A)石子会被碱液腐蚀 (
- B)防止碱骨料反应引起的破坏 (
- C)防止引起抗冻性降低 (
- D)检验石子中K2O和Na2O含量是否超标
- A)λ=1W/(m·K) (
- B)λ<0.3W/(m·K) (
- C)λ>0.23W/(m·K) (
- D)λ=0.5W/(m·K)
- A)先增大,后又恢复 (
- B)减小 (
- C)不变 (
- D)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