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下午部分模拟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第50题:下列(  )项是错误的。

  • A</B>.在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的受剪连接中,其接触面必须进行处理,安装时必须对每个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
  • B</B>.在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剪连接中,由于是利用螺栓本身的抗剪和承压强度,因此其接触面不必进行处理,安装时也不必对每个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
  • C</B>.在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连接中,当剪切面位于螺纹处时,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螺纹处的有效面积进行计算
  • D</B>.在用普通螺栓的连接中,当剪切面位于螺纹处时,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螺杆的毛面积进行计算
11

第51题:钢材的疲劳破坏属于(  )破坏。

  • A</B>.脆性
  • B</B>.弹性
  • C</B>.塑性
  • D</B>.低周高应变
13

第49题:下列(  )项不正确。

  • A</B>.在轴心受压砌体中,当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时,由于砂浆层横向变形,使砌体中的块体产生附加水平拉应力
  • B</B>.在轴心受压砌体中的块体,不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
  • C</B>.增大砌体中块体的厚度,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变,砌体的抗压强度可以提高
  • D</B>.承受永久荷载的受压砌体,当荷载达到短期破坏荷载的80%~90%时,即使荷载不再增加,裂缝也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直到砌体破坏
14

第48题:下列表述中(  )项正确。

  • A</B>.配置抗冲切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其冲切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呈延性破坏
  • B</B>.受弯构件进行疲劳验算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
  • C</B>.对于进行疲劳强度验算的受弯构件,其主拉应力由箍筋或弯起钢筋承受,不考虑混凝土的作用
  • D</B>.在吊车梁疲劳强度验算中,荷载应取用标准值,当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对吊车的竖向荷载应考虑动力系数1.1
15

第46题:某车间行驶多台重级题工作制吊车,当进行疲劳计算时,吊车荷载应考虑( )。

  • A</B>.两台相邻最大吊车标准值&nbsp;
  • B</B>.一台最大吊车设计值乘以动力系数
  • C</B>.一台最大吊车设计值
  • D</B>.一台最大吊车标准值
16

第47题:受弯构件减小受力裂缝宽度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  )。

  • A</B>.增加截面尺寸
  • B</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 C</B>.增加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减小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
  • D</B>.增加钢筋的直径
18

第43题:在对该柱施工图校审时,有如下几种意见,试问其中(  )项意见正确,并说明理由。

  • A.有二处违反规范要求
  • B.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 C.有一处违反规范要求
  • D.有三处违反规范要求
21

第40题:《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对焊缝质量要求(  )是错的。

  • A</B>.一级焊缝除要求焊缝全长进行超声波探伤外,还要进行x射线检验,抽查焊缝长度的2%,至少拍一张底片
  • B</B>.二级焊缝的超声波探伤长度只要求每条焊缝全长的20%,且不小于200mm
  • C</B>.三级焊缝不要求无损检验
  • D</B>.超声波探伤用于全熔透焊缝
23

第39题:下弦杆u4的最大拉力设计值N=2117.4kN,弯矩设计值Mx=66.6kN•m,选用热轧H型钢,其型号为11350×350×12×19,A=17390mm2,ix=152mm,fy=88.4mm,Wx=2300×103mm3,当按拉弯构件的强度进行验算时,构件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与(  )项数值接近。

  • A</B>.149.4N/mm<SUP>2</SUP>
  • B</B>.160.8N/mm<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2" UnitName="C"><SUP>2</SUP>&nbsp;&nbsp;&nbsp;&nbsp;</st1:chmetcnv>C</B>.175.8N/mm<SUP>2</SUP>&nbsp;
  • D</B>.190.4N/mm<SUP>2</SUP>
29

第34题:冷弯薄壁型钢屋面檩条平面外布置的拉条,下述论点错误的是(  )。

  • A</B>.可作为侧向支承点
  • B</B>.与M计算无关
  • C</B>.可减小My方向的计算跨度
  • D</B>.拉条直径不得小于8mm
35

第26题:组合楼盖设计方法采用(  )。

  • A</B>.近似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B</B>.半概率理论的定值设计法
  • C</B>.概率理论设计法
  • D</B>.破坏阶段设计法
37

第25题:柱截面整体稳定性验算中应力为(  )。

  • A.178.9N/mm2
  • B.182.7N/mm2&nbsp;
  • C.191.7N/mm2
  • D.195.6N/mm2
39

第24题:柱截面强度验算的应力为(  )。

  • A.189.6N/mm2
  • B.195.0N/mm2
  • C.198.4N/mm2
  • D.203.4N/mm2
45

第17题:受拉和受压区的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值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6N/mm2, 86N/mm2&nbsp;&nbsp;&nbsp;&nbsp;8.96N/mm2, 72N/mm2
  • C.103N/mm2,86N/mm2
  • D.87N/mm2, 72N/mm2
48

第12题:

  • A</B>.1.O
  • B</B>.2.O
  • C</B>.4.O
  • D</B>.6.O
51

第11题:

  • A.5.3
  • B.5.8
  • C.6.3
  • D.外墙的高度不受高厚比的限制
52

第10题:

  • A</B>.0.88
  • B</B>.0.91
  • C</B>.0.95
  • D</B>.0.98
61

第1题:该壁柱墙的高厚比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 A.β=18.91
  • B.β=16.8l
  • C.β=21.0l
  • D.β=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