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疏散门应向外开户
- B.室内不得装插销
- C.设置门斗时,应采用外门斗,门的开户方向应与疏散门一致
- D.为了防滑,危险性工作间的外门口应设置台阶
- A.起爆材料
- B.传爆材料
- C.专用民爆器材
- D.引爆材料
- A.收集信息——整理上报——调查核实——发布安全信息通告
- B.收集信息——调查核实——整理上报——发布安全信息通告
- C.收集信息——初步上报——调查核实一一整理上报
- D.收集信息——调查核实——发布安全信息通告——整理上报
- A.电子式
- B.机械式
- C.感应式
- D.光电式
- A.燃烧特性
- B.力学特性
- C.安定性
- D.安全性
- A.TN—S
- B.TN—C—S
- C.TN—C
- D.TT
- A.化学成分、浓度和密度
- B.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
- C.分散度、浓度和接触时间
- D.化学成分、分散度和接触时间
- A.作业中应打开压力表开关,不得将工况选择阀的操纵手柄放在高速挡位置
- B.履带式挖掘机转移工地应采用自卸汽车装运
- C.履带式挖掘机的驱动轮应置于作业面的前方
- D.履带式挖掘机作短距离行走时,主动轮应在后面,斗臂应在正前方与履带平行
- A.无线电波
- B.医疗用的X线机
- C.加热金属、熔融玻璃时的强发光体
- D.用于焊接、打孔、切割、热处理的激光
- A.250kg
- B.500kg
- C.600kg
- D.1000kg
- A.输油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
- B.输油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下面
- C.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 D.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上方穿过
- A.空气混合物量
- B.可燃气体量
- C.最低含氧量
- D.允许的最高含氧量
- A.14%
- B.16%
- C.18%
- D.20%
- A.粉尘爆炸一般为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相对较少
- B.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爆炸压力均比混合气体爆炸小
- C.可产生爆炸的粉尘颗粒非常小
- D.产生爆炸的粉尘可作为气溶胶状态分散悬浮在空气中,不产生下沉
- A.使用喷灯作业
- B.使用电焊作业
- C.使用砂轮打磨
- D.操作电动阀门
- A.冲击
- B.负压
- C.气压
- D.液压
- A.氢气在高压下与钢接触,会提高钢的强段
- B.要防止油品和氢气的泄漏,以避免发生火灾爆炸
- C.加热炉要平稳操作,防止局部过热,烧穿炉管
- D.反应器必须通冷氢以控制温度
- A.半年
- B.1年
- C.3年
- D.5年
- A.加热解吸
- B.精馏解吸
- C.常压解吸
- D.在惰性气体中解吸
- A.B
- B.C
- C.N
- D.PE
- A.干粉
- B.卤代烷
- C.二氧化碳
- D.泡沫
- A.2m
- B.4m
- C.6m
- D.8m
- A.几种门架混合使用时,必须取支承力最小的门架作为设计依据
- B.荷载宜直接作用在门架两边立杆的轴线上
- C.应架设抛撑或缆风绳,保证其稳定
- D.荷载应按单榀门架进行承力计算
- A.4m
- B.6m
- C.8m
- D.10m
- A.2m
- B.4m
- C.5m
- D.7m
- A.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 B.中心偏差小于10cm
- C.有20%的偏移
- D.不考虑支柱的位置
- A.15m
- B.20m
- C.25m
- D.30m
- A.软土
- B.硬土
- C.中性土
- D.砂土
- A.锯片不能有连续缺齿,不得使用有裂纹的锯片
- B.长度不足50cm的短料禁止上锯
- C.应装设板把开关
- D.截断木料和锯短料时,应用推棍,不准用手直接进料,进料速度不能过快
- A.房柱采矿法
- B.留矿采矿法
- C.分阶段矿房法
- D.全面采矿法
- A.防盗
- B.防风
- C.防小动物
- D.防震
- A.粉尘粒度、粉尘荷电性和粉尘浓度
- B.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吸附性和粉尘分散性
- C.粉尘浓度、粉尘荷电性和粉尘吸附性
- D.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
- A.煤层或含硫矿自燃
- B.机械摩擦
- C.电路短路
- D.爆破
- A.乳胶炸药
- B.硝酸铵类炸药
- C.水胶炸药
- D.硝化甘油炸药
- A.边坡的不同高度
- B.排土场与基底的接触面
- C.基底软弱面
- D.边坡上部
- A.预留开采保护层
- B.煤层高压注水
- C.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岩层中
- D.大断面掘进回采巷道
- A.锚杆支护
- B.锚喷支护
- C.棚状支架支护
- D.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支护
- A.采煤工作面突出次数最多
- B.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防治技术难度最大
- C.爆破作业最易引发突出
- D.厚煤层平均突出强度最大
- A.0~60m
- B.60~200m
- C.200~300m
- D.60~300m
- A.系统性
- B.防护性
- C.友善性
- D.安全性
- E.整体性
- A.对救援实行统一指挥
- B.以最短的时间修复机车车辆,修复线路
- C.保证铁路正线、车站咽喉道岔迅速开通
- D.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 E.减少事故对整个铁路运输的干扰和影响
- A.房柱采矿法和空场采矿法
- B.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
- C.壁式和柱式
- D.普通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开采
- A.频率阈限
- B.声压阔限
- C.声波阈限
- D.声强阈限
- E.辨别阈限
- A.适应机器功能
- B.改善机器功能
- C.传感功能
- D.信息处理功能
- E.操纵功能
- A.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
- B.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5min
- C.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投入点燃火炬之后再送风
- D.需重新点燃火炬时,要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火操作
- E.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煤粉锅炉等点火时必须特别注意防止炉膛爆炸
- A.旋转部件和内旋转咬合部件
- B.往复运动部件和突出较长的部件
- C.工作台
- D.切削刀具
- E.齿轮箱
- A.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 B.对体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 C.现场使用方便
- D.检验成本低
- E.检验成本高
- A.最大最小准则
- B.最优准则
- C.可调性和平均准则
- D.地域性和最新数据准则
- E.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
- A.氧化剂
- B.还原剂
- C.点火源
- D.可燃物
- E.高温固体
- 50
-
火药燃烧的特性有( )。
- A.能量特征
- B.燃烧特性
- C.力学特性
- D.稳定性
- E.安全性
- A.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 B.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
- C.一般火灾报警控制器
- D.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
- E.特别事故火灾报警控制器
- A.控制流速
- B.保持良好接地
- C.安设单独的防爆式电动机
- D.注意防热、通风
- E.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必须采取遮阳措施,窗户采用磨砂玻璃
- 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 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 C.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 D.未切断电源前的电气火灾
- 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 A.爆炸探测器
- B.爆炸抑制器
- C.爆炸阻隔器
- D.爆炸隔离器
- E.爆炸控制器
- A.0.12S
- B.0.17s
- C.0.3s
- D.0.35s
- A.触电
- B.电击
- C.电伤
- D.过点
- A.区域火灾报警系统
- B.集中报警系统
- C.联控报警系统
- 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 E.单独报警系统
- A.应力分析
- B.化学成分分析
- C.应力应变测试
- D.缺陷安全评定
- A.高压绕组中性点
- B.避雷针
- C.内壳
- D.低压绕组中性点
- A.水溶性
- B.脂类、石油产品
- C.可燃固体物质
- D.金属
- A.不得单叉作业和使用货叉顶货或拉货
- B.两辆叉车不得同时装卸一辆货车
- C.叉装时,物件应靠近起落架,其重心应在起落架中间,确认无误后方可提升
- D.严禁货叉上载人
- A.卡他度
- B.三球温度指数
- C.有效温度
- D.不适指数
- A.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 B.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 C.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 D.起重量限制器和零位保护器
- A.硫黄
- B.钠
- C.烷基铝
- D.乙炔
- A.烟
- B.气体
- C.蒸气
- D.雾
- A.强者
- B.弱者
- C.交管部门
- D.司法部门
- A.围封隔离、除污保洁、个人防护
- B.屏蔽防护、围封隔离、空间防护
- C.距离防护、空间防护、屏蔽防护
- D.空间防护、屏蔽防护、个人防护
- A.安定性
- B.燃烧特性
- C.安全性
- D.能量特征
- A.高压
- B.超高压
- C.中压
- D.低压
- A.黑色
- B.白色
- C.灰色
- D.红色
- A.4~6mm
- B.6~8mm
- C.8~10mm
- D.10~12mm
- A.事故处理装置
- B.泄漏报警装置
- C.防爆通风装置
- D.事故排风系统
- A.主厂区内按危险和非危险分区布置规划
- B.总仓库远离工厂和城市
- C.销毁场所选择山沟、河滩等地方
- D.主厂区布置在非危险区的上风侧
- A.火光
- B.烟尘
- C.温度
- D.冲击波
- A.中和与泄漏是静电消失的两种主要方式
- B.静电中和是通过空气发生的
- C.静电泄漏是通过带电体本身及其相连接的其他物体发生的
- D.静电内部泄漏过程所泄漏的电流遇到的是表面电阻
- A.每间工房定员10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m2
- B.每问工房定员6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m2
- C.每间工房定员4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2
- D.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2
- A.红色
- B.橙色
- C.蓝色
- D.绿色
- A.人工通风
- B.温度通风
- C.流动通风
- D.自然通风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设备因素
- B.管理因素
- C.气候因素
- D.人员因素
- A.1m
- B.1.5m
- C.2m
- D.2.5m
- A.50kHz
- B.1000kHz
- C.10kHz
- D.100kHz
- A.黑火药的总仓库应采用轻质易碎屋盖
- B.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3个
- C.面积小于100m2,且长度小于18m的仓库可不设安全出口
- D.储存期较长的总仓库的门宜为双层,内层门向内开,外层门向外开
- A.内部检验和外部检验
- B.年度检查和全面检验
- C.全面检验和内部检验
- D.年度检查和季度检查
- A.防火罩
- B.爆破片
- C.安全阀
- D.防爆门(窗)
- A.结构
- B.外形尺寸
- C.工艺
- D.性能
- A.机械式防护装置
- B.按钮式防护装置
- C.光电式防护装置
- D.感应式防护装置
- 88
-
冲压机械的原理是( )。
- A.靠压力机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 B.靠模具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 C.靠压力机和模具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 D.靠重物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 A.就地密闭、就地排出、就地净化
- B.就地扩散、就地燃烧、就地净化
- C.就地扩散、就地填埋、就地回收
- D.就地燃烧、就地填埋、就地封闭
- A.锅炉在运行中受高温、压力和腐蚀等的影响,容易出现事故
- B.锅炉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停电、停产、设备损坏,其损失非常严重
- C.锅炉事故种类的形式比较单一
- D.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旦发生爆炸,将摧毁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人身伤亡
- A.静压
- B.动压
- C.最大
- D.意外
- A.1~3倍
- B.10~30倍
- C.100~250倍、
- D.1000~3000倍
- A.闪光融合频度
- B.闪光融合频率
- C.反射系数
- D.空间照度
- A.过载保护
- B.失压保护
- C.欠压保护
- D.短路保护
- A.易爆性
- B.感度
- C.爆炸度
- D.灵敏度
- A.开始阶段
- B.结束阶段
- C.上行程
- D.下行程
- A.20mm
- B.30mm
- C.50mm
- D.60mm
- A.地下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 B.地下变配电站可装设油浸式变压器
- C.柱上可安装800kV.A的电力变压器
- D.柱上变压器的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1m
- A.固体火灾
- B.液体火灾
- C.金属火灾
- D.气体火灾
- A.现场卫生管理
- B.教育培训
- C.个体防护
- D.工程技术
- A.燃点
- B.闪燃
- C.闪点
- D.自燃点
- A.冶金机械
- B.装卸机械
- C.混凝土机械
- D.水泥设备
- A.热轮探测器
- B.轴箱发热探测器
- C.拖挂设备检测器
- D.临界限界检查器
- A.引燃温度
- B.爆炸极限
- C.最小引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 D.闪点
- A.来源
- B.性质
- C.危害
- D.硬度
- A.密闭罩
- B.开口罩
- C.吸尘罩
- D.通风橱
- A.特大火灾
- B.重大火灾
- C.较大火灾
- D.一般火灾
- A.直击雷和闪电感应
- B.球雷和直击雷’
- C.球雷和闲电感应
- D.直击雷、球雷和闪电感应
- A.机械设计本质安全
- B.机械失效安全
- C.机械部件的定位安全
- D.机器的安全布置
- A.矿井甲烷
- B.纤维
- C.爆炸性粉尘
- D.爆炸性气体、蒸气
- A.全压强度
- B.动压强度
- C.重力压强
- D.静压强度
- 112
-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该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 )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 A.2
- B.3
- C.4
- D.5
- A.吸附法
- B.袋滤法
- C.洗涤法
- D.静电法
- A.温锻
- B.热锻
- C.冷锻
- D.碳锻
- A.引进先进的设备
- B.强调自我保护,个人做好防尘、防毒措施
- C.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 D.给员工相关装备,以达到防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