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密度
- B.硬度
- C.重量
- D.强度
- A.越大
- B.越小
- C.不变
- D.变化无规律
- A.5km
- B.10km
- C.15km
- D.30km
- A.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工种,应以最热季节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 B.接触高温作业工种,应以全年测量值的平均值为分级依据
- C.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季节内最热月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 D.从事室外作业的工种,应以夏季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的测量值作为分级依据
- A.耐压试验
- B.直观检查
- C.量具检查
- D.无损检测
- A.易燃液体
- B.固体
- C.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D.有毒物质和有感染性物质
- A.行人稀少的地方
- B.偏僻的地方
- C.郊区
- D.易于运输的地方
- A.线路路肩
- B.线路路基
- C.轨枕顶面
- D.钢轨顶面
- A.40m
- B.60m
- C.80m
- D.100m
- A.桥式起重机
- B.门式起重机
- C.缆索起重机
- D.门座式起重机
- A.蒸汽夹套和绝缘保护层的厚度
- B.管道的耐压强度和绝缘层厚度
- C.蒸汽夹套和管道的耐压强度
- D.管道的耐热强度和绝缘保护层厚度
- A.先点火后放空,在放空管口火焰高度降到1m以下时,立即关闭放空阀,以避免负压吸入空气
- B.先放空后点火,在放空管口火焰高度降到1m以下时,立即关闭放空阀,以避免负压吸入空气
- C.先点火后放空,在放气管口火焰高度10m时,立即关闭放空阀,以避免负压吸入空气
- D.先放空后点火,在放空管口火焰高度10m时,立即关闭放空阀,以避免负压吸入空气
- A.0
- B.50%
- C.100%
- D.200%
- A.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浇在污染处,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 B.用氨水使其生成铵盐,再用水冲洗
- C.用稀盐酸溶液浸湿污染处,再用水冲洗
- D.用碱水和氢氧化铁解毒,再用水冲洗
- A.腐蚀性
- B.爆炸性
- C.扩散性
- D.毒害性
- A.毒害、高压、爆炸、腐蚀、辐射
- B.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
- C.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
-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低温
- A.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浸湿污染处,再用水冲洗
- B.用石灰乳浸湿,再用水冲洗
- C.用生石灰将泄漏的药液吸干,然后用碱水湿透污染处,用热水冲洗后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 D.用漂白粉加5倍水浸湿污染处,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
- A.4Ω
- B.10Ω
- C.15Ω
- D.30Ω
- A.作业中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修
- B.运转中途可随时停机,但不得在满载时启动搅拌机
- C.使用前要空车运转
- D.运转出料时,用工具进入搅拌筒内扒动
- A.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 B.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 C.无通风的厂房内
- D.厂区中心位置
- A.50mm
- B.100mm
- C.150mm
- D.200mm
- A.15m
- B.20m
- C.25m
- D.30m
- A.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
- B.产品固定,人员流动
- C.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
- D.露天高处作业多
- A.2m
- B.4m
- C.6m
- D.8m
- A.技术科负责人
- B.主管生产的经理
- C.总工程师
- D.主任工程师
- A.施工组织设计
- B.施工方案和施工部署
- C.施工进度计划
- D.实施性成本计划
- A.1d
- B.2d
- C.3d
- D.4d
- A.医务室、办公室、浴室、食堂、厕所
- B.活动室、会议室、食堂、厕所、浴室
- C.会议室、宿舍、浴室、食堂、厕所
- D.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
- A.高处坠落
- B.机械伤害
- C.起重伤害
- D.坍塌
- A.吊篮安全门
- B.吊篮停靠装置
- C.吊篮断绳保护装置
- D.吊篮极限限位装置
- A.0.8m
- B.1.0m
- C.1.2m
- D.1.5m
- A.一般预兆
- B.煤层含水层突水预兆
- C.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
- D.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
- A.干式凿岩捕尘
- B.放炮防尘
- C.锚喷支护防尘
- D.风钻湿式凿岩防尘
- A.进行事故调查,及时上报
- B.抢救遇险人员
- C.对充满爆炸烟气的巷道恢复通风
- D.抢救人员时清理堵塞物,扑灭因爆炸而引起的火灾
- A.火区封闭范围应尽可能小
- B.火区封闭范围应尽可能大
- C.应首先封闭进风侧巷道,然后再封闭回风侧巷道
- D.优先封闭向火区供风的主要通道
- A.以下游防渗为主,以上游压坡、导渗和放缓坝坡为辅
- B.以上游防渗为主,以下游压坡、导渗和放缓坝坡为辅
- C.以在坝脚排水压重为主,以放缓坝坡为辅
- D.以放缓坝坡为主,以在坝脚排水压重为辅
- A.2m
- B.3m
- C.4m
- D.5m
- A.功率
- B.工况
- C.风阻
- D.风速
- A.监测设备、分析设备和控制设备
- B.检测设备、控制设备和应急设备
- C.监测设备、控制设备和处理设备
- D.检测设备、应急设备和处理设备
- A.采空区水量
- B.地下含水层的水压和水量
- C.大气降水强度
- D.地表水的类型和规模
- A.对可分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温要严格控制,使之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40oC
- B.防止满水和汽水共腾事故,暖管之前应彻底疏水
- C.给水管道和省煤器管道的阀门启闭不应过于频繁,开闭速度要缓慢
- D.发生水击时,除立即采取措施使之消除外,还应认真检查管道、阀门、法兰、支撑等,无异常情况,才能使锅炉继续运行
- E.上锅筒进水速度应缓慢,下锅筒进汽速度加快
- 42
-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及其他机械等12类。下列机械产品中,属于基础机械类的有( )。
- A.轴承
- B.齿轮
- C.电料装备
- D.模具
- E.蓄电池
- A.侧滑检验
- B.噪声检验
- C.制动检验
- D.烟度检验
- E.二氧化碳检验
- A.熔断器
- B.熔解器
- C.热继电器
- D.电焊器
- E.弧焊机
- A.空间
- B.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 C.照明
- D.排除危险部件
- E.管、线布置
- A.安全阀
- B.水位计
- C.压力表
- D.电表
- E.温度测量装置
- A.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
- B.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 C.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限值
- D.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 E.使用安全防护装置
- A.事故发生地点
- B.周围环境
- C.事故类型
- D.受伤人数
- E.伤势情况
- A.水蒸气爆炸
- B.超压爆炸
- C.缺陷导致爆炸
- D.电缆头爆炸
- E.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 A.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 B.不得利用打反车进行制动
- C.不得在起重作业停止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维修
- D.不得带载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或带载增大作业幅度
- E.吊物不得从人头顶上通过,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
- A.金属钠
- B.电石
- C.带电的电缆
- D.煤炭
- E.木材
- A.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筛选时应采用铁质、塑料等工具
- B.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单独粉碎
- C.铝粉、镁铝合金粉、氯酸盐、赤磷等高感度原料的粉碎,必须在专用工房中
- D.烟火药的配制与混合时要严把领药、称药、混药三道关口
- E.药物干燥时要控制药量、温度,严禁明火
- A.在设计中排除危险部件
- B.使运动的部件处于密封状态
- C.避免管理缺陷
- D.提供自动反馈设备
- E.减少或避免在危险区工作.
- A.特别重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大事故
- D.险性事故
- E.小事故
- A.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 B.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 C.吊运平衡装置
- D.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 A.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可以继续进料
- B.如果属超温引起的超压,要通过水喷淋冷却降温
- C.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 D.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
- E.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时,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 A.0.05~O.1
- B.0.1~O.5
- C.1~3
- D.3~5
- A.石棉
- B.木材
- C.皮毛
- D.合成树脂
- A.金属刨床的工作台与床身
- B.锻锤的锤体
- C.传动皮带与皮带轮
- D.剪切机的刀刃
- 60
-
导爆索属于( )。
- A.起爆材料
- B.传爆材料
- C.专用民爆器材
- D.引爆器材
- A.安全密闭空间
- B.危险密闭空间
- C.需要准入密闭空间
- D.无需准入密闭空问
- A.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 B.应用机械的冗余设计
- C.强化监控
- D.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
- A.配备保护用具
- B.远距离操作
- C.用防护罩保护
- D.在危险区设置安全挡护装置
- A.给人以电击
- B.引起过负载
- C.引起爆炸
- D.降低产品质量
- A.i
- B.e
- C.d
- D.D
- A.初起期、燃烧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 B.初起期、燃烧期、发展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 C.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 D.初起期、燃烧期、最盛期、减弱期和轰燃期
- A.3.5m
- B.4.Om
- C.4.2m
- D.4.5m
- A.高噪声设备
- B.低噪声设备
- C.产生噪声的设备
- D.非噪声设备
- A.分散度
- B.浓度
- C.溶解度
- D.密度
- A.I类
- B.Ⅱ类
- C.Ⅲ类
- D.I类或Ⅱ类
- A.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
- B.价格低廉、质量好
- C.无毒害
- D.低毒
- A.“安全第一”
- B.“禁止烟火”
- C.“礼让三先”
- D.“小心碰撞”
- A.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
- B.排污阀或放水装置
- C.高低水位警报及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 D.锅炉熄火保护装置
- A.关闭进汽阀门
- B.关闭进料阀门
- C.切断电源
- D.打开放空管
- A.报警
- B.救援
- C.通信
- D.寻位
- A.逐级领导、逐级指挥、逐级负责
- B.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负责
- C.集中领导、逐级指挥、统一负责
- D.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
- A.0.1%
- B.1%
- C.5%
- D.10%
- A.立即通知维保单位,由维保单位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置
- B.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释放被困在轿厢的货物
- C.立即切断起重机械的电源开关,按照步骤释放货物
- D.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 A.连接部位有无泄漏、渗漏现象
- B.与安全有关的计量器具是否保持完好状态
- C.影响容器安全的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 D.容器的部件和附件有无塑性变形、腐蚀以及其他缺陷或可疑迹象
- A.初始报告
- B.继续报告
- C.间断报告
- D.最终报告
- A.车务和机务
- B.车务和电务
- C.电务和工务
- D.电务和车辆
- A.手动快速灭火
- B.粉尘静电灭火
- C.自动快速雨淋灭火
- D.碱性泡沫灭火
- A.5t桥式起重机
- B.20t装卸桥
- C.塔式起重机
- D.缆索起重机
- A.0.1m/s
- B.0.15m/s
- C.0.2m/s
- D.0.3rn/s
- A.10。
- B.15。
- C.20。
- D.25。
- A.短路
- B.雷击
- C.过载
- D.接触不良
- A.1kV
- B.5kV
- C.10kV
- D.15kV
- A.水
- B.卤代烷
- C.化学粉末
- D.二氧化碳泡沫
- A.高可靠性方式
- B.标准化结构和方式
- C.技术经济性结构
- D.高维修度方式
- A.1h
- B.2h
- C.3h
- D.4h
- A.会导致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损伤
- B.主要引起功能性改变并具有可逆性特征
- C.主要是皮肤和眼睛
- D.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的症候
- A.③①一②一④
- B.①②③一④
- C.①③一②一④
- D.③一②一①一④
- A.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任何物质,当其分裂成细粉末状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 B.在空气中悬浮的任何粉尘,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 C.当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火源同时存在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 D.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氧气、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和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
- A.50m
- B.100m
- C.150m
- D.200m
- A.TNCS系统
- B.TN—S系统
- C.TT系统
- D.TN—C系统
- A.汽车司机观察汽车上的仪表
- B.汽车司机换挡
- C.汽车司机连续观察线路并连续操纵方向盘
- D.汽车司机制动
- A.触发器件
- B.火灾报警装置
- C.火灾警报装置
- D.消防控制设备
- A.道路安全立法、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及安全宣传教育等
- B.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路政及制定相应标准法规等
- C.宏观安全监管工作
- D.参与城区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城市公共交通及定制相应标准法规等工作
- A.高频电磁场
- B.超高频电磁场
- C.微波磁场
- D.中高频电磁场
- A.火灾及爆炸
- B.触电
- C.高处坠落
- D.噪声振动
- A.2mm
- B.2.5mm
- C.3mm
- D.4mm
- A.上水、点火升压、煮炉、烘炉、暖管与并汽
- B.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 C.暖管与并汽、烘炉、煮炉、上水、点火升压
- D.煮炉、烘炉、上水、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 A.高倍数泡沫灭火剂
- B.中倍数泡沫灭火剂
- C.低倍数泡沫灭火剂
- D.化学泡沫灭火剂
- A.点火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窄
- B.点火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 C.爆炸极限范围不随点火能量变化
- D.爆炸极限范围与点火能量无确定关系
- A.表面缺陷探伤技术
- B.油液分析技术
- C.超声探伤技术
- D.红外线监测技术
- A.视觉疲劳
- B.照明不足
- C.空间布局
- D.视力模糊
- A.领航员
- B.通信员
- C.机械工程师
- D.机长
- A.机械师的维修失误
- B.飞机驾驶员操作失误
- C.飞行人员配置不合理
- D.空中管制员的口误
- A.10~15dB
- B.15~20dB
- C.20~25dB
- D.25~30dB
- A.绳索起重机
- B.门座式起重机
- C.梁式起重机
- D.塔式起重机
- A.钢芯导线
- B.铝芯电缆
- C.铝芯导线
- D.铜芯导线或电缆
- A.配砂作业时,操作者应快速从运转的混砂机中取出砂样
- B.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时,应防止产生新污染
- C.在操作条件较差的场合落砂、打磨、切割,宜采用机械手遥控隔离作业
- D.用于机器制造工厂的熔化设备主要是冲天炉(化铁)和电弧炉(炼钢)
-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不一定。
- A.对流传热系数
- B.反射率平均环境温度
- C.蒸发散热系数
- D.相对湿度
- 115
-
烟花爆竹最基本的组成是( )。
- A.氧化剂和可燃剂
- B.氧化剂和黏结剂
- C.黏结剂和功能添加剂
- D.可燃剂和功能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