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异常气象条件作业包括高温作业、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等。下列生产场所中,有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的场所的是( )。

  • A.化学工业的化学反应釜车间
  • B.冶金工业的炼钢、炼铁车间
  • C.矿山井下采掘工作面
  • D.锅炉房
4

锅炉正常停炉时,为避免锅炉部件因高温收缩不均匀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必须控制降温速度。下列关于停炉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燃油燃气锅炉,炉膛停火后,引风机应停止引风
  • B.对无旁通烟道的可分式省煤器
  • C.在正常停炉的4到6小时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
  • D.当锅炉降到90摄氏度时,方可全部防水
5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爆炸事故都是有可燃气体与空气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的。由于条件不同,有时发生燃烧,有时发生爆炸,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能转化。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分为扩散阶段、感应阶段和化学反应阶段,下列关于燃烧反应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燃烧反应过程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
  • B.燃烧反应过程中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收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粒子
  • C.燃烧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阶段是指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惰性分子和稳定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
  • D.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是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7

一台储存有毒易燃爆介质的压力容器由于焊接质量存在问题,受压元件强度不够,导致元件开裂,造成容器内介质发生泄漏。操作人员处置时,错误的做法是( )。

  • A.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和泄漏处前端阀门
  • B.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封堵
  • C.打开放空管就地排空
  • D.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
10

泵是化工厂主要流体输送机械。泵的选型通常要依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下列关于泵的选型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可选用屏蔽泵
  • B.悬浮液优先选用齿轮泵
  • C.黏度大的液体优先选用离心泵
  • D.膏状物优先选用屏蔽泵
15

某石油化工厂气体分离装置丙烷管线泄漏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扑救,下列关于该火灾扑救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切断泄漏源之前要保持稳定燃烧
  • B.为防止更大损失迅速扑灭火焰
  • C.扑救过程尽量使用低压水流
  • D.扑救前应首先采用沙土覆盖
22

某发电厂因生产需要购入一批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氢气、液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上述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为( )。

  • A.爆炸、易燃、毒害、放射性
  • B.爆炸、粉尘、腐蚀、放射性
  • C.爆炸、粉尘、毒害、腐蚀
  •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26

拆除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下列关于安全技术交底的做法中,正确自是( )。

  • A.项目经理向各工总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B.作业班组长向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C.项目专项技术负责人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D.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7

开挖深度大于l0m的大型基坑时,不允许支护有较大变形,若采用机械挖土,不允许部设支撑,应采用的支护方法是( )。

  • A.连续式水平支护
  • B.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
  • C.地下连续墙锚杆支护
  • D.短柱隔断支护
28

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梁、板模板拆除应遵照一定的顺序.下列关于梁、板模板拆除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 B.先拆板底模,再拆梁侧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 C.先拆梁侧模,再拆梁底模,最后拆除板底模
  • D.先拆梁底模,再拆梁侧模,最后拆除板底模
31

输油气管道的选择,应结合沿线城市,村庄、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以及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和日后管道管理维护的方便,确定线路合理走向,下列关于输油气管道线路布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电线铁塔避雷接地体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l5m
  • B.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电线交叉敷设时,距输电线20m范围内不应设置阀室及可能发生油气泄漏的装置
  • C.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不宜小于8m
  • D.埋地输油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安全距离不宜小于5m
32

井喷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是在高含油、气危险区进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火灾及人员中毒等事故。下列关于现场应急救援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抢险人员要戴好防毒面具、防震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和安全帽等
  • B.消防车及消防设施要严阵以待,随时应对突发事故发生
  • C.义务抢救人员到现场守候,做好急救工作的一切准备
  • D.在高含油、气区必须持续抢险,直至抢险工作顺利完成为止
33

井控装置是指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设备、工具和管汇。其作用是当井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平衡被打破时,及时发现、控制和处理溢液,尽快重建井底压力平衡,下列关于井控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打开防喷器,泄掉井内压力,防止井喷
  • B.闸板防喷器应处于异常闭状态
  • C.液动防喷阀处于常闭状态
  • D.特殊情况下,可用普通压力表代替返回压力表
35

露天边坡的主要事故类型是滑坡事故,下列关于预防滑坡事故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再生产过程中采取从上而下的开采顺序,选用从下盘到上盘的采剥推行方向
  • B.确保台阶高度,坡面角、安全平台宽度和最终边坡角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 C.定期对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对坡体位移等主要参数进行监测
  • D.采用合理的爆破技术,减少爆破作业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6

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稳定程度分为危库、险库、病库和正常库四级。下列关于尾矿库工况的描述中,属于危库工况的是( )。

  • A.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
  • B.排洪系统部分堵塞或坍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 C.排洪设施出现不影响正常使用的裂缝、腐蚀或磨损
  • D.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98%
37

地下矿山发生火灾时,有多种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下列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中,不符合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救护的基本技术原则的是( )。

  • A.控制烟雾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 B.防止火灾扩大,避免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
  • C.停止全矿通风,避免火灾蔓延造成灾害
  • D.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
39

煤矿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下列关于瓦斯突出事故救护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应加强电气设备处的通风
  • B.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
  • C.瓦斯突出引起火灾时,要采取综合灭火或惰性气体灭火
  • D.运行的设备要停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40

矿井机械通风是为了向井下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有毒有害气体,排除矿尘,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主要的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方式可分为( )。

  • A.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 B.抽出式、压入式、压轴混合式
  • C.主扇通风、辅扇通风、局扇通风
  • D.绕道式、引流式、隔离式
41

公路运输事故多发,加强事故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公路运输事故预防技术包括人为因素控制、车辆因素控制、道路因素控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使用。下列采取的预防公路运输事故的技术中,正确的有( )。

  • A.改变和抑制交通参与者的异常行为
  • B.加强车辆检测和维护
  • C.在夜间易出事故的路段增设“凹下路标”和照明设备
  • D.科学控制道路进、出口
  • E.制定灾害气候条件下的交通管制预案
44

爆炸造成的后果大多非常严重。在化工生产作业中,爆炸不仅会使生产设备遭受损失,而且使建筑物破坏,甚至致人死亡。因此,科学防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防止可燃气体爆炸的一般原则有( )。

  • A.防止可燃气向空气中泄漏
  • B.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 C.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 D.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 E.用惰性气体冲淡泄漏的可燃气体
45

防火防爆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可燃物、控制助燃物、控制点火源。下列安全措施中,属于控制点火源技术的有( )。

  • A.生产场所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 B.采用防爆泄压装置
  • C.生产场所采取防静电措施
  • D.关闭容器或管道的阀门
  • E.提高空气湿度防止静电产生
46

起重机械触电事故是指从事起重操作和检修作业的人员,因触电而导致人身伤亡的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主要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

  • A.照明使用安全电压
  • B.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 C.保护线可靠连接
  • D.电源滑触线断电
  • E.加强屏护
47

描述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通常有:闪燃、阴燃、爆燃、自燃、闪点、燃点、自燃点等。下列关于火灾参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 B.固体可燃物粉碎越细,其自燃点越高
  • C.一般情况下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小
  • D.液体可燃物受热分解析出的可燃气体越多,其自燃点越低
  • E.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48

线路电压偏高和电压偏低都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下列关于电压偏高引起危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电压偏高导致照明线路电流过大
  • B.电压偏高导致电动机铁芯过热
  • C.电压偏高导致交流接触器不能吸合
  • D.电压偏高导致电动机停转
  • E.电压偏高导致变压器铁芯过热
51

人与机器的功能和特征在很多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需要进行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下列工作中,适合机器完成的有( )。

  • A.快速、高可靠性、高精度的工作
  • B.单调、操作复杂、简单决策的工作
  • C.持久、笨重的工作
  • D.环境条件差、规律性、输出功率大的工作
  • E.灵活性差、高干扰、信号检测的工作
54

锻造机械结构应保证设备运行中的安全,而且还应保证安装、拆卸和检修等工作的安全。下列关于锻造安全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
  • B.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和毛刺
  • C.启动装置的结构应能防止锻压机械意外地开动或自动开动
  • D.锻压机械的启动装置必须能保证对设备进行迅速开关
  • E.防护罩应用镀链安装在锻压设备的转动部件上
55

施工升降机是提升建筑材料和升降人员的重要设施,如果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容易导致坠落事故。下列关于施工升降机联锁安全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只有当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
  • B.联锁安全装置出现故障时,应保证人员处于安全状态
  • C.只有当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
  • D.联锁安全装置不能与机器同时开启但能同时闭合
  • E.联锁安全装置可采用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或组合的形式
56

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首先要确定船舶的航向与位置。船舶定位方法按照参照目标可分为( )。

  • A.岸基定位与星基定位
  • B.雷达定位与星基定位
  • C.全球定位与雷达定位
  • D.航海图定位与洋流定位
61

铁路机车冲突事故是铁路行车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下列安全隐患中,能直接导致机车冲突事故的是( )。

  • A.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
  • B.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
  • C.调车作业人员违章跳车
  • D.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
63

在生产中,由于振动对手臂的伤害会导致手臂振动病。减轻或防范对手臂振动伤害的措施较多。下列措施中,预防手臂振动病效果不佳的是( )。

  • A.减少作业人员手臂振动暴露时间
  • B.使用砂轮机人员戴线手套
  • C.空调安装工打墙孔使用手握部为橡胶材料层的电钻
  • D.采用焊接工艺替代铆接工艺
67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某石材厂拟采取措施控制粉尘危害,应优先采用的措施顺序是( )。

  • A.改革工艺流程一湿式作业一密闭、抽风、除尘一个体防护
  • B.改革工艺流程一密闭、抽风、除尘一个体防护一湿式作业
  • C.改革工艺流程一密闭、抽风、除尘一湿式作业一个体防护
  • D.改革工艺流程一湿式作业一个体防护一密闭、抽风、除尘
68

粉尘的理化特性直接影响着粉尘的危害性和控制方法的选择。下列关于粉尘理化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粉尘分散度越高,被吸人人体的机会越多
  • B.直径大于10μm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性最大
  • C.带电的粉尘易进入肺泡
  • D.有机粉尘一般不具有爆炸性
70

作业场所存在噪声危害的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噪声。针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噪声,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 )。

  • A.合理安排劳动作息时间,减少接触噪声时间
  • B.为接触噪声人员配备护耳器
  • C.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噪声
  • D.远距离操作产生噪声的设备
71

对存在粉尘和毒物的企业,职业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无毒、低毒原材料。对于工艺技术或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当优先采用的措施是( )。

  • A.采用先进的个人防护措施
  • B.采用防尘、防毒排风设施或湿式作业
  • C.定期轮换接触尘毒危害的员工
  • D.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泄漏报警装置
72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下列关于可燃物质燃烧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管道泄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为扩散燃烧
  • B.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内扩散混合,混合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火源发生的燃烧为分解燃烧
  • C.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汽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为分解燃烧
  • D.可燃物质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后与氧进行的燃烧为扩散燃烧
75

粉状乳化炸药的生产工艺包括油相制备、水相制备、乳化、喷雾制粉、装药包装等步骤,其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着火灾爆炸的风险。下列关于粉状乳化炸药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危险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粉状乳化炸药具有较高的爆轰特性,制造过程中,不会形成爆炸性粉尘
  • B.制造粉状乳化炸药用的硝酸铵存储过程不会发生自然分解
  • C.油相材料储存时,遇到高温、还原剂等,易发生爆炸
  • D.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其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
76

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防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下列关于阻火防爆装置的性能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些具有复合结构的料封阻火器可阻止爆轰火焰的传播
  • B.工业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
  • C.工业阻火器只有在爆炸发生时才起作用
  • D.被动式隔爆装置对于纯气体介质才是有效的
78

火灾爆炸的预防包括防火和防爆两方面。下列措施中,不符合防爆基本原则的是( )。

  • A.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 B.负压操作
  • C.严格控制火源
  • D.检测报警
79

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具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 B.产生的能量大、破坏作用大
  • C.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大
  • D.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得多
82

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下列爆炸情形中,属于液相爆炸的是( )。

  • A.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
  • B.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
  • C.液氧和煤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 D.爆炸性混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
83

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可以把火灾分为A—F六个类别。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家庭炒菜时油锅着火属于F类火灾
  • B.工厂镁铝合金粉末自燃着火属于E类火灾
  • C.家庭的家用电器着火属于D类火灾
  • D.实验室乙醇着火属于C类火灾
84

压力容器一般泛指工业生产中用于盛装反应、传热、分离等生产工艺过程的气体或液体,并能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下列关于压力容器压力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设计操作压力应高于设计压力
  • B.设计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 C.设计操作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 D.安全阀起跳压力应高于设计压力
86

起重作业挂钩操作要坚持“五不挂”原则。下列关于“五不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
  • B.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
  • C.吊物质量不明不挂
  • D.吊钩位于被吊物重心正上方不挂
87

腐蚀是造成压力容器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有些工作介质来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对压力容器的材料产生腐蚀。因此,要尽力消除这种能够引起腐蚀的条件,下列关于压力容器日常保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盛装一氧化碳的压力容器应采取干燥和过滤的方法
  • B.盛装压缩天然气的钢制容器只需采取过滤的方法
  • C.盛装氧气的碳钢容器应采取干燥的方法
  • D.介质含有稀碱液的容器应消除碱液浓缩的条件
89

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内部,常常存在着不易发现的缺陷,需要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探查。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是两种常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无损检测方法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射线检测对面积型缺陷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有时容易漏检
  • B.超声波检测易受材质、晶粒度影响
  • C.射线检测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
  • D.超声波检测对位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缺陷定位较准确
90

在盛装危险介质的压力容器上,经常进行安全阀和爆破片的组合设置。下列关于安全阀和爆破片组合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并联设置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小于容器的设计压力
  • B.并联设置时,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高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 C.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时,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 D.安全阀进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时,爆破片的泄放面积应不大于安全阀进口面积
91

为防止发生炉膛爆炸事故,锅炉点火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下列关于锅炉点火操作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燃气锅炉点火前应先自然通风5~10min,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 B.煤粉锅炉点火前应先开动引风机5~10min,送入燃料后投入燃火炬
  • C.燃油锅炉点火前应先自然通风5~10min,送燃料后投入点燃火炬
  • D.燃气锅炉点火前应先开动引风机5~10min,送入燃料后迅速投入点燃火炬
92

我国对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有严格的要求,使用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向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或变更手续。下列关于压力容器使用或变更登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 B.压力容器长期停用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 C.压力容器移装、变更使用单位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 D.压力容器维修后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94

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主要发生在起重卷扬系统中,如脱绳、脱钩、断绳和断钩。下列状况中,可能造成重物失落事故的是( )。

  • A.钢丝绳在卷筒上的余绳为l圈
  • B.有下降限位保护
  • C.吊装绳夹角小于l20。
  • D.钢丝绳在卷筒上用压板固定
98

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下列关于保护接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保护接地的安全原理是通过高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 B.保护接地防护措施可以消除电气设备漏电状态
  • C.保护接地不适用于所有不接地配电网
  • D.保护接地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技术措施
100

雷电放电,特别是积云对地面设施等物件的放电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人身伤亡、设施毁坏、系统停电等严重事故。下列关于雷电危险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雷电电压极高、能量极大,每次放电持续时间也很长
  • B.闪电感应(雷电感应、感应雷)能引起爆炸
  • C.球形雷(球雷)能引起火灾
  • D.在装有电视天线的独立住宅内看电视也存在遭受雷击的危险
101

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和静电场能量引起的。下列关于生产过程所产生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以上,能量巨大,破坏力强
  • B.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 C.静电可直接使人致命
  • D.静电不会导致电子设备损坏,但会妨碍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良
102

机械本质安全是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的一种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下列关于机械本质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识危险的能力
  • B.使运动部件处于封闭状态
  • C.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 D.对机器使用警示标志
104

人机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并依赖于人机之间相互作用而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统。按照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的高可靠度结构组合方式为( )。

  • A.信息反馈、技术经济性、自动保险装置
  • B.冗余设计、整体防护装置、技术经济性
  • C.信息信号、整体防护装置、故障安全装置
  • D.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装置、自动保险装置
105

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消除精神疲劳的是( )。

  • A.播放音乐克服作业的单调乏味
  • B.不断提示工作的危险性
  • C.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
  • D.科学地安排作业场所布局
109

铸造是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压入或吸入铸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各组危险有害因素中,全部存在于铸造作业中的是( )。

  • A.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 B.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电离辐射
  • C.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苯中毒、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 D.粉尘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电离辐射
110

木工平刨刀具主轴转速高、手工送料、木料质地不均匀等给木工平刨操作带来安全风险。为预防事故应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下列关于木工平刨的安全技术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采用安全连料装置替代徒手送料。
  • B.必要位置装设防护套或防护罩、防护挡板
  • C.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超过刀轴外缘3mm
  • D.刀具主轴为圆截面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