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照明设施
- B.路面标线
- C.防眩设施
- D.视线诱导标
- A.16、l0.5
- B.9、6
- C.10.5、l6
- D.6、9
- A.窒息
- B.冷却
- C.辐射
- D.化学抑制作用
- A.本质安全性
- B.失效安全性
- C.定位安全性
- D.安全布置合理性
- A.80
- B.85
- C.90
- D.95
- A.胶质
- B.生产性胶质
- C.气体夹杂物
- D.气溶胶
- A.每月一次
- B.半年一次
- C.每年一次
- D.每两年一次
- A.禁止侧面磨削
- B.不准正面操作
- C.不准共同操作
- D.禁止正面磨削
- A.10
- B.15
- C. 20
- D.25
- A.事故救援的组织
- B.交通巡警
- C.交通巡逻车
- D.救援人员及救援车
- A.闪燃、着火和爆燃
- B.闪燃、爆燃和自燃
- C.着火、爆燃和自燃
- D.闪燃、着火和自燃
- A.置换
- B.吹扫
- C.清洗
- D.隔离
- A.反应器
- B.精蒸馏塔
- C.换热器
- D.搅拌器
- A.氧化作用
- B.还原作用
- C.脱碳作用
- D.硝化反应
- A.萃取剂的回收程序
- B.萃取的安全问题
- C.萃取剂的性质
- D.萃取的设备
- A.替代
- B.隔离
- C.通风
- D.个体防护
- A.设置检修指挥部
- B.制定检修方案
- C.检修前的安全教育
- D.检修前温度控制
- A.2
- B.3
- C.4
- D.5
- A.换热器
- B.精馏设备
- C.反应器
- D.轴密封装置
- A.干粉
- B.泡沫
- C.二氧化碳
- D.蒸汽
- A.支承力最小
- B.支承力最大
- C.承载刚度最小
- D.承载刚度最大
- A.I类或Ⅱ类
- B.I类或Ⅲ类
- C.Ⅱ类或Ⅲ类
- D.I类、Ⅱ类及Ⅲ类
- A.项目经理
- B.施工技术负责人
- C.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
- D.施工安全负责人
- A.隧道、人防工程、高温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 B.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 C.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
- D.移动式照明器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
- A.施工组织总设计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专项施工方案
- A.悬挑脚手架
- B.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C.单排脚手架
- D.吊篮脚手架
- A.绝缘铜线
- B.绝缘铝线
- C.绝缘锌线
- D.绝缘锡线
- A.移去危险品
- B.置换
- C.转移
- D.加强通风
- A.塔式起重机司机和信号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 B.司机室内应配备适用的灭火器材
- C.塔式起重机距架空输电线路应保持安全距离
- D.轨道行走的塔式起重机,处于450弯道上,禁止起吊重物
- A.技术的原因
- B.管理的原因
- C.设施的原因
- D.布置的原因
- A.粒度
- B.浓度
- C.吸附性
- D.分散度
- A.井巷工程
- B.井筒
- C.大断面硐室掘进
- D.溜煤眼
- A.气相色谱仪
- B.瓦斯报警矿灯
- C.瓦斯、氧气双参数检测仪
- D.光干涉瓦斯检定器
- A.压人式通式
- B.混合式通风
- C.抽出式通风
- D.引射器通风
- A.冻结法、钻井法、注浆法
- B.钻眼爆破法、冻结法、钻井法
- C.钻眼爆破法、注浆法、冻结法
- D.钻井、钻眼爆破法、注浆法
- A.质量法
- B.比色法
- C.溶解法
- D.容积法
- A.C级建筑物
- B.A1级建筑物
- C.A2级建筑物
- D.A3级建筑物
- A.0.25
- B.0.15
- C.0.05
- D.0.5
- A.30%
- B.4 %
- C.50%
- D.60%
- A.直接性
- B.间接性
- C.彻底性
- D.连续性
- E.指导性
- A.惰性气体系统故障
- B.航路标志出现故障
- C.导航设备故障
- D.通信设备故障
- E.航行资料失效
- A.合理确定井口位置
- B.填堵通道
- C.整治河流
- D.井下疏干
- A.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
- B.手工生产硫酸盐引火线时,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
- C.烟火药原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
- D.机器生产硝酸盐引火线时,每间工房不得超过两台机组
- E.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
- A.A级厂房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B.A、C级厂房宜采用独立砖柱承重
- C.A、C级厂房屋盖宜采用轻质易碎屋盖
- D.有易燃易爆粉尘的厂房,宜采用外形平整、不易积尘的结构件和结构
- E.A、C级厂房的门窗洞Vl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0cm
- A.可燃物在尾部烟道积存
- B.超负荷运行
- C.保持一定空气量
- D.受热面上沉积有可燃物,传热系数差
- E.设备设计不合理
- A.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一般不允许部分或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
- B.工作接地合格
- C.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
- D.连续接地合格
- E.不等位连接
- A.间接接触电击
- B.两相电击
- C.单相电击
- D.直接接触电击
- E.跨步电压电击
- A.脱绳事故
- B.吊钩断裂事故
- C.脱钩事故
- D.断绳事故
- E.坠落事故
- A.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 B.回转锁定装置
- C.缓冲器
- D.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 E.防后倾装置
- A.弹性夹钳
- B.磁性吸盘
- C.绝缘夹钳
- D.气动夹盘
- E.真空吸盘
- A.检修设备时,并严格执行设备检修操作牌制度
- B.焊接或切割作业的场所,应通风良好
- C.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需检修设备上的电源
- D.高处作业,应设安全通道、梯子、支架、吊台或吊架 .
- E.检修作业中不做与检修作业无关的事
- A.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 B.矿石的筛分、爆破和破碎
- C.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 D.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 E.生物工业中固体原料加热时产生的蒸汽
- A.控制漏电故障的范围
- B.进一步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
- C.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
- D.缩短漏电故障持续时间
- E.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 A.可靠度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标
- B.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
- C.与可靠度相反的一个参数叫累积故障概率
- D.可靠度是一个条件概率
- E.可靠度常用入(t)表示
- A.设备的保护线应接地下零线
- B.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或地线)应单独敷设
- C.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地)插孔和插头
- D.设备的软电缆及其插头不得任意接长、拆除或调换
- E.设备的电源开关不得失灵、不得破损并应安装牢固
- A.厂房跨度大于10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
- B.窗户的宽度可以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
- C.多跨厂房相连时,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 D.车间通道照明灯应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80%的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 A.非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B.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C.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D.非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A.2
- B.3
- C.4
- D.5
- A.浓度为l0%的硝酸酒精溶液
- B.浓度为20%的稀盐酸溶液
- C.浓度为20%的硫酸酒精溶液
- D.浓度为l0%的乙醇溶液
- A.能力
- B.动机
- C.意志
- D.情绪与情感
- A.变配电站位置应符合供电、建筑、安全的基本原则
- B.室内油量600k9以上的充油设备必须有事故蓄油设施
- C.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通道应设两个以上出口
- D.门窗及孔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mm X 1omm的金属网,防止小动物钻人
- A.操作剪板机不应独自1人,应由2~3人协调进行送料、控制尺寸精度及取料等
- B.操作剪板机应根据规定的剪板厚度,调整剪刀间隙
- C.剪板机的带、飞轮、齿轮以及轴等运动部位必须安装防护罩
- D.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最少保持l50mm
- A.人机工程学原则
- B.审查原则
- C.技术经济性原则
- D.事先进行试验和进行评价原则
- A.7
- B.14
- C.28
- D.30
- A.竖曲线半径
- B.坡度
- C.线性组合
- D.平曲线半径
- A.保持良好接地
- B.控制流速
- C.采用静电消散技术
- D.人体静电防护
- A.保护带
- B.齿轮防护
- C.接头防护
- D.过载保护
- A.智能测验
- B.精神测验
- C.智力测验
- D.分析脑电图
- A.超声
- B.速度
- C.红外
- D.射线
- A.大小
- B.种类
- C.持续时间
- D.通过途径
- A.湿度
- B.温度
- C.密度
- D.相对分子质量
- A.检查准备→上水→点火升压→煮炉→烘炉→暖管与并汽
- B.检查准备→上水→点火升压→烘炉→煮炉→暖管与并汽
- C.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_→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 D.检查准备→上水→煮炉→烘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 A.警告标线、指示标线、辅助标线
- B.警告标线、指示标线、禁止标线
- C.警告标线、指示标线、安全标线
- D.警告标线、禁止标线、辅助标线
- A.在0.1~2.0MPa的压力下,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
- B.当压力大于2.0MPa时,爆炸下限变小,爆炸上限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 C.初始压力增大,气体爆炸极限也变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 D.当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减小时,爆炸极限范围扩大
- A.扩散燃烧
- B.混合燃烧
- C.蒸发燃烧
- D.分解燃烧
- A.水蒸气爆炸
- B.超压爆炸
- C.缺陷导致爆炸
- D.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 A.机车车辆配件脱落
- B.违章调车
- C.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
- D.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 A.车损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 B.违章载人造成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
- C.狭窄路面行车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 D.车损事故、狭窄路面行车事故、违章载人造成事故
- A.锅炉熄火保护
- B.超压报警
- C.温度测量
- D.锅炉自动控制
- A.断口分析
- B.金相检验
- C.硬度测试
- D.耐压试验
- A.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B.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采取监控措施
- C.为从业人员不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D.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的操作人员更衣室
- A.黄砂
- B.干煤灰
- C.水
- D.石灰粉末
- A.载热介质
- B.锅炉结构
- C.热能来源
- D.燃烧方式
- A.注意通风和监护
- B.注意用电安全
- C.禁止自行以水压试验代替气压试验
- D.禁止带压拆装连接部件
- A.闪点
- B.燃点
- C.自燃点
- D.着火点
- A.系统安全
- B.空防安全
- C.飞行安全
- D.运行安全
- A.门座式起重机
- B.塔式起重机
- C.铁路式起重机
- D.流动式起重机
- A.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
- B.平整性、粗糙性及耐久性
- C.反光性、粗糙性及平整性
- D.防滑性、粗糙性及反光性
- A.结构复杂、泄压反应快、适应性强
- B.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密封性能好、适应性强
- C.结构复杂、泄压反应快、适应性弱、耐腐蚀性强
- D.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耐腐蚀性强、密封性能好
- A.静电接地
- B.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 C.工艺控制
- D.防雷措施
- A.高温环境
- B.足够的分子能量
- C.相互碰撞
- D.分子浓度高
- A.泡沫灭火效能
- B.干粉灭火效能
- C.气体灭火效能
- D.水灭火效能
- A.生理学
- B.动态
- C.静态
- D.生物力学
- A.直接性
- B.间接性
- C.指导性
- D.指令性
- A.准确的避让行动
- B.准确地推算船位
- C.识别助航标志的正确性
- D.航行计划的“安全、经济’’原则
- A.不可预见的非正常
- B.可预见的正常
- C.不可预见的正常
- D.可预见的非正常
- A.砂轮机
- B.曲柄压力机
- C.剪板机
- D.液压机
- A.红外线
- B.眩光
- C.紫外线
- D.强光
- A.20
- B.30
- C.50
- D.80
- A.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
- B.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右到左,从上到下,顺时针进行
- C.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 D.人眼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
- A.起重量限制器
- B.力矩限制器
- C.防坠安全器
- D.危险电压报警器
- A.各种煤尘为30~40g/m<sup>3</sup>
- B.淀粉为9g/m<sup>3</sup>
- C.糖为10.3g/m<sup>3</sup>
- D.铝及硫磺为7g/m<sup>3</sup>
- A.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 B.实现零件标准化、设备系列化
- C.实现部件通用化和零件标准化
- D.实现系统“自动保险”装置
- A.管理制度和专责管理
- B.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C.照章运行和专责管理
- D.操作规程和定期检验
- A.0.1~0.2
- B.0.05~0.1
- C.0.1~0.15
- D.0.05~0.2
- A.3
- B.5
- C.7
- D.10
- A.D类火灾
- B.C类火灾
- C.B类火灾
- D.A类火灾
- A.闪点
- B.爆燃
- C.闪燃
- D.燃点
- A.基础代谢
- B.安静代谢
- C.实际代谢
- D.活动代谢
- A.安全性、隔离、闭锁
- B.稳定性、隔离、闭锁
- C.安全性、稳定性、隔离
- D.安全性、稳定性、闭锁
- A.密闭罩
- B.除尘
- C.冲天炉
- D.通风管
- A.60~90
- B.80~100
- C.100~120
- D.120~l30
- A.设备的信号检测
- B.设备的状态矢量
- C.设备的变化信息
- D.设备的基本模型
- A.制造许可A级
- B.制造许可B级
- C.制造许可C级
- D.制造许可D级
- A.安全电流
- B.安全电阻
- C.安全电医
- D.安全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