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冷暖感
- B.轻重感
- C.尺度感
- D.距离感
- A.人员因素
- B.设备因素
- C.环境因素
- D.管理因素
- A.大事故
- B.一般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动力系检验
- B.传动系检验
- C.制动系检验
- D.灯光电气检验
- A.0.05
- B.0.1
- C.0.15
- D.0.2
- A.民航安全设计技术
- B.民航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 C.民航安全救援技术
- D.民航安全信息系统
- A.6%~l5%
- B.3%~l0%
- C.5%~l5%
- D.4%~l0%
- A.红外线辐射
- B.微波辐射
- C.激光辐射
- D.紫外线辐射
- A.全面罩式
- B.半面罩式
- C.隔离式
- D.自给式
- A.场源屏蔽
- B.距离防护
- C.个人防护
- D.合理布局
- A.汽水共腾
- B.锅炉爆炸
- C.缺水事故
- D.满水事故
- A.膜式蒸发器
- B.降膜式蒸发器
- C.强制循环型蒸发器
- D.锅炉蒸发器
- A.氨水溶液
- B.稀盐酸溶液
- C.硫酸铜溶液
- D.石灰乳
- A.简单分解爆炸
- B.复杂分解爆炸
- C.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 D.复合分解爆炸
- A.加热解吸
- B.增压解吸
- C.在惰性气体中解吸
- D.精馏方法
- A.1
- B.2
- C.3
- D.5
- A.3
- B.4
- C.5
- D.6
- A.电磁感应雷
- B.球雷
- C.静电感应雷
- D.直击雷
- A.简单分解爆炸
- B.复杂分解爆炸
- C.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 D.普通混合物爆炸
- A.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
- B.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
- C.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 D.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
- A.千斤顶
- B.吊钩
- C.倒链
- D.手拉葫芦
- A.施工组织设计
- B.施工方案设计
- C.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 D.专项施工方案
- A.7
- B.15
- C.21
- D.30
- A.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l/300
- B.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l/400
- C.支架的压缩变形,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l/1000
- D.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l/250
- A.骑马式卡
- B.拳握式卡
- C.压板式卡
- D.环绕式卡
- A.边坡支护
- B.开挖方法
- C.排水
- D.放坡
- A.对接平铺
- B.搭接铺设
- C.错接铺设
- D.竹串片脚手板连接
- A.55
- B.65
- C.75
- D.85
- A.300
- B.600
- C.900
- D.750
- A.45%
- B.50%
- C.55%
- D.60%
- A.连续式垂直支撑
- B.短桩隔断支撑
- C.锚位支撑
- D.钢构架支护
- A.局部通风机
- B.辅助通风机
- C.主要通风机
- D.离心式通风机
- A.扩散燃烧
- B.分解燃烧
- C.蒸发燃烧
- D.表面燃烧
- A.上游式
- B.中游式
- C.下游式
- D.高浓度尾矿式
- A.局部小冒顶
- B.局部冒顶范围较大的
- C.大冒顶
- D.局部大冒顶
- A.连续式开采工艺
- B.半连续式开采工艺
- C.长臂式开采工艺
- D.间断式开采工艺
- A.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
- B.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 C.防止一定浓度的甲烷积聚
- D.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 A.加强地下矿山地质工作,摸清采掘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 B.将喷出的瓦斯直接引入回风巷或抽放瓦斯管路
- C.减小喷出危险区域的风量
- D.掌握喷出的预兆,及时撤离工作人员
- A.精密压差计和皮托管的测定法
- B.恒温压差计的测定法
- C.U形压差计的测定法
- D.空盒气压计的测定法
- A.密、净
- B.风、水
- C.风、护
- D.密、护
- A.观察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眼睛
- B.记忆能力是智力结构的中枢
- C.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
- D.想象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
- E.操作能力是智力结构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转换器
- A.起升车
- B.牵引车
- C.翻斗车
- D.跨车
- E.混凝土运输车
- A.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维护保养
- B.设备状态监测
- C.故障诊断
- D.故障检修更换零件
- E.验收试验
- A.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mm
- B.车轮厚度:客车≧25mm,货车≧23mm
- C.车轮轮缘厚度≧28mm
- D.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l5mm
- E.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
- A.光通量
- B.照度
- C.发光强度
- D.明度
- E.亮度
- A.砂处理设备
- B.有造型造芯用的各种造型机、造芯机
- C.金属冶炼设备
- D.铸件清理设备
- E.生产流程设备
- A.类型
- B.结构
- C.性质
- D.用途
- E.使用方法
- A.防止触电及其他事故,电焊工人应当戴帆布手套
- B.弧焊机的电源线上不应装设隔离电器、主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
- C.电焊工人的防护用品还应能防止烧伤和射线伤害
- D.在高度触电危险环境中进行电焊时,可以安装空载自停装置
- E.电焊机导电部分应采取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
- A.安全性预测装置
- B.冗余设计
- C.故障安全装置
- D.快速检修
- E.自动保险装置
- A.优秀的飞行人员
- B.无暴力干扰的运行环境
- C.安全的交通运行
- D.客舱的安全管理措施
- E.适航的航空器
- A.触发装置
- B.火灾报警装置
- C.火灾警报装置
- D.电源
- E.自动控制装置
- A.通行汽车的宽度>3m
- B.通行电瓶车的宽度>1.8m
- C.通行手推车的觉度>1.5m
- D.通行兰轮车的宽度>1.2m
- E.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lm
- A.脱轨设备检测器
- B.轴箱发热探测器
- C.热轮探测器
- D.临界限界检查器
- E.铁路检测检查器
- A.平均数
- B.方差
- C.标准差
- D.期望
- E.百分位数
- A.电梯
- B.压力容器
- C.锅炉
- D.起重机
- E.压力管道
- A.2.5
- B.3.5
- C.4.5
- D.5
- A.易燃易爆货物要远离一切热源、电源及生活居住区
- B.遇水起化学反应者,要安排在干燥货舱
- C.有毒货物与放射性货物应远离热源、电源
- D.对互不相容的危险货物要正确隔离,以防止泄漏等引起的各种事故
- A.气相爆炸
- B.液相爆炸
- C.固相爆炸
- D.混合型爆炸
- A.每季
- B.每月
- C.每周
- D.每年
- A.可达性
- B.标准性
- C.互换性
- D.安全性
- A.串联方法
- B.并联方法
- C.串并联方法
- D.串联或并联方法
- A.轨道起重机
- B.复轨器
- C.液压破切设备
- D.柴油发电机组
- A.控制
- B.自动
- C.联锁
- D.固定
- A.0.1~0.5
- B.0.2~0.5
- C.0.1~0.3
- D.0.2~0.6
- A.2500~6000
- B.3700~7500
- C.2500~7500
- D.3700~6000
- A.防尘型
- B.防爆型
- C.防燃烧型
- D.防烟型
- A.人为因素
- B.车辆因素
- C.道路因素
- D.交通安全因素
- A.高可靠性方式
- B.标准化结构和方式
- C.技术经济性结构
- D.高维修度方式
- A.防止静电产生的措施
- B.避雷设施
- C.安全生产措施
- D.灭火消防设备
- A.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 B.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 C.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 D.缓冲器
- A.固定数据
- B.动态数据
- C.变化数据
- D.静态数据
- A.高倍数泡沫灭火设备
- B.干粉灭火设备
- C.快速雨淋设备
- D.直流水设备
- A.40%
- B.50%
- C.60%
- D.70%
- A.特别重大飞行
- B.大飞行事故
- C.重大飞行事故
- D.一般飞行事故
- A.消极被动式
- B.积极主动式
- C.运行操作式
- D.安全可靠式
- A.链引发、链生成、链传递
- B.链生成、链传递、链终止
- C.链生成、链传递、链解散
- D.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
- A.个体防护
- B.隔热
- C.通风降温
- D.机械通风和隔热
- A.具有与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相适应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生产厂房和储存仓库
- B.A1级建筑物应设有安全防护屏障
- C.C级建筑物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5.2m2
- D.A2级建筑物应单人单栋使用
- A.扩散
- B.消散
- C.分解
- D.融合
- A.联锁
- B.控制
- C.固定
- D.自动
- A.定温
- B.差温
- C.线型感烟
- D.感温
- A.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
- B.高频振荡管
- C.高频电容器
- D.电感线圈及馈线
- A.物质危险性
- B.油相材料的配制
- C.装药包装的结构
- D.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 A.防静电措施
- B.自动快速雨淋灭火装置
- C.电气设备防爆
- D.防雷电措施
- A.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
- B.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
- C.电力机车错误进人停电检修作业区
- D.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
- A.变压器各部件及本体的固定必须牢固
- B.在不接地的l0kV系统中,变压器的接地一般是其低压绕组中性点、外壳及其阀型避雷器三者共用的接地
- C.10kV变压器壳体距门不应小于0.8m,距墙不应小于1 m
- D.采用自然通风时,变压器室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l.1m
- A.±(2~5)
- B.±(2—8)
- C.±(3—5)
- D.±(3—8)
- A.1
- B.2
- C.3
- D.5
- A.火灾及爆炸
- B.机械伤害
- C.高处坠落
- D.噪声振动
- A.逆航向
- B.顺航向
- C.真航向
- D.偏航向
- A.固定安全防护装置
- B.联锁安全装置
- C.控制安全装置
- D.隔离安全装置
- A.引燃能量(焦耳)
- B.爆发点和火焰感度
- C.热安定性(稳定性)
- D.摩擦感度和冲击感度
- A.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 B.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 C.确定审查指标
- D.完善系统“故障安全”结构
- A.并联电流
- B.串联电流
- C.剩余电流
- D.剩余电压
- A.0区
- B.1区
- C.2区
- D.21区
- A.射频辐射
- B.红外线辐射
- C.紫外线辐射
- D.激光
- A.事先进行系统检查
- B.事先进行试验和科学评价
- C.事先进行审查和技术经济的考核
- D.采用标准化结构和方式
- A.限界架
- B.锚柱
- C.接触网
- D.分界线
- A.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
- B.充油型防爆电气设备
- C.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
- D.充砂型防爆电气设备
- A.空气温度
- B.空气湿度
- C.气流速度
- D.热辐射
- A.审核航空营运人紧急程序及有关应急方面的训练大纲
- B.明确执行飞行任务机组成员在应急处置程序中的分工和职责
- C.起飞前检查应急设备处于立即可用状态
- D.客舱乘务员要在航空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上完成客舱安全所需要的各项“软件”工作
- A.力学性能试验
- B.硬度测试
- C.耐压试验
- D.液压试验
- A.易燃液体
- B.易燃固体
- C.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D.有毒物质和有感染性物质
- A.蒸汽流量明显下降
- B.过热蒸汽温度上升
- C.过热蒸汽压力下降
- D.过热器炉膛负压上升
- A.1:2
- B.1:3
- C.2:1
- D.2:3
- A.安全阀
- B.荷重位置指示器
- C.凝结罐
- D.屏蔽装置
- A.30
- B.40
- C.50
- D.60
- A.二级保护对象
- B.特级、一级保护对象
- C.一级保护对象
- D.一、二级保护对象
- A.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
- B.标记、图案标志和结构标志
- C.标记、结构标志和运输标志
- D.标记、运输标志和标牌
- A.窗口宽度不应小于0.5m
- B.窗扇高度不应小于1.0m
- C.窗扇应向外平开不得设置中梃
- D.窗台高度不应高出室内地面1.0m
- A.70%
- B.75%
- C.80%
- D.85%
- A.航向保持系统
- B.航迹保持系统
- C.航速保持系统
- D.航程保持系统
- A.本区段列车调度员
- B.本区段车站调度员
- C.铁道部调度员
- D.铁路局列车调度员
- A.农业机械
- B.重型矿山机械
- C.工程机械
- D.机床
- A.火焰烧伤
- B.电灼伤
- C.物理性爆炸
- D.化学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