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事故现场的保护对于事故调查取证、确定事故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十分重要。为了抢险救灾,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时,应( )。

  • A.封闭事故现场
  • B.作出标记
  • C.绘制现场简图
  • D.作出书面记录
  • E.妥善保护现场主要痕迹、物证
2

属于事件树分析的步骤的是( )。

  • A.确定初始事件
  • B.预先准备
  • C.判定安全功能
  • D.分析事件树
  • E.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3

根据有关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 )时,要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 A.引进新设备
  • B.应用新技术
  • C.组织机构改变
  • D.使用新化学品
  • E.法人代表变更
4

行为监察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的( )的实施等工作。

  • A.组织管理
  • B.安全监督
  • C.规章制度建设
  • D.职工教育培训
  • E.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5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应主要考虑( )。

  • A.程序及作业场所的条件和作业规程
  • B.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 C.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 D.管理者的评审方法
  • E.自身的生产规模和性质
6

对特种设备使用阶段的安全管理规定不正确的有( )。

  • A.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60日内,使用单位应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 B.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 C.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不包括特种设备运行故障
  • D.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 E.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7

安全验收的评价结论包括( )。

  • A.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
  • B.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 C.评价对象运行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
  • 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 E.明确给出评价对象是否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
8

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为( )。

  • A.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
  • B.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 C.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
  • D.特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
  • E.累计达到300万元即停止存储
9

职业卫生调查设计中,常用的抽样方法不包括( )。

  • A.单纯随机抽样
  • B.系统抽样
  • C.阶段抽样
  • D.综合抽样
  • E.分层抽样
1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指( )。

  • 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C.各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D.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 E.各地方人民政府
11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包括( )。

  • A.系统原理
  • B.人本原理
  • C.预防原理
  • D.强制原理
  • E.监督原理
12

提升新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是遏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势头的有效措施之一。新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中,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 )。

  • 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B.相关事故案例
  • C.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 D.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
  • E.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
13

下列属于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的是( )。

  • A.管理人员观念
  • B.安全法制
  • C.安全技术
  • D.安全资金
  • E.安全观念
1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受理,申请方应具有( )。

  • A.法人资格
  • B.持有有关登记注册证明
  • C.三级法人资格
  • D.二级或委托方法人资格
  • E.2个月的体系运行记录
16

以下安全管理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的是( )。

  • A.如果管理的系统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 B.企业决策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时,将资金、人员和体系纳入安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 C.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信息,对不利的信息采取行动
  • D.在企业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之间、各管理方法之间,必须紧密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
  • E.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8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临察实行( )的管理体制。

  • A.垂直管理、集中监察
  • B.行业管理、分级监察
  • C.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 D.行业管理、集中监察
23

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是我国一项新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要求。

  • A.监理管理
  • B.安全标志管理
  • C.质量认证管理
  • D.标识管理
24

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则应在其( )提交安全报告。

  • A.初步设计之后
  • B.施工之前
  • C.验收之前
  • D.投入运转之前
27

铁路交通事故中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属于( )事故。

  • A.特别重大
  • B.重大
  • C.较大
  • D.一般
29

“闪电型”死亡是由于接触了高浓度的( )而死亡。

  • A.氨气
  • B.甲醇
  • C.硫酸
  • D.硫化氢
31

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 )具体实施。

  • A.建设单位
  • B.建设项目设计单位
  • C.当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 D.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
34

在调查工作中,调查工作最重的是( )和管理调查组。

  • A.安全检查组
  • B.生产提高组
  • C.技术分析组
  • D.安全管理组
35

当某些因素无法采用定量指标进行报警时,可采用( )。

  • A.综合预警
  • B.安全预警
  • C.生产系统预警
  • D.因素预警
36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 )和安全标志。

  • A.安全等级证
  • B.安全鉴定证
  • C.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
  • D.安全技术证
37

______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 A.故障树方法
  • B.LEC法
  • C.因果关系分析法
  • D.危险指数方法
39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不包括( )。

  • A.快速性
  • B.准确性
  • C.有序性
  • D.突发性
41

可作为预防事故及控制事故扩大的安全技术的是( )。

  • A.故障——安全设计
  • B.告警
  • C.隔离
  • D.个体防护
46

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

  •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 B.造成人员死伤
  • C.造成经济损失
  • D.造成人员伤亡
48

每起事故所包含的( ),对事故统计分析至关重要。

  • A.信息量
  • B.科技手段
  • C.材料收集数量
  • D.相关统计分析情况
50

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主要是对( )过错的制裁。

  • A.职务性
  • B.技术性
  • C.管理性
  • D.生产性
51

( )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有明确的要求。

  • A.安全规章制定者
  •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C.生产经营单位
  • D.企业员工
5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括的是( )。

  • A.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安全分析会议、定期安全学习制度、定期安全活动、定期安全检查等内容
  • B.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措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 D.应排查的设施设备、场所的名称,排查周期、人员、标准;发现问题的处置程序、跟踪管理等内容
53

(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 A.职工
  • B.当地政府
  • C.企业
  • D.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54

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称为( )。

  • A.本质安全检查法
  • B.危险指数评价法
  • C.安全检查表法
  • D.预先危险分析法
55

各生产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动态管理,做到( ),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 A.及时发现,及时治
  • B.进行技术检查
  • C.保证本质安全
  • D.及时安抚,及时处理
56

预警系统通过( )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制。

  • A.预警分析
  • B.事故预测
  • C.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 D.弥补管理上的漏洞
59

关于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活动。
  • B.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
  • C.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 D.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60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审。评审时应有( )的参与。

  • A.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
  • B.职工代表
  • C.管理者代表
  • D.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
61

(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A.《劳动法》
  • B.《安全生产法》
  • C.《工会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2

事故预警机制已成为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 )。

  • A.管理方法
  • B.管理制度
  • C.反馈手段
  • D.技术途径
63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场所或装置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的是( )。

  • A.某化工厂生产场所临时存放2个4.5t煤油储罐(临界量为10t)
  • B.某工厂储罐区存有3个2t乙炔储罐(临界量为10t),
  • C.某烟花爆竹厂生产场所临时存放0.1t黑火药、0.1t烟火药、0.1t爆竹、0.1t烟花(临界量均为0.5t)
  • D.额定蒸汽压力>2.5Pa,且额定蒸发量≥10t/h的蒸汽锅炉
64

( )分析适合被用来分析那些产生不同后果的初始事件。

  • A.定量
  • B.故障树
  • C.定性
  • D.事件树
70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台、( )、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

  • A.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
  • B.群众监督与专业机构监督相结合
  • C.新闻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 D.个人监督与集体监督相结合
71

下列关于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的过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应急分析和危险能力评估。辨识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风险,并进行影响范围和后果分析
  • B.编制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预案编制后应组织开展预案的评审工作,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以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
  • C.应急预案的实施
  • D.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72

( )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B.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D.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73

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 )。

  • A.案例分析
  • B.课堂讲授法
  • C.实际操作演练
  • D.宣传娱乐法
74

( )是保证企业员工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前提。

  • A.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
  • B.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舒适
  • C.劳动防护用品外形美观
  • D.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76

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 )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 )负责。

  • A.管理服务;本单位
  • B.管理服务;工程技术人员
  • C.监督管理;本单位
  • D.监督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77

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选项的是( )。

  • A.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 B.常规检查法
  • C.安全检查表法
  • D.仪器检查法
78

( )不属于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的内容的选项是( )。

  • A.指导书
  • B.记录
  • C.程序
  • D.名称
79

( )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 A.安全生产管理
  • B.资源管理
  • C.人员管理
  • D.环境管理
80

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的程序不包括( )。

  • A.监督检查前的准备
  • B.发出《整改指令书》、《处罚决定书》
  • C.作业现场检查
  • D.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