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干粉生产(粉碎、拌料等)的除尘系统是由下列( )组成。

  • A.密闭设备
  • B.吸尘罩
  • C.脱硫塔
  • D.通风管
  • E.除尘器
2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中,前期预防管理包括( )。

  • A.职业危害申报
  • 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 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 D.职业健康监护
  • E.作业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4

煤矿安全监察方式有( )。

  • A.日常监察
  • B.重点监察
  • C.一般监察
  • D.专项监察
  • E.定期检查
5

劳动防护用品可按照用途分类,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 )。

  • A.防触电用品
  • B.防酸碱用品
  • C.防寒用品
  • D.防机械外伤用品
  • E.防噪声用品
6

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 )。

  • A.内部动力
  • B.精神动力
  • C.信息动力
  • D.外部压力
  • E.工作吸引力
7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 A.隔离
  • 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 C.设置薄弱环节
  • D.个体防护
  • E.故障一安全设计
9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 )原则。

  • A.偶然损失
  • B.因果关系
  • C.本质安全化
  • D.3E
  • E.监督
10

为及时掌握事故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一些事故实行事故快报制度。事故快报的内容包括( )。

  • A.事故发生的时间
  • B.事故发生的地点
  • C.事故类型
  • D.事故的直接原因
  • E.事故的间接原因
11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法还可以分为( )。

  • A.概率风险评价法
  • B.预先危险分析法
  • C.危险指数法
  • D.伤害范围评价法
  • E.危险指数评价法
12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是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某些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也会对人带来伤害和影响,主要包括( )等因素。

  • A.长时间蹲位或弯腰作业
  • B.卫生的投入和管理
  • C.工作过于紧张
  • D.长时间单调重复作业
  • E.劳动组织不合理
13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事故的( )实行分级响应机制。

  • A.起因
  • B.严重程度
  • C.事故的性质
  • D.事态发展趋势
  • E.控制能力
14

预警系统主要由( )构成。

  • A.预警分析系统
  • B.预警信息系统
  • C.预控评价系统
  • D.预控对策系统
  • E.预警监测系统
15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 )。

  • A.确定顶上事件
  • B.确定基本事件失效模式
  • C.确定目标值
  • D.判定安全功能
  • E.判定事件发生概率
18

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 )。

  •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21

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

  • A.以明确的方针和原则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
  • B.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
  • C.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可能存在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
  • D.对所针对的潜在事故类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评价,识别出重要的潜在事故类型、性质、区域、分布及事故后果,同时,根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分析应急救援的应急力量和可用资源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24

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分为( )三类。

  • A.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
  • 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
  • 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
  • D.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
25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 )。

  • A.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 B.临界量标准
  • C.危害程度标准
  • D.控制措施
32

评价形成的( )的内容应纳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整改和安全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

  • A.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B.可行性研究报告
  • C.现状综合评价报告
  • D.安全检验报告
33

( )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A.事件树分析
  • B.故障树
  • C.事故树分析
  • D.故障假设分析
37

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1999年10月27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由______承担。

  • A.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 B.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工程研究院
  • C.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
  • D.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管理局
38

以下措施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准备”阶段的有______。

  • A.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应急物资的准备
  • B.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 C.应急现状的评价工作
  • D.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
39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做到的是______。

  • A.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 B.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 C.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D.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40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______。

  •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B.技术监督局
  • C.公安局
  • D.环保局
41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做到的是______。

  • A.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 B.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 C.加强安全生产管
  • D.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44

( ),也称为普通死亡率,是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

  • A.发病(中毒)率
  • B.患病率
  • C.病死率
  • D.猝死亡率
4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立了两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包括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

  • A.事故应对措施制度
  • B.设备准用制度
  • C.市场准入制度
  • D.危机处理制度
47

在重大危险源评价中,不可作为单元处理的是( )。

  • A.同一厂房内的装置
  • B.散设地上的管道
  • C.同一堤坝内的贮罐
  • D.配管桥区
4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特点的是( )。

  • A.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 B.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 C.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 D.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49

关于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会员国都必须遵守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公约
  • B.我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会员国
  • C.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公约都适用于我国
  • D.我国还没有加入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50

下列选项中,属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主要履行职责的是( )。

  • A.对地方煤矿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 B.对本地区煤矿安全进行日常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者实施行政处罚
  • C.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
  • D.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
51

初始评审的目的是( )。

  • A.对生产经营单位现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相关管理方案进行评价
  • B.依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总体目标和承诺的要求,为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决策(重点是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并为持续改进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一个能够测量的基准
  • C.对于尚未建立或欲重新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该企业属于新建的组织时,初始评审过程可作为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 D.生产经营单位的初始评审工作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来完成,以确保初始评审的工作质量,如可能的话,初始评审工作还应以适当的形式(如健康安全委员会)与企业的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交流
57

( )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

  • A.场内指挥
  • B.统一指挥
  • C.场外指挥
  • D.技术指挥
58

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 ),购买的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

  • A.安全鉴定证;验收
  • B.安全鉴定证;管理
  • C.质量鉴定证;验收
  • D.质量鉴定证;管理
59

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是( )。

  • A.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 B.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 C.加强生产管理
  • D.改进生产技术
64

生产经营单位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 )组织实施。

  • A.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fl
  • B.所在地劳动部门
  • C.生产经营单位
  • D.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
72

焊接护目镜、焊接面罩、防冲击护眼具的标识规格为( )。

  • A.18mm(包括编号)×12mm
  • B.27mm(包括编号)×18mm
  • C.39mm(包括编号)×26mm
  • D.69mm(包括编号)×46mm
73

( )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B.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D.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74

某烟花爆竹厂因生产经营需要,临时招聘了一批搬运工,负责烟花爆竹的搬运工作。这些临时搬运工正式上岗作业前,必须经过( )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 A.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 B.县、县级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 D.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78

预控对策中的( ),是连接两个系统活动的组织手段。

  • A.事故预防环节
  • B.组织准备环节
  • C.人员救治环节
  • D.宣传教育环节
81

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是( )。

  • A.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完善事故预警机制
  • C.健全安全评价报告体系
  • D.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83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 )、 ( )等因素来确定的。

  • A.生产性质,从业人数
  • B.危险性,规模大小
  • C.生产规模,从业人数
  • D.生产性质,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