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现行法规规定,对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安全卫生竣工验收。属于安全卫生竣工验收专题报告内容的是( )。

  • A.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 B.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经检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 C.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情况
  • D.工作环境、劳动条件经测试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 E.生产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2

应急管理进人现场恢复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及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 A.宣布应急结束
  • B.撤离和交接
  • C.恢复生产生活
  • D.疏散相关人员
  • E.污染物收容
3

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 )。

  • A.接触地点
  • B.安全卫生标准
  • C.接触水平
  • D.工作场所
  • E.接触时间
4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 A.制度的不健全
  • B.物的不安全状态
  • C.人的不安全行为
  • D.环境条件的标准
  • E.严重后果
5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包括( )。

  • A.内部环境
  • B.外部环境
  • C.心里环境
  • D.交流环境
  • E.员工生活环境
7

下列常用的事故统计方法有( )。

  • A.综合分析法
  • B.分组分析法
  • C.算数平均法
  • D.相对指标比较法
  • E.统计图表法
8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

  • A.太阳辐射
  • B.建筑卫生设计缺陷
  • C.作息制度不合理
  • D.高温
  • E.真菌
9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

  • A.隐患的现状
  •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 C.隐患的治理方案
  • D.隐患产生的原因
  • E.隐患的安全评价报告
10

属于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的是( )。

  • A.算术平均数
  • B.几何平均数
  • C.百分位数
  • D.全距
  • E.标准差
11

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取决于下列( )。

  • A.有害因素的性质
  • B.生活条件的好坏
  • C.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 D.人体的健康状况
  • E.有害因素作用的部位
12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 )。

  • A.实行垂直管理
  • B.监察和管理一体
  • C.监察和管理分开
  • D.分区监察
  • E.国家监察
13

一个完整的预案文件体系包括了( )。

  • A.预案
  • B.程序
  • C.指导书
  • D.记录
  • E.文件
1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多数情况下是采用( )的方式。

  • A.手册
  • B.合同
  • C.程序文件
  • D.作业指导书
  • E.协议书
15

关于刑事责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而应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 B.由于刑事违法的违法性质最为严重,故刑事责任也最为严厉
  • C.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刑事违法者本人或企业
  • D.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或司法机关
  • E.认定和追究刑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
16

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总计5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 )。

  • A.限期改正,予以处罚
  • B.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 C.限期清退,不予处罚
  • D.限期改正,适当处罚
19

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 )。

  • A.机构与职责
  • B.教育、训练与演练
  • C.互助协议
  • D.接警与通知
21

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危害防治的一项主要内容。下列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属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内容的是( )。

  • A.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 B.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 C.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 D.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22

( )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

  • A.故障树分析
  • B.事件树分析
  • C.故障假设分析
  •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3

功能演练一般在( )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

  • A.会议室
  • B.应急指挥中心
  • C.室内
  • D.室外
24

( )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

  • A.人群疏散
  • B.抢救伤员
  • C.控制危险源
  • D.应急预案
27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不包括( )。

  • A.电气安全评价
  • B.定性、定量评价
  • C.生产工艺简介
  • D.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8

煤矿监察时,对某些时间、某些季节加强的监察工作,称为( )。

  • A.定期监察
  • B.重点监察
  • C.一般监察
  • D.特殊监察
32

( )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 A.事故地点
  • B.宣传地点
  • C.工作地点
  • D.生活地点
3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以( )考核为主,合格者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 )。

  • A.实际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 B.安全技术理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 C.实际操作技能;《特殊工种上岗证》
  • D.安全技术理论;《特殊工种上岗证》
34

( )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

  • A.本质安全计划
  • B.基本预案
  • C.临时预案
  • D.紧急救援预案
35

( )是指受审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

  • A.审核时间
  • B.审核人员
  • C.审核范围
  • D.审核措施
36

( )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

  • A.设置薄弱环节
  • B.消除危险源
  • C.限制能量
  • D.隔离
38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 )和安全标志。

  • A.安全等级证
  • B.安全鉴定证
  • C.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
  • D.安全技术证
39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职业健康监护基本范围的内容的是______。

  • A.职业病的治疗
  • B.定期体检
  • C.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 D.就业前体检
40

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

  • A.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 B.明确调查目的
  • C.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
  • D.调查研究的特点
42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 )的应急思想。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 D.“预防第一,安全为主”
45

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 )。

  • A.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B.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
  • C.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
  • D.与职业有关的能引起肿瘤的因素
46

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  )来表示。

  • A.人员伤亡
  • B.经济损失
  • C.停工损失
  • D.设备损害
51

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 )批复。

  • A.企业管理者
  • B.安全生产人员
  • C.人民政府
  • D.安全检查人员
52

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主要是对( )过错的制裁。

  • A.职务性
  • B.技术性
  • C.管理性
  • D.生产性
54

下列不属于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的是( )。

  • A.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 B.现场抢救费用
  • C.丧葬及抚恤费用
  • D.歇工工资
57

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是( )。

  • A.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 B.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及管理
  • C.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事故标准
  • D.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
59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 )。

  • A.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 B.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
  •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 D.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61

全体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了解( ),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的各项实践。

  • A.本单位生产经营体系;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 B.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 C.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本岗位安全生产管理
  •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62

以下不属于安全评价准备阶段的工作是( )。

  • A.收集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 B.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
  • C.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 D.分析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64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 )监察体制

  • A.全面
  • B.单一
  • C.行业
  • D.专项安全
7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 )和救援( )。

  • A.措施措施
  • B.预案预案
  • C.措施预案
  • D.预案措施
72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不包括( )。

  • A.组织体制
  • B.运作机制
  • C.管理基础
  • D.保障系统
73

( )对安全生产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

  • A.经验检查法
  • B.常规检查
  • C.安全检查表法
  • D.仪器检查法
74

公式R一厂(F,C)中R是指( )。

  • A.危险度
  • B.危险率
  • C.发生事故的呵能性
  • D.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75

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安全生产的( )。

  • A.重要条件
  • B.必要的前提
  • C.硬件要求
  • D.重要基础
76

( )不包含于B1。O—OSH2001的运行模式中。

  • A.方针
  • B.评价
  • C.管理评审
  • D.组织
77

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 )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卫星定位仪
  •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78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 )。

  •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 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79

下列毒气中,( )是无味的。

  • A.一氧化碳
  • B.光气
  • C.氯气
  • D.氨气
80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 )。

  • A.安全管理系统
  • B.安全监测系统
  • C.安全评估系统
  • D.警报系统
81

( )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A.综合预案
  • B.现场处置方案
  • C.基本预案
  • D.专项预案
82

下列模型不属于毒物伤害模型的( )。

  • A.液体泄放速度模型
  • B.烟团模型
  • C.电子装备模型
  • D.闪蒸模型
83

根据能量释放理论观点,事故的本质是( )。

  • A.能量的不正常转移
  • B.造成人员伤亡
  • C.造成财产损失
  • D.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