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以下属于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的是( )。

  • A.评价项目的概况
  • B.计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 C.危险性预先分析
  • D.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 E.危险度评价
2

为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施与实现,并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协调一致,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实施与评审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有( )。

  • A.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 B.企业自身整体的经营方针和任务
  • C.企业规模、开展的活动及其带来风险的特点
  • D.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健康安全规划
  • E.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3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有______。

  • A.经验检查法
  • B.常规检查
  • C.安全检查表法
  • D.仪器检查法
  • E.季节性安全检查
4

监督检查的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实现手段有( )。

  • A.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 B.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 C.加强日常工作的监察
  • D.通过检验发现特种设备在设计、制造等过程中的影响产品安全性能的质量问题
  • E.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用行政执法的手段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6

下列常用的事故统计方法有( )。

  • A.综合分析法
  • B.分组分析法
  • C.算数平均法
  • D.相对指标比较法
  • E.统计图表法
7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两张基层报表的各项指标归纳起来分为( )。

  • A.事故发生单位情况
  • B.事故情况
  • C.统计指标情况
  • D.事故概况
  • E.伤亡人员情况
8

下列疾病,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属于《职业病目录》(2002年)中的法定职业病有( )。

  • A.中暑
  • B.减压病
  • C.风湿性关节炎
  • D.航空病
  • E.高原病
9

属于工矿企业类统计指标体系的是( )。

  • A.火灾事故统计指标
  • B.金属和非金属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 C.铁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
  • D.建筑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 E.农机事故统计指标
10

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 )等。

  • A.事故发生的时间
  • B.事故发生的地点
  • C.发生事故的单位概况
  • D.事故的类型
  • E.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12

某化工园区的储存区可能存放汽油、煤油和石油气等危险物品,其中汽油、煤油、石油气的储存临界量分别为20t、100t、10t。下列储存方案,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 )。

  • A.存放10t汽油和60t煤油
  • B.存放60t煤油
  • C.存放20t石油气
  • D.存放5t汽油、20t煤油和5t石油气
  • E.存放10t汽油和5t石油气
14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 )。

  • A.权威性与针对性原则
  • B.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原则
  • C.必要性与可行性原则
  •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E.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16

某故障树的结构函数为T={X1+X1X2+X1X3},则导致该事故的最基本原因是______。

  • A.{X1},{X1X2},{X1X3}
  • B.{X1}
  • C.{X1},{X1X3}
  • D.{X2},{X3}
19

不属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基本内容的是( )。

  • A.职业危害管N
  • B.安全技术
  • C.安全管
  • D.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21

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工作属于( )监督方式。

  • A.事前的监督管理
  • B.事中的监督管理
  • C.事后的监督管理
  • D.技术监督
23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不包括( )。

  • A.改善劳动条件
  • B.防止事故
  • C.预防职业病
  • D.提高职工工作素质
25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 )。

  • A.评价结果
  • B.安全报告
  • C.辨识结论
  • D.安全措施报告
27

应急救援体系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 )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

  • A.方针和原则
  • B.应急策划
  • C.预案管理
  • D.评审改进
33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

  •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 B.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
  • C.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 D.安全生产责任制
34

( )应急救援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报告和有关资料制定。

  • A.场内事故
  • B.当地事故
  • C.场外事故
  • D.企业事故
35

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不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

  • A.可见光
  • B.振动
  • C.紫外线
  • D.烟尘
36

认证审核旨在为受审核方提供( )的客观证明和书面保证。

  • A.有效性
  • B.相关性
  • C.强制性
  • D.符合性
37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 )防止事故的发生。

  • A.根本上
  • B.过程中
  • C.观念上
  • D.生产中
38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 )。

  • A.职业性危害因素
  • B.劳动强度因素
  • C.安全隐患因素
  • D.劳动事故因素
39

( )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A.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B.事故应急救援人员
  • C.事故应急救援设施
  • D.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43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 )属于重大事故。

  • A.一次造成1-2人死亡
  • B.一次造成50-99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 C.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 D.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46

煤矿安全监察机关是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 )。

  • A.责任人
  • B.行政执法机构
  • C.安全管理机关
  • D.审查验收机关
48

不属于安全评价准备阶段的内容是( )。

  • A.明确被评价对象
  • B.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 C.明确被评价范围
  • D.收集相关法律、法规
49

以下属于车辆伤害的是( )。

  • A.工厂内的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伤行走中的人员
  • B.起重设备提升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 C.牵引车辆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 D.停车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50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是( )。

  • A.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 B.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要求
  • C.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固定下来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4

批准特种作业的机构为( )。

  • A.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局
  • B.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 C.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
  • D.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55

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 )。

  • A.煤尘
  • B.粉尘
  • C.灰尘
  • D.生产性毒物
56

在调查工作中,调查工作最重的是( )和管理调查组。

  • A.安全检查组
  • B.生产提高组
  • C.技术分析组
  • D.安全管理组
59

( )是指生产、使用烟灰剂、烟花爆竹等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 A.培训场所重大危险源
  • B.生活场所重大危险源
  •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 D.休息场所重大危险源
60

( )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 A.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 B.根据本质安全的要求,完善安全设施
  • C.对企业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 D.规范生产,科学预防
61

下列不属于安全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的是( )。

  • A.确定措施计划编制时间
  • B.审批措施计划
  • C.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和内容
  • D.监督检查措施计划
62

( )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有明确的要求。

  • A.安全规章制定者
  •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C.生产经营单位
  • D.企业员工
67

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4个阶段均涉及到的工作是( )。

  •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设备的维护
  • 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应急预案的演练、开展公众应急教育
  • C.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损失评估、应急设备的维护
  • D.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损失评估、急救与医疗行动
69

在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中,程序又称为( )。

  • A.一级文件
  • B.二级文件
  • C.三级文件
  • D.四级文件
70

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 )三个活动阶段。

  • A.事故管理
  • B.事故分析
  • C.事故预测
  • D.事故处理
71

下列关于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四个环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这四者是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
  • B.如果没有监测活动,后三个环节的活动就是盲目的
  • C.识别、诊断、评价这三个环节的活动结果将以信息方式存入到监测系统中
  • D.四者所使用的评价指标具有独立性
72

( )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A.负荷超限
  • B.指挥错误
  • C.从事禁忌工作
  • D.辨识功能缺陷
74

( )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

  • A.故障树分析
  • B.事件树分析
  • C.故障假设分析
  •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7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的是( )。

  • A.卫生标准技术措施
  • B.为尘毒作业人员配备淋浴、消毒室
  • C.减轻劳动强度等安全技术措施
  • D.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76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 )。

  • A.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
  • B.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
  • C.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 D.制度保障和培训保障
78

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安全生产的( )。

  • A.重要条件
  • B.必要的前提
  • C.硬件要求
  • D.重要基础
79

( )对安全生产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

  • A.经验检查法
  • B.常规检查
  • C.安全检查表法
  • D.仪器检查法
80

下列不属于“安全发展”理念的是( )。

  • A.“以人为本”,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
  • B.经济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
  • C.切实地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81

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

  •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
  • B.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C.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8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 )。

  • A.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
  • 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 C.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 D.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83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 )、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 A.专业技能要求
  • B.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 C.安全人员岗位
  • D.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