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对料石粉碎车间进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时,需开展的工作包括( )。

  • A.分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B.危险性预先分析
  • C.统计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率
  • D.计算事故发生的严重度
  • E.事故树的编制
3

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 )等。

  •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
4

下列在隐患排查的范围之内的有( )。

  • A.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
  • B.实地操作的工作人员
  • C.运行的设备
  • D.需要进行的工艺流程
  • E.参观人员
5

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是以研究伤亡事故统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伤亡事故统计方法( )。

  • A.描述统计法
  • B.直接法
  • C.推理统计法
  • D.频数分布法
  • E.方差法
7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原则是( )。

  • A.根据国家标准选用
  • B.根据行业标准选用
  • C.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 D.根据从业人员的具体建议
  • E.根据地方标准选用
8

事故责任分析是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事故责任的划分正确的是( )。

  • A.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为直接责任者
  • B.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为主要责任者
  • C.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应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 D.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为领导责任者
  • E.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事故的应负主要责任
9

预警控制中的组织准备,主要包含那些特定任务( )。

  • A.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
  • B.确定预警系统的职能分配和运行方式
  • C.确定于预警系统中人的行为
  • D.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组织训练
  • E.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对策准备
1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培训的对象分为( )层次的培训。

  • A.管理层培训
  • B.内审员培训
  • C.技术员培训
  • D.全体员工培训
  • E.培训
11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重要性包括( )。

  • A.提高经营单位管理者及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 B.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
  • C.是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D.是减少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
  • E.是唯一的减少事故的措施
12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 )。

  • A.失误-安全功能
  • B.事故-安全功能
  • C.安全-故障功能
  • D.故障-安全功能
  • E.事故-失误功能
13

以下属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的是( )。

  • A.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 B.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 C.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制定和落实
  • D.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 E.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15

一般监察的基本内容包括( )。

  • A.安全管理
  • B.一般事故的协调
  • C.隐患治理
  • D.伤亡事故管理
  • E.职业危害管理
17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做到三会,三会是指( )。

  • A.会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修劳动防护用品
  • B.会正确购买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 C.会检查劳动用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 D.会正确辨识劳动防护用品真伪,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20

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 A.传染病媒介物
  • B.有毒物质
  • C.粉尘与气溶胶
  • D.致病微生物
22

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经常提到现场作业要杜绝的“三违”现象是指( )。

  • A.违章操作、违章检修、违反劳动纪律
  • B.违章指挥、违反指令、违反操作规程
  • C.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 D.违章操作、违章检修、违反操作规程
23

生产经营单位应教育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下列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做法( )。

  • A.使用前先做外观检查
  • B.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
  • C.使用未经检测部门认可和检测的产品
  • D.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24

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 A.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程序化
  • B.规范化、信息化、统一化、程序化
  • C.规范化、信息化、统一化、即时化
  • D.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流水化
26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估工作的是( )。

  • A.生产经营单位
  •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中介机构
  •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统计的基本任务的是(  )。

  • A.通过合理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事故发生的原因
  • B.对每起事故进行统计调查,弄清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
  • C.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进行测定
  • D.根据大量统计资料,借助数理统计手段,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趋势以及事故参数的分布进行分析、归纳和推断
31

( )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 A.《安全生产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C.《安全生产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5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包括( )原则。

  • A.安全第一和监督
  • B.本质安全化
  • C.封闭
  • D.激励
42

( )是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行政执法机构,依法对煤矿安全履行国家监察职责。

  • A.公安部
  •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C.卫生部
  • D.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46

( )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

  • A.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B.进行安全检查
  • C.为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 D.监督检查
48

电梯的______应当对电梯质量及投入运行后的维修保养负责。

  • A.使用单位
  • B.设计单位
  • C.制造单位
  • D.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0

通常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______中可同时进行事故调查。

  • A.应急策划
  • B.应急准备
  • C.应急响应
  • D.现场恢复
5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过程实际上是( )的过程。

  • A.系统安全分析
  • B.安全评价
  • C.风险评价
  • 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56

安全色的用途很广,下列情况( )是安全色的应用。

  • A.管道等涂以不同颜色
  • B.电线的颜色
  • C.氮气瓶上涂的黄色
  • D.紧急停止按钮的颜色
57

从一个较大的资料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来推断结论的方法称为( )。

  • A.描述统计法
  • B.统计图表法
  • C.推理统计法
  • D.综合分析法
58

以下不属于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 A.负荷超载
  • B.防护缺陷
  • C.作业环境不良
  • D.标志缺陷
59

毒性长期、小量进入肌体导致的中毒是( )。

  • A.慢性中毒
  • B.亚急性中毒
  • C.过敏反应
  • D.急性中毒
61

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 )。

  • A.煤尘
  • B.粉尘
  • C.灰尘
  • D.生产性毒物
62

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是( )。

  • A.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制定企业规划和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 B.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程)
  • C.对质量管理预警
  • D.质量管理预警系统应当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之上
63

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是( )。

  • A.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 B.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 C.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 D.保护从业人员的人格尊严
66

编制计划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挖掘潜力,讲求实效。这体现了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 )。

  • A.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B.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 D.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67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审,评审时应有( )的参与,必要时应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以保证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
  • B.职业健康安全评审组
  • C.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
  • D.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员
68

预警活动的前提是( )。

  • A.监测
  • B.现场检查
  • C.事故处
  • D.完善管理制度
70

对急性作用大、刺激作用强和危害性较大的有毒化学物质而制定的接触限值是( )。

  • A.平均容许浓度
  •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 C.最低容许浓度
  • D.最高容许浓度
72

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 )形态考虑。

  • A.后果最严重的事故
  • B.后果最小的事故
  • C.后果平均值的事故
  • D.后果严重程度中等的事故
75

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时,依据的主要文件是项目的( )。

  • A.建议书
  • B.可行性研究报告
  • C.初步设计和变更设计
  • D.消防验收报告
77

电磁辐射属于( )危险、有害因素,一氧化碳属于( )危险、有害因素,计算机操作者的座椅不合适属于( )危险、有害因素。

  • A.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 B.化学性,生物性,生理性
  • C.生物性,生理性,物理性
  • D.物理性,化学性,生理性
80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 )作为评价对象。

  • A.机械设备
  • B.危险因素
  • C.危险单元
  • D.危险指数
81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 )。

  • A.岗位安全规范
  • B.“三同时”制度
  • C.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 D.安全奖惩制度
82

实现安全发展的( )是认真切实地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 A.前提和基础
  • B.前提和保障
  • C.根本和落脚点
  • D.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