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应急管理进入现场恢复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及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 A.宣布应急结束
  • B.撤离和交接
  • C.恢复生产生活
  • D.疏散相关人员
  • E.污染物收容
2

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年度的( )等计划同时编制。

  • A.生产
  • B.技术
  • C.财务
  • D.供销
  • E.项目
3

对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

  •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 B.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 C.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 D.安全技术交底
  • E.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

下述中正确的是( )。

  • A.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则单元显示危险性与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
  • B.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则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越高
  • C.单元的危险性级别越高,受控级别越高
  • D.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则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越低
  • E.单元的危险性级别越高,受控级别越低
6

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要性包括( )。

  • A.是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B.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
  • C.提高经营单位管理者及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 D.是减少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
  • E.可以减少从业人员人为失误
7

城市应急预案编制中的危险分析包括( )。

  • A.危险识别
  • B.程序分析
  • C.脆弱性分析
  • D.演练分析
  • E.风险分析
8

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存储标准包括( )。

  • A.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
  • B.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 C.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 D.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
  • E.特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
9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 )方面。

  •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 C.评价危险事件的原因
  • D.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 E.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10

学习和培训包含( )。

  • A.管理层培训
  • B.内审员培训
  • C.全体员工培训
  • D.负责人培训
11

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有( )。

  • A.讲授法
  • B.读书指导法
  • C.案例研讨法
  • D.安全生产日法
  • E.事故现场会法
12

作为最常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主要是用于防止坠落物对人体头部造成伤害。安全帽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 A.使用之前应检查外观是否有裂纹、碰伤痕迹、凹凸不平、磨损
  • B.使用对为确保佩戴舒适,应添加附件或去除不必要的附件
  • C.新购置的安全帽不需验收就可以直接使用
  • D.使用时为防止安全帽脱落,要系紧下额带,调节好后箍
  • E.使用时为将安全帽戴正、戴牢应将帽衬和帽壳紧贴
13

机械伤害包括( )伤害。

  • A.铰
  • B.割
  • C.碾
  • D.烧
  • E.刺
14

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 )。

  • A.内在动力
  • B.精神动力
  • C.信息动力
  • D.外部压力
  • E.工作吸引力
19

统计表的种类包括( )。

  • A.会计报表、复合表
  • B.简单表、二维表
  • C.简单表、会计报表
  • D.简单表、复合表
23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 )理论应运而生。

  • A.事故频发倾向
  • B.海因里希因果连锁
  • C.能量意外释放
  • D.系统安全
26

以下不属于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的是( )。

  • A.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 B.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 C.劳动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
  • D.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8

准确了解事故的( )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

  • A.发生时间
  • B.发生地点
  • C.发生原因
  • D.性质和规模
29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

  • A.劳动生理危害因素
  • B.职业性危害因素
  • C.劳动心理危害因素
  • D.劳动环境危害因素
32

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是( )。

  • A.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完善事故预警机制
  • C.健全安全评价报告体系
  • D.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3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和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 )进行试生产和设备调试,并对其效果做出评价。

  • A.劳动安全技术
  • B.劳动安全教育
  • C.劳动安全常识
  • D.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35

安全生产( )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

  • A.复式教育
  • B.IH培训
  • C.再培训
  • D.再教育
36

以下不属于实施安全检查的行为是( )。

  • A.现场观察
  • B.查阅文件和记录
  • C.培训教育
  • D.仪器测量
37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能引起接触粉尘的职工得______。

  • A.鼻腔癌
  • B.皮肤肿瘤
  • C.矽肺
  • D.食道癌
41

内部审核又称为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又分为( )及第二方审核。

  • A.第一方审核
  • B.现场审核
  • C.第三方审核
  • D.第一方现场审核
42

以下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中的“恢复”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原因调查、清理废墟、总结教训等
  • B.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 C.在短期恢复中出现新的紧急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应根据以往经验和当时情况冷静对待
  • D.长期恢复包括完全按照原来的情况重新建设
43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指标不包括( )。

  • A.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 B.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 C.总毒物浓度
  • D.最高容许浓度
44

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综合监管指的是( )。

  •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 B.公安、交通、铁道、民航、水利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对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监督管理
  •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建设、国防科技、邮政、信息产业、旅游、质检、环保等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公安、交通、铁道、民航、水利等由其相关部门负责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各行业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45

事故发生单位的责任依照事故的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罚款。如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 )的罚款。

  •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 B.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 C.20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下
  • 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46

企业应加强对厂内机动车的安全管理,厂内机动车辆应逐辆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可不包括( )。

  • A.车辆驾驶员简况
  • B.使用、维护、修理、自检和车辆事故记录
  • C.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 D.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
47

监测系统主要是( )。

  • A.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
  • B.完成指标的选取、预警准则和阈值的确定
  • C.预警系统的硬件部分
  •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48

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是( )。

  •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 B.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 C.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 D.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
49

下列不属于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是( )。

  • A.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
  •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 C.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
  • D.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
50

煤矿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内容很多,但( )不在其中。

  • A.查企业收益
  • B.查思想
  • C.查安全设施
  • D.查事故隐患
51

模拟人员是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门,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其主要任务不包括( )。

  • A.扮演、替代正常情况或响应实际紧急事件时应与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所相互作用的机构或服务部门
  • B.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气象条件、模拟泄漏等
  • C.模拟受害或受影响人员
  • D.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52

考虑煤矿安全生产机构力量不足,国家赋予某些权利给地方政府,即实行( )。

  • A.国家监管
  • B.地方监管
  • C.企业员工监管
  • D.企业监管
54

( )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主要内容。

  • A.安全措施评价
  • B.安全技术评价
  • C.风险评价
  • D.风险管理评价
56

( )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A.综合预案
  • B.现场处置方案
  • C.基本预案
  • D.专项预案
57

统计分析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对统计数据进行( )。

  • A.整理
  • B.相关数据分类
  • C.相关数据整合
  • D.描述和统计推断
60

( )是认证机构依据规定的标准及程序,对受审核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审核,确认其符合标准要求而授予其证书的活动。

  • A.职业技术等级认证
  • B.安全管理目标认证
  •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D.安全技术等级认证
62

建筑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属于( )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 A.综合类
  • B.工矿企业类
  • C.行业类
  • D.地区安全评价类
63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伤害不属于起重伤害的是( )。

  • A.起重机的电线老化,作业时造成触电伤害
  • B.员工在起重作业时不慎坠落
  • C.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64

以下职业性危害因素中,高低气压、辐射、振动属于( )。

  • A.物理因素
  • B.化学因素
  • C.生物因素
  • D.劳动心理因素
65

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加大有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
  • B.行政许可制度是指对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设备准用制度
  • C.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有行政许可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
  • D.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是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66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实行( )的管理体制。

  • A.垂直管理、集中监察
  • B.行业管理、分级监察
  • C.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 D.行业管理、集中监察
67

( )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

  • A.故障树分析
  • B.事件树分析
  • C.故障假设分析
  •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71

事故应急运作机制不包括( )。

  • A.统一指挥
  • B.分级响应
  • C.属地为主
  • D.领导动员
72

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是我国一项新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要求。

  • A.监理管理
  • B.安全标志管理
  • C.质量认证管理
  • D.标识管理
73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

  • A.人本原理
  • B.强制原理
  • C.动力原则
  • D.激励原则
74

(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 A.生产性粉尘
  • B.生产性灰尘
  • C.生产杂物
  • D.生产废弃物
75

按照设计、制造和安装等环节,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实施(  )。

  • A.分步监察
  • B.个别监察
  • C.现场监察
  • D.全过程一体化监察
76

( ),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险限制到最低程度。

  • A.重大危险源控制的措施
  • B.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
  • C.重大危险源控制的时间
  • D.重大危险源控制的设备
7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 )。

  • A.五同时
  • B.三同时
  • C.三级教育
  • D.八项规定
81

下列不属于一般监察的具体方式的是( )。

  • A.不定期地组织监察执法活动
  • B.按照安全生产检查考核标准进行系统地检查和评定
  • C.根据举报进行监察活动
  • D.调查作业现场
82

( )是改革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 A.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 B.统一筹集,统一调剂
  • C.差别费率,浮动费率
  • D.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