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统计表的基本要求包括(  )。

  • A.标题位置在表格的最上方,应包括时间、地点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 B.标目所表达的性质相当于“变量名称”,要有单位
  • C.线条不宜过多,一般三根横线条,不用竖线条
  • D.备注表中用“*”标出,再在表的下方注出
  • E.标题要概括图形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标题一般写在图形的下端中央
3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

  • A.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 B.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
  • C.应急检查
  • D.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 E.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

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下列运用强制原理的是( )。

  • A.安全第一的原则
  • B.3E原则
  • C.动力原则
  • D.监督原则
  • E.整分合原则
5

电离辐射“外防护三原则”不包括(  )。

  • A.吸收防护
  • B.距离防护
  • C.屏蔽防护
  • D.时间防护
  • E.个体防护
6

定性安全评价法是对( )进行的评价,其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 A.人员和管
  • B.生产系统的工艺
  • C.生产系统的设备、设施
  • D.生产系统的环境
  • E.生产人员的素质结构
7

下列论述中,______不符合本质安全化原则的论点。

  • A.从技术、教育、身体和态度以及管理等四个方面人手,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 B.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 C.安全是相对的,所以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本质安全化
  • D.设备是可以实现本质安全化的,但对人是无法实现本质安全化的
  • E.在进行工程项目时,必须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
8

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 )。

  • A.行动部
  • B.策划部
  • C.事故指挥官
  • D.资金/行政部
  • E.通信部
9

职业病按发病过程可分为( )三种病型。

  • A.慢性中毒
  • B.急性中毒
  • C.中毒严重度
  • D.亚急性中毒
  • E.一般中毒
10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 )两大类。

  • A.类比方法
  • B.对照、经验法
  • C.事故树
  • D.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 E.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1

某化工园区的储存区可能存放汽油、煤油和石油气等危险物品,其中汽油、煤油、石油气的储存临界量分别为20t、100t、10t。下列储存方案,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 )。

  • A.存放10t汽油和60t煤油
  • B.存放60t煤油
  • C.存放20t石油气
  • D.存放5t汽油、20t煤油和5t石油气
  • E.存放10t汽油和5t石油气
12

按劳动防护性能可以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 )。

  • A.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 B.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 C.甲级劳动防护用品
  • D.乙级劳动防护用品
  • E.普通劳动防护用品
13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 )。

  •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E.力求完美的原则
14

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它具有( )的特点。

  • A.强制性
  • B.科学性
  • C.层次性
  • D.体系性
  • E.责任追究性
15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有( )。

  • A.强制实施的原则
  • B.层次分明的原则
  • C.无责任赔偿的原则
  • D.劳动者个人不缴费的原则
  • E.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病相结合的原则
17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的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 )的标准一次发给。

  • A.生前本人工资
  • B.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 C.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 D.统筹区职_T平均工资
19

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

  • A.指定评价人员
  • B.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 C.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
  • D.追踪整改项的纠正
20

( )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在推进体系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 A.管理层培训
  • B.内审员培训
  • C.全体员工培训
  • D.安全主任培训
22

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是( )。

  • A.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 B.事故应急预案
  • C.制定应急预案
  • D.风险防范意识
25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 )。

  • A.安全机构负责人
  • B.管理者代表
  • C.主要负责人
  • D.党政负责人
26

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

  • A.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
  • B.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
  • C.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 D.提高劳动生产率
27

风险是评价系统危险程度的指标。下列有关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风险一定就小
  • B.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大,每次后果不严重,风险也可能会很大
  • C.单位时间内伤亡的人数是判断风险大小的唯一依据
  • D.单位时间发生事故的次数是判断风险大小的唯一依据
28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 )。

  • A.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
  • B.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
  • C.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
  • D.化学性粉尘、物理性粉尘、生物性粉尘
29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 )。

  • A.评价结果
  • B.安全报告
  • C.辨识结论
  • D.安全措施报告
31

( )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

  • A.故障树分析
  • B.事件树分析
  • C.故障假设分析
  •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33

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称为( )。

  • A.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 B.辅助措施
  • C.防止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 D.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36

从长远观点来看,( )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 A.低成本、高效率
  • B.高成本、高效率
  • C.低成本、低效率
  • D.高成本、低效率
42

( )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

  • A.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B.进行安全检查
  • C.为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 D.监督检查
43

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 A.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
  • B.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
  • C.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 D.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
45

( )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目录。

  • A.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
  •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
  • C.可能引起人员伤亡的
  • D.可能产生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
46

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的是______。

  • A.隔离与屏蔽
  • 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 C.疏散和救援
  • D.消除危险源
54

下列对人本原理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 B.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 C.人的生命最宝贵,生命安全权益是最大的权益。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能损害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权益
  • D.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55

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 )。

  • A.常规检查法
  • B.安全检查表法
  • C.仪器检查法
  • D.预防检查法
56

人体对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对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是不同的,这属于( )。

  • A.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 B.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
  • C.劳动者个体易感性
  • D.劳动用品本身的特性
57

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 )。

  • A.必然性
  • B.关联性
  • C.偶然性
  • D.不可避免性
58

建筑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 )。

  • A.可以删除
  • B.没有明确规定
  • C.不得删减
  • D.应当删除
59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 )。

  • A.安全管理系统
  • B.安全监测系统
  • C.安全评估系统
  • D.警报系统
60

( )也可以称为紧急恢复,是指事故被控制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

  • A.预案管理
  • B.现场恢复
  • C.紧急救治
  • D.制度改进
61

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 )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

  • A.系统误差与测量误差
  • B.抽样误差与随机误差
  • C.测量值与真值
  • D.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62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 )的原则。

  • A.精简、效能
  • B.实事求是
  • C.四不放过
  • D.尊重科学
64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 )。

  • A.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 B.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
  •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 D.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67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 )安全部门进行。

  • A.区县一级
  • B.市级
  • C.地区级
  • D.国务院级
68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 )的一个重要手段。

  • A.应急响应
  • B.应急能力
  • C.应急指挥
  • D.应急策划
69

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
  • B.事后一般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 C.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
  • D.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
70

二级紧急情况响应需要成立( )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 A.现场指挥部
  • B.场外指挥部
  • C.紧急事务管理部
  • D.公安指挥部
72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伤害不属于起重伤害的是( )。

  • A.起重机的电线老化,作业时造成触电伤害
  • B.员工在起重作业时不慎坠落
  • C.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73

以下属于物体打击伤害的选项是(  )。

  • A.员工从高处坠落,坠落过程中撞击到脚手架导致死亡
  • B.员工的上肢卷入机床的齿轮中,造成的伤害
  • C.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打击员工头部,导致死亡
  • D.建筑物坍塌,员工被水泥板砸伤
74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伤害不属于起重伤害的是( )。

  • A.起重机的电线老化,作业时造成触电伤害
  • B.员工在起重作业时不慎坠落
  • C.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75

下面对安全费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安全费用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 B.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抽调下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资金
  • C.企业可以将安全费用用于调剂盈亏
  • D.人民政府可以将所辖区域内的全部安全生产费用资金集中管理
76

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是我国一项新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要求。

  • A.监理管理
  • B.安全标志管理
  • C.质量认证管理
  • D.标识管理
77

以下不属于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的是( )。

  • A.个体防护
  • B.故障一安全设计
  • C.设置薄弱环节
  • D.避难与救援
79

在高速运转的机械飞轮外部安装防护罩,属于( )的安全技术措施。

  • A.限制能量
  • B.隔离
  • C.故障设计
  • D.设置薄弱环节
80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 )。

  • A.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
  • B.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
  • C.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 D.制度保障和培训保障
81

( )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目录。

  • A.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
  •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
  • C.可能引起人员伤亡的
  • D.可能产生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
82

( )不属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主要职责。

  • A.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科研工作
  • B.检查指导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 C.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 D.组织、指导和协调煤矿应急救援工作
83

煤矿安全监察实行( )的管理体制。

  • A.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
  • B.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 C.平行管理、分级监察
  • 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领导与市政府双重领导
84

( )由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4类、27个具体指标构成。

  • A.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体系
  • B.安全生产制度规范体系
  • C.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
  • D.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