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企业在制定、实施与评审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时需充分考虑的是______。

  • A.其他同行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 B.所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
  • C.社会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关注程度
  • D.企业过去与现在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 E.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2

职业性致癌物分为( )。

  • A.标准致癌物
  • B.一般致癌物
  • C.确认致癌物
  • D.可疑致癌物
  • E.潜在致癌物
3

事故统计的基本任务包括( )。

  • A.对每起事故进行统计调查,弄清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
  • B.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进行测定
  • C.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 D.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
  • E.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趋势以及事故参数的分布进行分析、归纳和推断
4

事故统计结果可以用( )等形式表达。

  • A.统计指标
  • B.误差
  • C.统计表
  • D.统计图
  • E.变异
5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一般包括( )。

  • A.规程
  • B.标准
  • C.规定
  • D.措施
  • E.法律
6

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 )。

  • A.监测系统
  • B.预警信息系统
  • C.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 D.预测评价系统
  • E.警告系统
7

安全生产费用按照“( )”的原则进行管理。

  • A.企业提取
  • B.政府监管
  • C.确保需要
  • D.工资提取
  • E.规范使用
8

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劳动防护用品护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职工做到( )。

  • A.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
  • B.会正确使用护品
  • C.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 D.会掌握简单维修护品的知识
9

为保证事故调查处理的公正性,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监督共有几种形式,它们分别为( )。

  • A.群众监督
  • B.舆论监督
  • C.组织监督
  • D.责任监督
  • E.政府监督
10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 B.物的不安全状态
  • C.管理上的缺陷
  • D.自然灾害
  • E.环境变化
12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 A.管理上的缺陷
  • B.物的不安全状态
  • C.人的不安全行为
  • D.环境条件的标准
  • E.严重后果
13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
  •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 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 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 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5

人员伤亡事故是指事件的后果是( )。

  • A.人员不能正常工作
  • B.人员死亡
  • C.人员受伤
  • D.人员身体的伤害
  • E.人员无心工作
16

安全是相对的,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认为是安全的。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 A.因果连锁理论
  • B.系统安全理论
  • C.扰动起源理论
  •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8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将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按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划分,重大事故的标准是( )。

  • A.1000万元以下
  • B.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3000万元以下
  • C.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
  • D.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
19

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 )。

  • A.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 B.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 C.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 D.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21

重大事故由事故( )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A.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生产经营单位
23

正常工况下,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和进行主要参数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数据自动判断是否( )。

  • A.转入应急控制程序
  • B.处于事故临界状况
  • C.处于事故初始阶段
  • D.事故已被控制
25

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的职业病为( )。

  • A.白内障
  • B.放射性肿瘤
  • C.电光性眼炎
  • D.近视眼
27

( )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

  • A.危险指数方法
  • B.安全检查表方法
  • 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 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29

( )是应急指挥、协调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

  • A.监测
  • B.通讯
  • C.疏散
  • D.恢复
31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不包括( )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B.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 C.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 D.工业卫生管理制度
32

( )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 A.事故地点
  • B.宣传地点
  • C.工作地点
  • D.生活地点
36

属于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有( )。

  • A.善后处理费用
  • B.人身伤亡报告
  • C.生产价值
  • D.宣传费用支出
3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权威性首先根源于(  )。

  • A.制度的健全
  • B.严密的组织
  • C.坚强的后盾
  • D.法律的授权
38

在喷漆车间安装通风系统,这种措施符合的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是______。

  • A.个体防护
  • B.消除危险源
  • C.限制危险物质
  • D.隔离
39

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______。

  •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41

以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职责描述错误的是( )。

  • A.有权监督有关企业执行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的情况
  • B.有权制订、参与或审定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标准等
  • C.有权监督有关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及制止无证作业人员上岗
  • D.有权对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作业的,应立即责令其停止作业
42

“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

  •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43

职工“三级”安全教育不包括( )。

  • A.厂级安全教育
  • B.车间安全教育
  • C.工段安全教育
  • D.班组安全教育
44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 )。

  • A.对上级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
  • B.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
  • C.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上级负责
  • D.对上级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
46

煤矿企业特有的工矿企业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是( )。

  • A.直接经济损失
  • B.损失工作日
  • C.万吨死亡率
  • D.特大事故率
47

( )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 A.班组长
  • B.岗位工人
  • C.主要负责人
  • D.职能机构人员
49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行政执法机构,归( )领导,依法对煤矿安全履行国家监察职责。

  •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B.国务院
  • C.全国人大
  • D.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50

在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编写规定(GBl448-89)中,对“危险因素”的解释是( )。

  • A.能对人造成伤亡的因素
  • B.能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 C.能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 D.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51

在国务院领导下( )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安全生产工作。

  • A.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
  •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D.国家安全生产工作联合会
52

( ),是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划分的事故等级。

  • A.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 B.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 C.生产安全事故管理人员
  • D.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53

( ),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报告和有关资料制定。

  • A.场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B.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人身伤亡救援预案
  • D.设施损害应急救援预案
54

( )不属于澳大利亚重大危险源控制方面的报告内容。

  • A.出现的突发性问题
  • B.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情况
  • C.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进展及对比
  • D.重大危险源控制有效性分析以及提高改进计划
55

安全生产管理具有权威、强制性和( )。

  • A.安全性
  • B.管理持续性
  • C.整体推进性
  • D.普遍约束性
60

下列关于预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预控的本质是实时风险预控机制,对作业危机或危险状态进行超前性的信息警报
  • B.预控技术是应急为主的管理模式
  • C.预控技术是将分散、单项的事件处理方式转变为系统、组合的管理体系
  • D.预控技术采用将静态的管理模式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模式
64

不同的应急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范围不同,因而在内容的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 )。

  • A.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
  • B.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 C.组织体制、运作体制、法制基础和保障系统
  • D.预案、程序、指导书和记录
65

( )是预警活动的前提。

  • A.控制
  • B.预防
  • C.监测
  • D.分析
69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 )复审1次。

  • A.3年
  • B.2年
  • C.1年
  • D.4年
75

在一般的体力劳动的过程中,突出的有强制体位和( )两方面问题。

  • A.重体力劳动的负重作业
  • B.轻度作业
  • C.有毒作业
  • D.高温作业
77

诊断活动和评价活动是( )的分析过程。

  • A.物质组成
  • B.技术性
  • C.能量性
  • D.安全等级
78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以( )为中心。

  • A.形成注重安全的良好环境
  • B.使用无缺点的人
  • C.由机器代替人进行操作
  • D.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79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 )后方可上岗。

  • A.《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 B.《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者证》
  • C.《特种作业人员技术证》
  • D.《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证》
80

《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 )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 A.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 B.安全第一、保证安全
  • C.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1

( ),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 A.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
  • B.采取隔离措施
  • C.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 D.进行个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