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某企业对工作场所开展的下列监测项目中,属于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项目有( )。

  • A.作业环境气温
  • B.一氧化碳浓度
  • C.作业环境湿度
  • D.作业环境气压
  • E.粉尘浓度
4

导致事故的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

  • A.负荷超限
  • B.心理异常
  • C.辨识功能缺陷
  • D.监护失误
  • E.有毒物质
5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 ( )。

  • A.人员伤亡
  • B.环境破坏
  • C.技术改进
  • D.财产损失
  • E.精神损失
6

安全生产统计指标是反映安全生产现实状况的重要信息,目前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安全生产统计指标包括( )。

  • A.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B.工矿商贸企业10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C.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 D.千万工时死亡率
  • E.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
7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包括( )。

  • A.内部环境
  • B.外部环境
  • C.心里环境
  • D.交流环境
  • E.员工生活环境
8

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集( )于一身。

  • A.计算机数据管理
  • B.多媒体
  • C.地理信息系统
  • D.行政管理系统
9

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是( )。

  • A.以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及状况
  • B.以装置的工艺功能划分
  • C.以基本工艺条件划分
  • D.以便于实施评价划分
  • E.以企业部门划分
11

统计资料的类型为( )。

  • A.计量资料
  • B.计数资料
  • C.等级资料
  • D.枚举资料
  • E.间断性资料
12

有关安全评价的目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 B.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是一种定量安全评价法
  • C.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适应于系统的危险性分级
  •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是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法
  • E.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可以直接给出定量的事故后果
13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内容包括( )。

  • A.安全检查准备
  • B.实现安全检查工作闭环
  • C.分析、判断并及时作出决定处理
  • D.实施安全检查
  • E.安全检查报告
14

在( )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 A.安全检查过程中
  • B.生产过程中
  • C.作业环境中
  • D.劳动过程中
  • E.生活当中
15

不属于预防电离辐射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的是( )。

  • A.除污保洁
  • B.时间防护
  • C.距离防护
  • D.屏蔽防护
16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本质安全化、偶然损失、因果关系和3E原则,3E原则中的防止对策有( )。

  • A.工程技术对策
  • B.法规宣传对策
  • C.教育对策
  • D.法制对策
  • E.管理对策
17

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如果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时,应避免( )的做法。

  • A.取消该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 B.遵照更改的文件
  • C.记录所更改的文件
  • D.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对更改的文件进行控制
19

下述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内容的是( )。

  •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 C.进行风险评价
  • D.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23

在对火灾进行事故树分析时,如果分析结果的最小割集数较多,表明( )。

  • A.系统的安全性较好
  • B.发生火灾的最小割集数一定大于最小径集数
  • C.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大
  • D.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小
27

( )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

  • A.故障树分析
  • B.事件树分析
  • C.故障假设分析
  •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32

OHSAS 18001的运行模式在( )后进行管理评审。

  • A.检查与纠正措施
  • B.评价
  • C.实施与运行
  • D.改进措施
33

技术监察是对( )的监督检查。

  • A.生产条件
  • B.技术方案
  • C.物质条件
  • D.安全措施
34

《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 )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 A.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 B.安全第一、保证安全
  • C.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6

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 A.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
  • B.事故发生的可能预测评价法
  • C.事故伤亡人数评价法
  • D.事故多发时间评价法
37

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的是______。

  • A.隔离与屏蔽
  • 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 C.疏散和救援
  • D.消除危险源
38

为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 ),必须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 A.改善工作环境
  • B.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 C.提高经济收益
  • D.保证本质安全
39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 )。

  • A.物质的形态及数量
  • B.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 C.物质的生产方式及形态
  • D.物质的储存方式及数量
40

以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职责描述错误的是( )。

  • A.有权监督有关企业执行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的情况
  • B.有权制订、参与或审定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标准等
  • C.有权监督有关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及制止无证作业人员上岗
  • D.有权对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作业的,应立即责令其停止作业
42

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 ( )层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结构。

  • A.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 B.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 C.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关标准及技术规定
  • D.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相关标准及技术规定
44

下列不属于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所要遵循的原则的选项是( )。

  • A.严密性
  • B.灵敏性
  • C.引导性
  • D.预见性
46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 )后方可上岗。

  • A.《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 B.《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者证》
  • C.《特种作业人员技术证》
  • D.《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证》
50

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 )批复。

  • A.企业管理者
  • B.安全生产人员
  • C.人民政府
  • D.安全检查人员
51

属于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 )。

  • A.抑制突发事件
  • B.减少死亡人数
  • C.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 D.防止设备损坏
52

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中的( )是指事故总死亡人数。

  • A.相对指标
  • B.绝对指标
  • C.总量控制指标
  • D.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考核指标
53

由企业成员或其他人员以企业的名义进行的审核被称为( )。

  • A.第三方审核
  • B.第二方审核
  • C.第四方审核
  • D.第一方审核
54

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

  • A.“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C.“安全发展”
  • D.“安全生产责任制”
55

不属于标准计算损失工作日的是( )。

  • A.眼睛损伤
  • B.胸部损伤
  • C.脊柱损伤
  • D.毛发损伤
56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后果的不同,事故可以分为( )。

  • A.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 B.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
  • C.生产安全事故和非生产安全事故
  • D.工伤事故和非工伤事故
60

以下不属于安全评价准备阶段的工作是( )。

  • A.收集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 B.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
  • C.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 D.分析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62

事态监测与评估作为应急响应的一项核心功能和任务,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决策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其目的是( )。

  • A.动态监测风向和环境的变化
  • B.动态监测事故发展势态及其影响
  • C.动态估算经济损失的大小
  • D.动态评估事故预防的有效性
63

从长远观点来看,( )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 A.低成本、高效率
  • B.高成本、高效率
  • C.低成本、低效事
  • D.高成本、低效率
64

关于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活动。
  • B.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
  • C.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 D.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65

为建设项目的安全验收做技术准备的安全评价是( )。

  • A.安全验收评价
  • B.专项安全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
  • D.安全预评价
67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 )系统两部分组成。

  • A.信息反馈
  • B.监测评估
  • C.预控对策
  • D.综合治理
68

以下不属于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的是( )。

  • A.个体防护
  • B.故障一安全设计
  • C.设置薄弱环节
  • D.避难与救援
69

第一方审核准则主要依据自身的( ),必要时包括第二方或第三方要求。

  •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准则
  •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
  • C.职业健康管理文件
  •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0

为建设项目的安全验收做技术准备的安全评价是( )。

  • A.安全验收评价
  • B.专项安全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
  • D.安全预评价
73

编制计划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挖掘潜力,讲求实效。这体现了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 )。

  • A.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B.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 D.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74

生产经营单位的(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 A.班组长
  • B.岗位工人
  • C.主要负责人
  • D.主管单付负责人
75

依据系统安全理论,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
  • 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
  • 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
76

20世纪50年代,以( )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模式、思想、理论基本形成。

  • A.研究劳动安全卫生
  • B.劳动安全卫生法规
  • C.系统安全理论
  •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78

下列不属于毒性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的取决参数的是( )。

  • A.物质的状态
  • B.物质的颜色
  • C.气味
  • D.重度
81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和高出坠落类似事故的分类依据是( )。

  • A.事故危险的严重程度
  • 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 C.事故类别
  • D.职业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