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煤矿安全监察实行( )的管理体制。

  • A.横向管理
  • B.垂直管理
  • C.分级管理
  • D.分级监察
  • E.行业监察
4

事故统计结果可以用( )等形式表达。

  • A.统计清单
  • B.统计报告
  • C.统计指标
  • D.统计表
  • E.统计图
5

应急准备应当以及应急策划结果开展,包括( )等。

  • A.公众教育
  • B.应急人员培训
  • C.应急资源的准备
  • D.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文件
  • E.现场救援活动
6

建立与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作用有以( )。

  • A.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 B.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获得注册或认证
  • C.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满足市场要求
  • D.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7

可用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事故统计指标有( )。

  • A.事故死亡人数
  • B.损失工作日
  • C.百万吨死亡率
  • D.10万人死亡率
  • E.万车死亡率
9

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

  • A.厂房狭小
  • B.不良气象条件
  • C.劳动制度不合理
  • D.车间位置不合理
  • E.传染性因素
10

下列疾病,属于《职业病目录》(2002年)中的法定职业尘肺的有( )。

  • A.石棉肺
  • B.石墨尘肺
  • C.水泥尘肺
  • D.矽肺
  • E.铍肺
12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基本特征是( )。

  • A.一般监察
  • B.专项监察
  • C.权威性
  • D.强制性
  • E.普遍约束性
13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等。

  • A.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
  • B.负责日常安全检查
  • C.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 D.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 E.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
14

下列有关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是确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准许生产经营单位配发和使用该劳动防护用品的凭证
  • B.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由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
  • C.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
  • D.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产品应在产品的任一位置加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标识加施应牢固耐用
  • E.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由盾牌图形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编号组成。不同尺寸的图形用于不同类型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15

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 )。

  • A.内在动力
  • B.精神动力
  • C.信息动力
  • D.外部压力
  • E.工作吸引力
16

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

  • A.指定评价人员
  • B.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 C.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
  • D.追踪整改项的纠正
17

预案评价人员在参与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的任务是( )。

  • A.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 B.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
  • C.确保演练活动的挑战性
  • D.确保演练进度
18

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确定。

  •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
  • C.危险性与危险源
  • D.可能性与严重性
19

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中的第三级预防原则是( )。

  • A.病因预防
  • B.发病预防
  • C.病人患职业病以后,合理进行康复处理
  • D.思想预防
21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 )。

  • A.物质的临界特性及数量
  • 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
  •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
  •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22

根据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

  • A.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检测结果
  • B.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C.劳动者的职业史
  • D.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
24

煤矿监察时,对某些时间、某些季节加强的监察工作,称为( )。

  • A.定期监察
  • B.重点监察
  • C.一般监察
  • D.专项监察
25

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 )。

  •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26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是指( )。

  • A.所有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 B.从主要负责人到岗位工人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 C.从主要负责人到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 D.所有行政管理部门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29

( )是审核策划与准备中的重要工作,也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质量的关键。

  • A.确定审核范围
  • B.组建审核组
  • C.制订审核计划
  • D.编制审核工作文件
30

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 )宣布应急结束。

  • A.现场指挥
  • B.应急救援系统
  • C.总指挥
  • D.紧急事务管理部门
32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 )的潜在危险源。

  • A.可能发生事故
  • B.一定发生事故
  • C.一定不发生事故
  • D.发生重大事故
37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 )开始实施。

  • A.2002年6月1日
  • B.2003年2月19日
  • C.2003年6月1日
  • D.2003年9月1日
38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解有误是( )。

  • A.“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在生产经营单位活动中,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 B.“预防为主”的含义是,一切安全工作必须立足于预防
  • C.“安全第一”明确了方法问题
  • D.“预防为主”明确了方法问题
40

下列对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描述有误的是( )。

  • A.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 B.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这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 C.迅速控制事态,防止危害范围扩大,这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 D.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44

对特种设备检验的安全管理规定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机构,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负责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的特种设备检验、型式试验工作
  • B.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
  • C.对于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使用
  • D.使用单位必须按期申请定期检验安全技术性能,及时更换安全标志中的相关内容
45

每起事故所包含的( ),对事故统计分析至关重要。

  • A.信息量
  • B.科技手段
  • C.材料收集数量
  • D.相关统计分析情况
46

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 )。

  • A.自燃性物质
  • B.振动危害
  • C.温度异常
  • D.高温物质
47

安全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的重点是在执行过程中的( ),确保得到贯彻落实。

  • A.动态检查
  • B.宣传教育
  • C.定期培训
  • D.会审监督
51

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和严重程度,既与( )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的数量有关。

  • A.危险品的存放时间
  • B.危险品的固有性质
  • C.危险品的存放地点
  • D.危险品的安全等级
52

( )也称普通死亡率,是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

  • A.粗死亡率
  • B.患病率
  • C.病死率
  • D.发病率
53

安全规章制度是指( )。

  • A.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有明确的要求
  • B.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 C.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 D.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宏观控制,是通过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形式体现出来,作为强制执行的防范安全生产风险的对策措施
54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保护女职工的要求,并规定了成年妇女禁忌从事的作业。下列作业,成年妇女可以从事的是( )。

  • A.金属矿山井下作业
  • B.负重质量超过25kg的间断搬运作业
  • C.高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
  • D.低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
55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应是( )。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B.工会组织
  • C.监察机关和人民法院
  • D.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
56

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 A.噪声
  • B.真菌
  • C.工业毒物
  • D.辐射
57

生产经营单位的( )应对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责任。

  • A.最高管理者
  • B.各级管理者
  • C.管理者代表
  • D.工会负责人
59

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 )。

  •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60

预警管理活动中,( )和黄色应用价值最大。

  • A.红色
  • B.橙色
  • C.蓝色
  • D.绿色
61

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的是( )。

  • A.射频辐射
  • B.紫外线
  • C.激光
  • D.红外线
62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危险源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企业中特别要严密监视重大危险源的( )。

  • A.化学参数变化趋势
  • B.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
  • C.温度变化趋势
  • D.压力变化趋势
63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 )作为评价对象。

  • A.生产经营单元
  • B.危险源性质
  • C.危险程度
  • D.危险单元
66

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序的分级依据中0.001

  • 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序的分级依据中0.001A.A级
  • B.B级
  • C.C级
  • D.D级
68

技术监察是对( )的监督检查。

  • A.生产条件
  • B.技术方案
  • C.物质条件
  • D.安全措施
71

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主要是指(  )。

  • A.安全技术措施
  • B.个体防护措箍
  • C.安全教育措施
  • D.安全检查措施
74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由( )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 A.单位主要负责人
  • B.安全部门
  • C.分管安全的副厂长
  • D.专职安全员
76

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 )。

  • A.案例分析
  • B.讲授法
  • C.实际操作演练
  • D.宣传娱乐法
78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

  • A.人本原理
  • B.强制原理
  • C.动力原则
  • D.激励原则
82

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是对从事特种设备的( )、维护保养、改造单位实施资格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 A.制图、设计、制造、安装
  • B.设计、制造、安装、修理
  • C.规划、生产、安装、维修
  • D.制图、规划、设计、生产
83

单位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 )、( )、( )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A.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
  • B.厂(矿),车间(工段、区、队),岗位
  • C.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岗位
  • D.厂(矿),班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