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 )等。

  •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
3

事故应急救援具有( )等特点。

  • A.不确定性
  • B.间断性
  • C.突发性
  • D.后果易放大性
  • E.持续时间长
4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应该按照( )来计算。

  • A.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 B.衡量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是否合理
  • C.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 D.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前人经济损失率计算
  • E.固定资产的数额
5

重大事故应根据( )实行分级响应体制。

  • A.事故的性质
  • B.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
  • C.事故的严重程度
  • D.事故的发生时间
  • E.事故的上报时间
6

职业性致癌物有( )种。

  • A.确认致癌物
  • B.潜在致癌物
  • C.可疑致癌物
  • D.一般致癌物
  • E.工业致癌物
7

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 )。

  • A.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 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C.建设项目组成人员评价
  • D.建设项目时间周期评价
  • E.安全风险评价
8

用人单位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进行( )。

  • A.安全隐患检查
  • B.生产流程检查
  • C.健康检查
  • D.医学观察
  • E.安全监督
9

生产性粉尘来源于( )等。

  • A.固体物质的机构加工
  • B.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 C.物质蒸汽冷凝
  • D.安全管理人员的非科学管理
  • E.日常的烟气
10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应提交的材料有( )等。

  • A.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 B.由法定资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 C.存在毒物作业项目的提交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D.生产工艺流程图
  • E.主要产品的名称和数量
11

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有( )。

  • A.千人经济损失率
  • B.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 C.机器损失率
  • D.职工死亡率
  • E.新设备数
12

下列属于事故概况的是( )等。

  • A.事故经过
  • B.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 C.结案情况
  • D.事故原因
  • E.事故时间
13

在使用职业接触限值时,应注意( )等。

  •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使用
  • B.最高容许浓度的使用
  •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使用
  • D.一般浓度的使用
  • E.对浓度没有特殊要求
14

职业健康监护对从业人员来说是( )。

  • A.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
  • B.是一项预防性措施
  • C.是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承担的义务
  • D.是本质安全化的前提
  • E.是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16

职业卫生调查中的机械抽样、等距抽样是指( )。

  • A.单纯随机抽样
  • B.系统抽样
  • C.整群抽样
  • D.分层抽样
17

( )不属于事件树分析步骤

  • A.判定安全功能
  • B.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 C.职工技能培训
  • D.确定初始事件
18

毒性对事故的严重度的影响在( )中予以考虑。

  • A.毒物伤害过程
  • B.毒物伤害人数
  • C.毒物伤害模型
  • D.毒物伤害损失
20

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 )来表示。

  • A.人员伤亡
  • B.经济损失
  • C.停工损失
  • D.设备损害
21

( )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A.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B.事故应急救援人员
  • C.事故应急救援设施
  • D.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24

为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 ),必须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 A.改善工作环境
  • B.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 C.提高经济收益
  • D.保证本质安全
25

( )系指事故中人员伤亡及房屋、设备、物资等的则产损失,不考虑停工损失。

  • A.事故后果
  • B.事故原因
  • C.事故发生时间
  • D.事故发生地点
26

为促进亚太地区国家建立重人危险源控制系统,1991年在曼谷召开了( )。

  • A.安全标准大会
  • B.重大危险源控制大会
  • C.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大会
  • D.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讨论会
27

20世纪?0年代以来,( )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 A.预防重大工业事故
  • B.改进工业设施
  • C.推广安全理念
  • D.扩充安全设备
28

诊断活动和评价活动是( )的分析过程。

  • A.物质组成
  • B.技术性
  • C.能量性
  • D.安全等级
29

预控对策中的( ),是连接两个系统活动的组织手段。

  • A.事故预防环节
  • B.组织准备环节
  • C.人员救治环节
  • D.宣传教育环节
33

( )是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与日常管理都是预控对策的主体。

  • A.事故危机管理
  • B.安全风险检查
  • C.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 D.组织准备
34

诊断活动和评价活动是( )的分析过程。

  • A.物质组成
  • B.技术性
  • C.能量性
  • D.安全等级
37

( )主要用于对潜在因素或征兆信息定量化。

  • A.潜在指标
  • B.综合指标
  • C.具体指标
  • D.计划指标
39

事故应急救援不具有( )等特点。

  • A.不确定性
  • B.间断性
  • C.突发性
  • D.后果易放大性
42

职业卫生常用的统计指标有( )。

  • A.患病率
  • B.发病率
  • C.病死率
  • D.猝死亡率
43

在一般的体力劳动的过程中,突出的有强制体位和( )两方面问题。

  • A.重体力劳动的负重作业
  • B.轻度作业
  • C.有毒作业
  • D.高温作业
44

进行检验假设应注意的问题有( )。

  • A.根据资料类型和特点选用正确的假设检验方法
  • B.进行安全教育
  • C.开展安全宣传
  • D.普及安全知识
46

毒性长期、小量进入肌体导致的中毒是( )。

  • A.慢性中毒
  • B.亚急性中毒
  • C.过敏反应
  • D.急性中毒
49

( )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

  • A.本质安全计划
  • B.基本预案
  • C.临时预案
  • D.紧急救援预案
50

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 )。

  • A.煤尘
  • B.粉尘
  • C.灰尘
  • D.生产性毒物
51

(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 A.生产性粉尘
  • B.生产性灰尘
  • C.生产杂物
  • D.生产废弃物
52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 )。

  • A.职业性危害因素
  • B.劳动强度因素
  • C.安全隐患因素
  • D.劳动事故因素
54

在调查工作中,调查工作最重的是( )和管理调查组。

  • A.安全检查组
  • B.生产提高组
  • C.技术分析组
  • D.安全管理组
55

每起事故所包含的( ),对事故统计分析至关重要。

  • A.信息量
  • B.科技手段
  • C.材料收集数量
  • D.相关统计分析情况
57

根据引发职业病的有害物质的种类的小同,分别编制了( ),按规定上报。

  • A.《尘肺病报告卡》
  • B.《职业病报告卡》
  • C.《农药中毒报告卡》
  • D.《安全卫生监测报告卡》
59

( )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等。

  • A.后勤部
  • B.行动部
  • C.资金部
  • D.指挥部
60

现场处置方案的特殊形式有( )。

  • A.单项方案
  • B.多项方案
  • C.综合预案
  • D.危险预案
61

下列不属于毒性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的取决参数的是( )。

  • A.物质的状态
  • B.物质的颜色
  • C.气味
  • D.重度
64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值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 )。

  • A.重大危险源
  • B.外漏的危险源
  • C.多发性危险源
  • D.潜在危险源
66

使用( ),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

  • A.安全生产设备
  • B.安全生产技术
  • C.劳动防护用品
  • D.劳动防护知识
67

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是( )。

  • A.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完善事故预警机制
  • C.健全安全评价报告体系
  • D.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68

( )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

  • A.安全投入
  • B.安全生产
  • C.安全教育
  • D.安全科技
69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 )。

  • A.设施
  • B.员工
  • C.办公场地
  • D.环境
75

在调查工作中,调查工作最重的是( )和管理调查组。

  • A.安全检查组
  • B.生产提高组
  • C.技术分析组
  • D.安全管理组
79

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主要是对( )过错的制裁。

  • A.职务性
  • B.技术性
  • C.管理性
  • D.生产性
83

下列不属于事故调查报告正文应当包括的选项有( )。

  • A.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 B.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C.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D.事故发生的频率
85

人体对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对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是不同的,这属于( )。

  • A.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 B.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
  • C.劳动者个体易感性
  • D.劳动用品本身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