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安师试题模拟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的规定,下列选型安全生产事故中属于坍塌事故的是()。

  • A.矿山井巷中冒顶片帮
  • B.挖沟时的土石塌方
  • C.施工现场脚手架坍塌
  • D.仓库堆置物倒塌
  • E.高层房屋建筑定向爆破引起的坍塌
2

某咨询公司在承揽一批企业安全管理咨询项目时,对企业人员总数和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关系有不同意见。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企业中,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是()。

  • A.从业人员100人的矿山单位
  • B.从业人员150人的道路运输单位
  • C.从业人员200人的洗衣机生产单位
  • D.从业人员200人的建筑施工单位
  • E.从业人员60人的冶金单位
3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事故调查组在履行事故调查职责时有以下()权利。

  • A.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
  • B.有权获得相关文件、资料
  • C.有权撤销事故责任人的任职资格
  • D.有权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 E.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

下列对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人员所承担的职责描述正确的是()。

  • A.参加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处理
  • B.在发现职业危害严重时,须立即责令用人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 C.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用人单位,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 D.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
  • E.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
5

安全验收评价的前期准备资料包括()。

  • A.安全预评价报告
  • B.初步设计文件
  • C.工程监理报告
  • D.施工图
  • E.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报告
6

国家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对煤矿行业实行了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的管理体制,其中煤监机构的职责是()。

  • A.对煤矿违法行为依法做出现场处理
  • B.对地方煤矿进行监察管理
  • C.负责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 D.负责颁发矿长安全资格
  • E.对煤矿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7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 A.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 C.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人员伤亡情况
  • D.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 E.决定参加单位和人员
10

事故调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正确分析事故具有重要作用。在事故调查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

  • A.危险指数方法
  • B.故障树分析方法
  • 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 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 E.变更分析方法
1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大致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3种,事中监督管理方式主要包括()。

  • A.日常的监督检查
  • B.安全大检查
  • C.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 D.许可证审批
  • E.事故调查处理
13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常包含一系列支持附件。下列资料中,应作为应急预案支持附件的是()。

  • A.应急管理方针和原则
  • B.危险分析附件
  • C.应急演练策划方案
  • D.应急通信联络图表
  • E.技术支持附件
14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有()。

  •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
  •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 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 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 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5

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不包括()。

  • A.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 B.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完全消除事故后果的危害
  • C.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 D.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19

以下描述属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职责范围,不正确的是()。

  • A.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
  • B.负责煤矿矿长安全资格、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工作
  • C.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
  • D.参与起草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20

由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根据企业上报的安全评价报告和预案等有关材料建立的系统是()。

  • A.应急救援系统
  • B.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
  • C.场外应急救援系统
  • D.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21

应急演练改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按照改进计划,由相关单位实施落实,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 B.明确演练需求,提出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初步安排
  • C.完成演练策划,编制演练总体方案及其附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预演,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安排
  • D.按照演练总体方案完成各项演练活动,为演练评估总结、收集信息
23

对于高危行业,其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须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提出申请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包括()。

  • A.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 B.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 C.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 D.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许可证
26

下列哪些不是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 D.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27

事故隐患的分级指标有()个,分别是()。

  • A.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危害程度、隐患整改难度
  • B.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隐患整改难度
  • C.2;事故的危害程度、隐患整改难度
  • D.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危害程度
30

下列应急管理体系,属于体系运转物质条件和手段的是()。

  • A.法律法规体系
  • B.运行机制
  • C.支持保障系统
  • D.组织体系
32

某公司生产车间因电路老化发生短路导致火灾,火灾致使5人死亡,31人严重烧伤,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公司采取的下列措施中,符合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观点的技术措施是()。

  • A.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B.改善车间作业环境,提高车间建筑耐火等级
  • C.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等
  • D.增强短路保护装置,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33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以后,事发发生地人民政府应立即响应,对事故受害人员进行营救,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响应内容的是()。

  • A.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
  • B.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
  • C.追究事故责任人相关责任
  • D.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35

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三类。

  • A.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 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 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 D.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39

以下()不属于起重伤害。

  • A.起重机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 B.工人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伤害
  • C.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 D.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40

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特点的安全生产检查是()。

  •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 B.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 C.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 D.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41

事故调查应该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和人员伤亡情况及其()等。

  • A.直接经济损失
  • B.间接经济损失
  • C.财产损失
  • D.责任人
42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下列属于安全预评价的是()。

  • A.在项目建成正式投产试生产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 B.在建设项目竣工和正式生产运行后进行的以安全管理“三同时”为主的检查性评价
  • C.对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的评价
  • D.对在用生产装置某一特定性能进行的评价
44

事故隐患分为()。

  • A.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 B.一般事故隐患、特大事故隐患
  • C.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 D.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46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不包括()。

  • 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 B.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 C.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 D.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48

安全生产检查中,硬件系统的检查不包括()。

  • A.查作业环境
  • B.查生产设备
  • C.查管理
  • D.查安全设施
50

安全验收评价是指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建设项目进行到()阶段实施的安全评价。

  • A.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结束、投产前
  • B.验收完成生产
  • C.验收完成投产
  • D.试生产正常运行投产
52

建设项目在进行安全预评价时需要依据的相关材料包括()等。

  • A.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
  • B.建设项目符合性结论
  • C.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建设项目工艺流程资料
54

不符合风险抵押金使用规定的是()。

  • A.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产生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全部由代理银行负担
  • B.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产生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需动用风险抵押金专户资金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上级财政部门批准,由代理银行具体办理有关手续
  • C.费用支出超过安全风险抵押金的,其超出部分由企业负担
  • D.风险抵押金可用于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
56

高温高湿作业的气象条件特点不包括()。

  • A.湿度大
  • B.气温高
  • C.热辐射强度大
  • D.不存在热辐射源
57

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
  • B.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C.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6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原则的是()。

  • A.及时性原则
  • B.引导性原则
  • C.全面性原则
  • D.系统性原则
63

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中为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等公共设施安全隔离,政府主管部门采取的措施是()。

  • A.应急措施方案
  • B.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监察
  • C.对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进行安全规划
  • D.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
65

下列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内容的选项是()。

  • A.卫生技术措施
  • B.妇女卫生室、培训室等辅助措施
  • C.安全教育宣传措施
  • D.隔离措施
66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的作业能力与岗位相适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内容不包括()。

  • A.安全培训制度、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情况
  • B.安全培训经费投入和使用的情况
  • C.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
  • D.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中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占比情况
7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监督时间逻辑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种,下列属于事中监督管理的是()。

  • A.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 B.审批安全生产许可证
  • C.监察事故责任追究情况
  • D.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74

某公司在进行关于有毒气体意外释放的应急预案演练时,错误的将氯气瓶打开使其缓慢释放,被释放的氯气属于()危险源,该类危险源造成的伤害是指()。

  • A.第一类;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冻伤
  • B.第一类;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中毒伤害
  • C.第二类;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
  • D.第二类;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
75

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经常提到现场作业要杜绝的“三违”现象是指()。

  • A.违章操作、违章检修、违反劳动纪律
  • B.违章指挥、违反指令、违反操作规程
  • C.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 D.违章操作、违章检修、违反操作规程
77

在安全检查工作程序中,不属于安全检查准备工作的是()。

  • A.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 B.杏阅文件和记录
  • C.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
  • D.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
78

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强发光体等可成为()。

  • A.激光辐射源
  • B.红外线辐射源
  • C.高频作业辐射源
  • D.紫外线辐射源
79

根据国家有关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为其从业人员配备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时应选用()。

  • A.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B.有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C.新研制和开发的无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
  • D.一般劳动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