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模拟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生产车间有空气压缩机发出的噪声和变压器发出的噪声分别属于()和()。

  • A.空气动力噪声
  • B.机械性噪声
  • C.电磁性噪声
  • D.压力性噪声
  • E.振动性噪声
3

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

  • A.毒性等级
  • B.强度
  • C.物质的状态
  • D.重度
  • E.气味
4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是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某些与职工有关 的其他因素,也会对人带来伤害和影响,主要包括()等因素。

  • A.长时间蹲位或弯腰作业
  • B.卫生的投入和管理
  • C.工作过于紧张
  • D.长时间单调重复作业
  • E.劳动组织不合理
5

下列对生产场所的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正确的包括()。

  • A.液氨储罐是危险源
  • B.液氨储罐接地装置断开是事故隐患
  • C.液氨储罐存在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 D.液氨储罐存在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 E.液氨储罐发生的事故类型只有火灾事故
6

下列关于预警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组织准备和事故管理是预控对策的主体
  • B.组织准备有两个特定任务,一是组织构成,二是对策准备
  • C.事故的危机管理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
  • D.日常监控活动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日常对策,二是事故危机模拟
  • E.日常监控和组织准备都要以危机管理工作为前提
7

下列原则中,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 B.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 C.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D.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 E.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9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 A.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 B.遗传病
  • C.病史
  • D.身体状况
  • E.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0

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消除危险源
  • 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 C.个体防护
  • D.减少故障和失误
  • E.隔离
11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三类。

  • A.剧毒性粉尘
  • B.混合性粉尘
  • C.高电离性粉尘
  • D.刺激性粉尘
  • E.有机性粉尘
12

系统安全理论中,包括下列创新概念()。

  • A.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因此应该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风脸
  • B.没有绝对安全,任何事物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 C.安全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危险源,降低事故概率和减轻伤害损失
  • D.开始考虑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提高复杂系统安全性
  • E.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彻底根除危险源,降低事故概率
15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合格,且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A.未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的
  • B.未按照建设项日安全设施设计文件施工或者施工质量未达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文件要求的
  • C.未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或者安全验收评价不合格的
  • D.施工不符合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标准的
  • E.未采纳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且未作充分论证说明的
18

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时,依据的主要文件是项目的()。

  • A.建议书
  • B.可行性研究报告
  • C.初步设计和变更设计
  • D.消防验收报告
19

下列属于对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要求的是()。

  • A.应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 B.安全评价机构、安全评价人员应真实、准确地做出评价结论,并对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 C.应为安全评价机构创造必备的工作条件,如实提供所需的资料
  • D.应根据安全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及时进行整改
21

()原则就是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 A.本质安全化原则
  • B.因果关系原则
  • C.3E原则
  • D.偶然损失原则
22

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划分为()。

  • A.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
  • B.综合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
  • C.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
  • D.整体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
25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的是()。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组织实施应急演练
  • C.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6

下列检查内容中,不属于“软件”检查的是()。

  • A.作业环境检查
  • B.事故处理检查
  • C.安全规章制度检查
  • D.事故隐患整改情况检查
27

企业实施评价时,由()负责确定评价工作人员并成立评价工作组。

  • A.评价管理机构
  • B.评价实施机构
  • C.评价决策机构
  • D.评价组织机构
30

某煤矿单位需采购一台用于提升煤炭的大型机械,该机械需满足的条件错误的是()。

  • A.该机械设备的提升能力、机型、技术参数等符合强制性规定
  • B.该机械应由具有生产资质的单位制造
  • C.如果该机械是进口机械,需符合机械制造单位所在国家的质量技术标准
  • D.该机械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
31

计量资料的特点是()。

  • A.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多为连续性资料
  • B.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
  • C.有助于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所持的资料
  • D.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枚举或记数得来,多为间断性资料
34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起重伤害的是()。

  • A.起重机的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 B.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 C.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
  • D.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36

关于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型企业不低于50万元
  • B.中型企业不低于100万元
  • C.大型企业不低于200万元
  • D.特大型企业不低于250万元
37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的隐患。

  • A.危害程度较小
  • B.忽略
  • C.限期整改
  • D.立即整改排除的
38

关于职业卫生调查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职业卫生调查方法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 B.职业卫生调查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 C.想要了解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情况时,需要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 D.普查方法是职业卫生调查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39

职业卫生调查设计中,关于常用抽样方法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距抽样的缺点是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性
  • B.整群抽样是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
  • C.分层抽样的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
  • D.单纯随机抽样操作简单
40

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表示()。

  • A.防护
  • B.作业环境
  • C.危害程度
  • D.劳动安全
45

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及质量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之上的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是()。

  • A.设备管理预警系统
  • B.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系统
  • C.质量管理预警系统
  • D.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系统
46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

  • A.以旧换新
  • B.随便代替,以次充好
  • C.超极限使用
  • D.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47

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

  •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49

根据本质安全的定义,下列装置或设备,属于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降落伞
  •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52

不同的应急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范围不同。因而在内容的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包括()。

  • A.预案、程序、指导书和记录
  • B.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 C.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保障系统
  • D.应急准备、分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
57

某公司在企业安全文化实践月举行了由全员参与的理论知识交流讨论会,讨论会中部分成员提出了下列关于安全管理原理的相应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强制原理”是指违反了纪律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
  • B.“封闭原则”是指管理手段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的回路
  • C.“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的发生只是偶然的,可以避免
  • D.“反馈原则”是指员工对领导的反作用
61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和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不断深化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的安全生产方针。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B.安全第一,防消结合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66

不属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是()。

  • A.劳动组织不合理
  • B.照明不良
  • C.劳动制度不合理
  • D.操作体位不良
68

应急准备是实施有效救援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资源准备
  • B.应急资源准备,接警与通知
  • C.应急资源准备,恢复现场
  • D.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准备
69

对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不包括()。

  • A.露天矿山边坡
  • B.矿山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有毒物质的浓度
  • C.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 D.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
71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A.县级人民政府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州级人民政府
  • D.国务院
72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申请的受理、证书和标志的核发,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由设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负责。

  •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B.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C.国务院各主管部门
  • D.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
73

发生在潜水作业后,主要表现为皮肤奇痒的职业病是()。

  • A.中暑
  • B.急性减压病
  • C.高原肺水肿
  • D.高原脑水肿
7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除下列()外,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存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与其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A.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 B.学校、医院、电影院等公共设施
  • C.城市污水厂
  • D.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76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中,安全事务参与指标的主要内容有()。

  • A.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建议
  • B.安全报告、安全指引
  • C.沟通交流、安全防护
  • D.安全态度、行为习惯
78

下列不符合职业危害形势的是()。

  • A.职业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 B.群发性职业危害事件多发,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 C.职业危害流动性小,危害转移严重
  • D.接触职业危害人数众多,患者总量巨大
79

企业应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该制度不包括()。

  • A.防护用品的价格范围限定
  • B.采购验收
  • C.使用前、使用中检查
  • D.培训从业人员正确使用
81

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方法
  •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 C.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 D.故障树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