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演练方法,如( )等。

  • A.现场演练
  • B.桌面演练
  • C.功能演练
  • D.全面演练
  • E.口头演练
2

内部审核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种( )的运行机制。

  • A.自我发展
  • B.自我检查
  • C.自我创新
  • D.自我纠正
  • E.自我完善
3

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 )。

  • A.参数估计
  • B.二项分布
  • C.相对数计算
  • D.假设检验
  • E.方差检验
4

下列哪些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 A.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B.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C.工矿商贸企业百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D.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
  • E.百万吨煤炭死亡率
5

预警控制中的组织准备,主要包含那些特定任务( )。

  • A.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
  • B.确定预警系统的职能分配和运行方式
  • C.确定于预警系统中人的行为
  • D.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组织训练
  • E.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对策准备
6

对料石粉碎车间进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时,需开展的工作包括( )。

  • A.分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B.危险性预先分析
  • C.统计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率
  • D.计算事故发生的严重度
  • E.事故树的编制
8

以下属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象的是( )。

  • A.厂长
  • B.安全管理员
  • C.普通工人
  • D.电工人员
  • E.参观人员
9

应急行动需要的支持与保障资源有__________。

  • A.人力资源
  • B.物资与设备
  • C.个人防护装备
  • D.应急文件
10

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可分为( )等级别。

  • A.高剧毒
  • B.中等毒
  • C.剧毒
  • D.高毒
  • E.微毒
11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重点包含的含义指( )。

  • A.“以人为本”必须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 C.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
  • D.要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作用
  • E.生产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性的因素
12

有关本质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 B.本质安全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两方面内容
  • C.两种安全功能并非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
  • D.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 E.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目前本质安全尚难实现
14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的分类包括( )。

  • A.安全总体评价
  • B.安全验收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
  • D.安全专项评价
  • E.安全预评价
15

应急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 )。

  • A.强项
  • B.弱项
  • C.不足项
  • D.整改项
  • E.改讲项
16

针对某一时期的煤矿安全工作重点,组织( )。

  • A.日常监察
  • B.重点监察
  • C.定期监察
  • D.专项监察
20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基础特征不包括(  )。

  • A.企业形象特征
  • B.企业状态特征
  • C.企业系统特征
  • D.企业文化特征
22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不包括( )。

  • A.电气安全评价
  • B.定性、定量评价
  • C.生产工艺简介
  • D.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7

对急性作用大、刺激作用强和危害性较大的有毒化学物质而制定的接触限值是( )。

  • A.平均容许浓度
  •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 C.最低容许浓度
  • D.最高容许浓度
29

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一般采取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形式,下列属于班组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 A.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
  • B.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D.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义务
31

( )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A.综合预案
  • B.现场处置方案
  • C.基本预案
  • D.专项预案
32

技术监察是对( )的监督检查。

  • A.生产条件
  • B.技术方案
  • C.物质条件
  • D.安全措施
34

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事故等级,设事故调查组副组长1~3人,对一般等级的事故如何设置组长、副组长( )。

  • A.设副组长1-2人
  • B.设组长一人,副组长1人
  • C.可只设组长1名,不再设置副组长
  • D.只设副组长,组长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担任
39

事故树评价法首先要确定()

  • A.初始事件
  • B.顶上事件
  • C.基本事件
  • D.危险事件
43

事故统计分析法是以研究(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 A.行业类统计
  • B.伤亡事故统计
  • C.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
  • D.工矿企业类伤亡事故统计
44

下列(  )不是预控对策的一般活动阶段。

  • A.组织准备
  • B.日常监控
  • C.事故管理
  • D.预警分析
49

按2003年2月19日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规定,以下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

  • A.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 B.起重机械
  • C.铸造机械、木工机械
  • D.客运索道
50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中,( )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

  • A.组织体系
  • B.运行机制
  • C.法律法规体系
  • D.支持保障系统
51

在工作场所中接触职业危害的工人,其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及周期应根据( )决定。

  • A.工人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
  • B.工人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接触时间
  • C.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国家规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 D.工人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国家规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5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指数评价法的是(  )评价法。

  • A.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 B.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
  • C.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
  • D.模糊矩阵
53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 )应运而生。

  • A.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B.系统安全理论
  •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D.能量预防与控制理论
54

(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成立。

  • A.1999年1月1日
  • B.1999年12月30日
  • C.1999年12月31日
  • D.2000年1月1日
5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进措施的目的不包括( )。

  • A.要求生产经营单位针对绩效测量与监测、事故事件调查、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所提 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 B.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予以保持
  • C.确保体系的自我协调功能
  • D.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56

20世纪50年代,以(  )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模式、思想、理论基本形成。

  • A.研究劳动安全卫生
  • B.劳动安全卫生法规
  • C.系统安全理论
  •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57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中的技术监察是指(  )。

  • A.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
  • B.对物质条件的监督检查
  • C.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的实施等工作
  • D.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以及调查处理等工作
62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是()

  • A.法律法规
  • B.资源分析
  • C.危险分析
  • D.应急准备
65

以下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方法的是( )。

  • A.常规检查
  • B.安全检查表法
  • C.仪器检查法
  • D.类比方法
68

下列工作内容,属于安全评价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工作内容的是()

  • A.分析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 B.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 C.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措施建议
  • D.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
69

下列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要求的是( )。

  • A.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B.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只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只需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 D.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70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下列不属于物的因素的是( )。

  • A.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 B.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D.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71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 )。

  • A.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 B.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
  •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 D.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74

(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B.事故树分析法
  • C.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80

I级预警用红色表示( )。

  • A.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
  • B.安全状况特别严重
  • C.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
  • D.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82

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 )。

  •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83

高危行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的( ),明确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的管理程序。

  • A.监督管理制度
  • B.安全预防制度
  • C.内部管理制度
  • D.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85

劳动防护用品的不正确使用方法是( )。

  • A.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
  • B.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 C.特殊情况下可超极限使用
  • D.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