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责令限期改正
- B.警告
- C.给予关闭
- D.停产整顿
- E.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爆破作业人员
- B.主要负责人
- C.安全管理人员
- D.财务人员
- E.仓库管理人员
- A.开除
- B.撤职
- C.罚款
- D.没收违法所得
- E.警告
- A.长期检验
- B.监督检验
- C.定期检验
- D.型式试验检验
- E.立式试验检验
- A.发现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吊销证照
- B.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时,责令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
- C.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取有关资料
- D.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向危险化学品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 E.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器材和运输工具,责令立即停止使用
- A.罚款
- B.警告
- C.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 D.取消其相应资格
- E.没收违法所得
- A.民用爆炸品
- B.放射性物品
- C.核能物质
- D.城镇燃气
- E.易燃易爆物品
- A.责令停产停业
- B.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 C.警告
- D.较大数额罚款
- E.拘留
- A.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 B.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合并的原则
- C.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 D.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E.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 A.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B.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配件或者灭火剂维修消防设施和器材
- C.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D.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可以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高质量的销售单位或品牌
- E.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未经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
- A.警告
- B.罚款
- C.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 D.开除
- E.拘留
- A.法律、行政法规
- B.地方性法规
- C.部门规章
- D.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E.企业标准
-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 D.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 E.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 A.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 B.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
- C.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处理的权利
- D.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 E.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 A.法律适用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C.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
- D.普通法优于特殊法
- E.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A.罚款
- B.警告
- C.拘留
- D.行政处分
- A.1
- B.2
- C.3
- D.4
- A.10%
- B.20%
- C.30%
- D.50%
- A.5
- B.15
- C.30
- D.60
- A.注册申请表
- B.申请人执业证
- C.申请人与原聘用单位合同到期或者解聘证明(复印件)
- D.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文件
- A.受他人胁迫实施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 B.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 C.主动消除或者减小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危害后果
- D.配合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
- A.特别重大
- B.重大
- C.较大
- D.一般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A.1
- B.2
- C.6
- D.12
- A.按过错大小
- B.过错推定
- C.过错
- D.无过错
- A.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 B.职工个人自愿缴纳工伤保险费
- C.任何单位均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 D.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 A.1
- B.2
- C.3
- D.4
- A.给予民事制裁
- B.给予行政处分
- C.承担赔偿责任
- D.追究经济责任
- A.登记
- B.认可
- C.认证
- D.核准
- A.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公安部门
- A.国务院建没行政主管部门
-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 D.国务院国防科技丁业主管部门
- A.5万元以上1 0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A.半
- B.1
- C.1.5
- D.2
- A.0.5
- B.1
- C.1.5
- D.2
- A..用途
- B.组成
- C.性质
- D.使用场合
- A.27
- B.54
- C.108
- D.216
- A.国务院交通部门
- B.国务院公安部门
- C.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A.工程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不明确
- B.建筑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不完善
- C.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 D.安全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不明确、不健全、不落实.管理混乱
- A.设计
- B.施工
- C.监理
- D.建设
- A.3
- B.5
- C.7
- D.10
- A.采矿许可证
- B.安全生产许可证
- C.煤炭生产许可证
- D.营业执照
-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
- D.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操作规程
- B.职业病患者个人信息
-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D.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 A.新建、扩建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 B.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 C.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 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7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卫生行政部门
-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第一级
- B.第二级
- C.第三级
- D.第四级
- A.责令限期改正
- B.予以警告
- C.拒绝执行
- D.对其进行处罚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人民法院
- C.公安机关
- D.人民检察院
- A.一般
- B.特殊
- C.指定
- D.移送
- A.5
- B.7
- C.14
- D.15
- A.1
- B.3
- C.5
- D.10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部门规章
- A.70
- B.80
- C.100
- D.120
- A.裁定
- B.仲裁
- C.调解
- D.裁决
- A.消防演练计划
- B.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 D.火灾预防计划
- A.对火险隐患不及时消除的
- B.擅自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
- C.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的
- D.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
-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建设单位
- C.公安消防机构
-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
- B.要求立即停止作业
- C.提出解决的建议
- D.要求职工继续作业
-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的
- B.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 C.公众聚集的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
- D.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 A.责令限期改正
- B.给予撤职处分
- C.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管理矿山的主管部门
-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 D.公安机关
- A.公安机关
- B.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 C.监察机关
- D.人民法院
- A.10
- B.15
- C.20
- D.30
- A.消防安全
- B.道路交通安全
- C.民用航空安全
- D.国有重点煤矿安全
- 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 B.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人员
-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
- D.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有关人员
- 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 D.本单位
- A.名誉权
- B.控告权
- C.生命权
- D.健康权
- A.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安全生产检查人员
- D.从业人员
- 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 B.当地人民政府
- C.生产经营单位
-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1
- B.2
- C.3
- D.5
- A.不得
- B.可以
- C.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
- D.一般不得
- A.处以罚款
- B.限期改正
- C.取缔
- D.关闭
- A.主要负责人
- B.项目经理
- C.董事会
- D.股东
- A.安全生产管理
- B.财务
- C.安全生产检查
- D.特种作业
- A.本班组的安全生产
- B.本岗位的安全生产
- C.安全生产重大事项的决策并组织实施
- D.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 A.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支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得拒绝投入或者减少投入
- B.要求安全管理机构或者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予以保证
- C.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已经投入的安全资金必须管好用好,不得不用、少用或者挪用
- D.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检查、监督安全生产投入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达到保障安全生产的预期效果
- A.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B.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 C.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 D.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 A.经理
- B.班组长
- C.主要决策人
- D.财务负责人
- A.严格按照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或者约定,完成所承担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事项
- B.接受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的检查监督
- C.合理地确定服务报酬和收费标准,不得非法牟利
- D.有权拒绝从事非法或者服务范围以外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
- 80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协调、解决。
- A.乡级以上
- B.县级以上
- C.市级以上
- D.省级以上
-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 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 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 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 A.合法行政
- B.合理行政
- C.程序正当
- D.高效便民
- A.安全投入
- B.安全产出
- C.安全意识
- D.安全责任
- A.个人的意志
- B.统治阶级的意志
- C.超阶级的共同意志
- D.非统治阶级的意志
- A.普遍性
- B.逻辑性
- C.阶级性
- D.程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