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危险化学品
- B.放射性物质
- C.粉尘
- D.毒物
- E.腐蚀性物质
- A.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 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C.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D.停止作业或撤离现场
- A.医疗急救组织中必须都是专职的医护人员,并有资格证书
- B.提供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 C.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
- D.建立由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
- A.工伤认定申请表
- 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 C.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 D.户口证明
- A.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依然投入生产的
- B.煤矿生活福利设施不配套的
- C.未依法提取或使用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的
- D.煤矿作业场所的瓦斯和粉尘等浓度超过安全标准而强行开采的
- A.工伤认定申请表
- 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 C.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 D.户口证明
- A.机动车辆
- B.锅炉
- C.起重机械
- D.氧气钢瓶
- A.下班后清理工作现场时,被烫伤
- B.出差乘车途中遇泥石流失踪
- C.上班途中被歹徒扎伤
- D.城管队员执勤时被无照摊贩打伤
- A.建筑施工单位
- B.危险物品生产单位
- C.矿山
- D.危险物品使用单位
- A.设计、采购
- B.安装、使用
- C.检测、维修
- D.改造、报废
- A.进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等
- B.要求被检查部门暂时停机接受有关检查
- C.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
- D.查封或扣押有关材料和生产设备
- E.不受被检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任何限制
- A.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B.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
- C.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D.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年度计划
-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D.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
- A.应依照有关规定采取行政措施对本地区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 B.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后迅速和妥善处理
- C.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
- D.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A.质量指标
- B.技术指标
- C.卫生指标
- D.安全生产设施
- E.安全生产条件
- A.许可
- B.认证
- C.审批
- D.登记
- A.调整劳动关系
- B.保护劳动者权益
- C.保护用人单位权益
- D.规范社会秩序
- A.12学时
- B.16学时
- C.32学时
- D.48学时
- A.地区级
- B.市级
- C.县级
- D.省级
- A.处分
- B.警告
- C.罚款
- D.记过或开除
- A.①地质图,②水文地质图,③工程地质图
- B.①矿山总布置图,②矿井布置图,③巷道布置图
- C.①地质图,②矿山总布置图和矿井井上、井下对照图,③矿井、巷道、采场布置图
- D.①矿井布置图,②巷道布置图,③采场布置图
- A.单位法人和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 B.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 C.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D.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 23
-
按照《消防法》第十五条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_________申请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 A.当地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 B.市(地)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 D.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 A.未按规定设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
- B.未按规定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 C.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未按规定存档、报告和公布
- D.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未采取有效措施,或者未按规定及时报告
- A.我国境内从事生产活动的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 B.我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
-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
- D.我国境内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的安全生产
- A.区域安全检查
- B.突击安全检查
- C.重点安全抽查
- D.个别随机安全抽查
-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 C.中介机构进行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评价活动
-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
- A.上级管理部门
- B.卫生行政部门
- C.公安部门
- D.司法部门
-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5
- B.责令停产停业整顿、3
- C.警告、5
- D.警告、3
-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50万元以上80万元以下的罚款
- A.20学时
- B.24学时
- C.32学时
- D.72学时
-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A.消除事故隐患的义务
- B.接收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
- C.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
- D.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 A.从事矿山开采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B.从事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生产的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从事危险物品储存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不从事与危险物品有关的非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单位,不能设置机构,而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 A.将临近易燃物移走,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现场
- B.对轻伤者实施急救,将死伤者送进医院
- C.及时、如实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 D.组织事故调查,并处理责任人
- A.200
- B.300
- C.500
- D.100
-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 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A.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 B.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 C.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D.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 A.监督
- B.监察
- C.管理
- D.责任
-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 B.可行性报告
- C.职业病情况报告
- D.职业病研究结果报告
- A.工程技术人员
- B.生产经营单位
- C.介绍工程技术人员的单位
- D.介绍工程技术人员的个人
- A.8、2
- B.10、2
- C.6、1
- D.8、1
- A.1
- B.2
- C.3
- D.4
- A.提示标识
- B.警告标识
- C.说明书
- D.注意事项
- A.2001年11月1日
- B.2002年10月1日
- C.2002年11月1日
- D.2001年10月1日
- A.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 B.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重点高等院校
- C.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 D.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
- A.高温
- B.高处
- C.夜班
- D.高湿
- A.经期、孕期、哺乳期、产期
- B.少女、青年、中年、晚年
- C.婚前、婚后、育前、育后
- D.经期、孕期、婚期、哺乳期
- A.4
- B.5
- C.3
- D.2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C.公安机关
- D.卫生主管部门
- A.危险品
- B.化学品
- C.剧毒化学品
- D.危险化学品
- A.1
- B.2
- C.3
- D.4
- A.已满l6周岁
- B.未满16周岁
- C.16~18周岁
- D.未满18周岁
- A.由有关中介机构
- B.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组织
- C.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专业技术组织
- D.逐步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
- A.矿山
- B.交通运输
- C.建筑施工
- D.危险物品生产、经营
- A.是相同的
- B.按该标准给出的换算方法进行换算
- C.只与损伤部位有关
- D.只与休假多少有关
- A.主体、客体和内容
- B.物、行为和精神
- C.主体、行为和内容
- D.主体、客体和行为
- A.60
- B.30
- C.180
- D.90
- A.停止执业
- B.5年内不予注册
- C.10年内不予注册
- D.终身不予注册
- A.不积极开展
- B.阻碍、干涉
- C.逃避
- D.掩盖
- A.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B.国际标准
- C.企业标准
- D.地方标准
- A.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权利并且具有数量限制的事项
- B.资格、资质方面的事项
- C.对特定物的检测、检验和建议
- D.行政机关准予公司、企业从事特定活动的事项
- A.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 B.安全设施的采购和更新
- C.聘请专职的安全技术人员
- D.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
- A.公安局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C.消防局
- D.技术监督局
- A.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会员国都必须遵守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公约
- B.我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会员国
- C.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公约都适用于我国
- D.我国还没有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 A.我国的领土、领空和领海
- B.我国大陆地区和领海
- C.我国大陆地区、领空和领海
- D.我国的领土和领海
- A.轻微事故时,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B.抢救受伤人员
- C.打电话报警
- D.立即停车,清理事故现场
- A.30
- B.40
- C.50
- D.60
- A.30日
- B.60日
- C.90日
- D.半年
- A.一定数量劳务工人
- B.安全技术人员
- C.专业技术人员
- D.完善的相关制度
- A.干预安全评价机构开展正常活动
- B.向安全评价机构收取一定费用
- C.允许被评价对象自由选择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评价
- D.在安全评价机构报销出差费用
- A.劳动者个人承担
- B.最后的用人单位
- C.劳动者家庭承担
- D.工伤保险机构承担
- A.安全责任
- B.安全操作
- C.安全使用
- D.领取、清退
- A.此办法是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公布的
- B.此办法的适应范围是四川省
- C.此办法是依据《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的
- D.制定本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在四川省内推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卫生法规不同的法规
- A.降级或撤职
- B.警告
- C.开除
- D.通报批评
- A.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所需的经费,有计划地解决重大隐患和职业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 B.主持召开企业定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相应做出决策,组织实施
- C.按国家规定,确定本单位安全工作机构和安技干部编制
- D.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解决生产中不安全的问题
- A.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分别
- B.分包单位
- C.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
- D.总承包单位
- A.建设单位
- B.卫生行政部门
-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单位的主管部门
- A.管理标准、管理职责
- B.生产合同、管理职责
- C.协议书、管理方案
- D.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 A.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B.未配备安全生产人员
- C.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D.矿长具备相关的安全专业知识
-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 D.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A.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但不包括审查其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B.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及时报告建设单位,但可不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暂时停止施工
- C.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但不对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 D.以上都不对
- A.进人生产经营单位检查以及了解有关情况
- B.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 C.对主要负责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
- D.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责令排除、撤出人员、责令停产等)和对有关设施、设备、器材进行处理(查封、扣押)
- A.18
- B.17
- C.16
-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