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并发给《爆破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 B.向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 C.生产爆破器材的工厂进行改建、扩建时,必须事先经有关部门许可
- D.竣工后,由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验收
- A.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 B.主管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 C.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D.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D.公安机关
- A.不报事故情况
- B.谎报事故情况
- C.贻误事故抢救
- D.情节轻微
- E.情节特别严重的
- A.熟悉生产作业环境条件
- B.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 C.熟悉设备防护知识
- D.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A.营业执照或者法人证书(登记证书)的复印件
- B.拟购买的剧毒化学品品种、数量的说明
- C.购买剧毒化学品用途的说明
- D.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 A.特大火灾事故
- B.食物中毒
- C.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 D.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 A.分类和标签信息
- B.物理、化学性质,主要用途及危险特性
- C.生产规模和产品工艺流程
- D.储存、使用、运输的安全要求
- E.出现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
- A.同时设计
- B.同时采购
- C.同时施工
-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E.同时维护和检修
- A.上岗前
- B.在岗期间
- C.离岗时
- D.下岗期间
- A.创造符合国家职业病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 B.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完善的治疗
- C.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 D.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 A.应依照有关规定采取行政措施对本地区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 B.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后迅速和妥善处理
- C.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
- D.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A.批评、检举和控告权
- B.约定试用期和服务期的权利
- C.劳动合同解除权
- D.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 E.获得经济补偿权
- A.矿山建设项目
- B.建筑工程建筑项目
- C.用于生产、存储危险品的建设项目
- D.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
- A.病人的职业史
-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 C.生产工艺和技术
- D.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 A.民用、预测
- B.工业、防止
- C.特殊、预防
- D.民用、预防
- A.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B.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10
- B.20
- C.15
- D.30
- A.失业保险
- B.养老保险
- C.工伤社会保险
- D.人身保险
- A.GB 2893—82
- B.TJ 34—79
- C.JBJ 22—91
- D.GYJ 44—91
- A.安全监察员、行政处罚
- B.安全监察员、教育和罚款
- C.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处罚
- D.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和罚款
- A.应急演练
- B.组织专业救援队伍
- C.应急救援
- D.专业培训
- A.因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一切公约我国都遵守
- B.因我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会员国,故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一切公约我国都遵守
- C.因为我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所以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一切公约我国都遵守
- D.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的公约被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我国都必须遵守
- A.派员赶赴现场,监督应急计划的执行
-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事故情况
- C.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和原因
- D.为事故调查做有关准备工作
- A.8、2
- B.10、2
- C.6、1
- D.8、1
- A.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
- B.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 C.处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D.处7年以上9年以下有期徒刑
- A.生产、运输、储存
- B.生产、使用、储存
- C.生产、运输、使用
- D.生产、经营、储存
- A.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 B.未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C.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安全问题
- D.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 A.仍然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 B.超过规定数量时,应当申请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 C.应当向公安机关备案
- D.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 A.行政处罚
- B.处分
- C.批评教育
- D.刑事处罚
- A.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B.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D.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A.冒险作业
- B.违章冒险作业
- C.违法冒险作业
- D.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 A.火灾扑灭后,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
- B.调查、认定火灾原因
- C.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 D.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 A.执法、行政
- B.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
- C.行政、监督管理
- D.建设行政主管、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
- A.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
- B.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C.行政法规
- D.以上都必要
- A.在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悬挂明显的疏散标志牌
- B.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 C.员工宿舍设有紧急疏散的出口
- D.为了保证安全,晚间锁住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
- A.45
- B.10
- C.15
- D.30
- A.开除公职
- B.降级
- C.撤职
- D.开除党籍
- A.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有关部门管理为主
- C.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负责
-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 A.120
- B.110
- C.100
- D.140
- A.施工单位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未造成损失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
- B.施工单位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C.由于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D.由于作业人员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冒险作业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予以行政拘留
- A.可以高于
- B.不得高于
- C.应当高于
- D.必须等于
- A.省级
- B.市级
- C.县级
- D.乡级
- A.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查
- B.简易审查和详细审查
- C.书面审查和内容审查
- D.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
- A.监测、监控、通风、防晒
- B.调温、防火、灭火、防爆
- C.泄压、防毒、中和、防潮
- D.以上全部
- A.12学时
- B.16学时
- C.32学时
- D.48学时
- A.基本法和普通法
- B.一般法和特殊法
- C.实体法和程序法
- D.直接法和间接法
- A.建筑施工企业
- B.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 C.矿山企业
- D.公安消防机构
- A.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B.危险原因
- C.重大隐患
- D.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A.Ⅴ
- B.Ⅳ
- C.Ⅲ
- D.Ⅱ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规范
- B.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特殊的社会规范,由国家赋予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对其权利加以保障,对其义务进行监督实施
-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特征
- D.具有由人们公认的惯例所形成的一类属性
- A.2、3
- B.3、2
- C.1、1
- D.3、1
- A.县级人民政府
-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行业管理、企业负责
-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 C.安全第一、人人有责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A.有关单位的
- B.单位和个人的
- C.企业的
- D.有关单位和部门的
- A.劳动保障部门
- B.卫生行政部门
- C.公安部门
- D.公安消防机构
- A.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 B.国家和企业共同负担
- C.企业和受益员工共同负担
- D.受益员工单独负担
- A.危险品
- B.化学品
- C.剧毒化学品
- D.危险化学品
- A.公安部门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部门
-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卫生、环保部门
- 61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_________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_________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百元以上2千元以下罚款。
- A.10、6
- B.15、5
- C.15、6
- D.10、5
- A.6、3
- B.12、3
- C.6、2
- D.12、2
- A.10日以下拘留
- B.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 C.停产整顿
- D.行政处分
- A.2万元
- B.5万元
- C.1万元
- D.5千元
- 65
-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对_________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但不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附具安全验算结果。
- A.土方开挖工程
- B.楼地面工程
- C.脚手架工程
- D.模板工程
- A.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合理位置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 B.远离城市的区域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 C.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合理位置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 D.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 A.15日以下拘留
- B.吊销操作资格证书
- C.5日以下拘留
- D.吊销营业执照
- A.实施委托管理
- B.统一协调、管理
- C.实施有限管理
- D.统一规划、管理
- A.工伤保险责任
- B.赔偿责任
- C.救济责任
- D.抚恤责任
- A.6
- B.30
- C.15
- D.60
- A.总承包单位
- B.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
- C.施工单位
- D.上级主管部门
- A.严格管理、方便群众
- B.依法管理、安全有序
- C.严格管理、安全畅通
- D.依法管理、方便群众
- A.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 B.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许可证
- C.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 D.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 A.安全生产法
- B.矿山安全法
- C.道路交通安全法
- D.消防法
- A.自然灾害
- B.事故灾难
- C.公共卫生事件
- D.社会安全事件
- A.规程
- B.责任人
- C.抢救组织
- D.管理机构
- A.《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B.《??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
- C.《安全生产法》
- D.《矿山安全法》
- A.单位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生产副厂长(副经理)
- C.总工程师
- D.机构负责人
- A.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2万元
- B.没收其非法所得
- C.没收非法所得,并罚款8万元
- D.批评教育,限期整顿
- A.公安机关
- B.交通管理部门
- C.车辆主管单位
- D.公安消防机构
- A.成分构成表
- B.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C.质量合格证书
- D.应急说明书
-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B.卫生部门
- C.公安机关
-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新仪器
- B.新方法
- C.新标准
- D.新材料
- A.《工会法》
- B.《安全生产法》
- C.《消防法》
- D.《矿山安全法》
- A.一次死亡1至2人的事故
- B.一次死亡3至9人的事故
- C.一次死亡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事故,
- D.一次死亡50人以上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