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员工在工作时问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 B.员工在上班途中,受到因他人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 C.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心脏病,72小时后死亡
- D.员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
- E.员工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饮酒导致操作不当而受伤
- A.职工总数达1 000人的某煤矿,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2人
- B.职工总数达2000人的某金矿,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3人
- C.某安全评价机构,有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员30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8人
- D.某安全评价机构,有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员20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6人
- E.职工总数100人的某鞋厂,配备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 A.现场安全员只向施工企业负责人报告,未及时向当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属违法行为
- B.施工企业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22小时向当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属迟报行为
- C.施工企业负责人还应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 D.因死亡人数增加1人,企业应当及时向当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补报
- E.当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 A.某建筑施工企业发生导致31人死亡的事故
- B.某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爆炸导致60人重伤的事故
- C.某煤矿企业瓦斯爆炸造成15人死亡的事故
- D.某烟花爆竹企业发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的事故
- E.某企业尾矿库溃坝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的事故
- A.禁止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
- B.主办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批准
- C.主办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申请批准
- D.在中小学校燃放烟花爆竹必须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 E.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按照经许可的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
- A.军事设备
- B.铁路机车
- C.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
- D.电梯
- E.客运索道
- A.品种
- B.数量
- C.用途
- D.颜色
- E.形态
- A.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了劳动者,未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 B.在醒目位置设置了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C.为劳动者建立了包含相关信息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D.对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 E.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为职工提供盖章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收取管理费
- A.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 B.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
- C.剧毒化学品生产单位
- D.易制爆化学品生产单位
- E.易制爆化学品储存单位
- A.15周岁的张某有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 B.16周岁的王某有违法行为,应当在法定行政处罚幅度的最低限以下给予处罚
- C.间歇性精神病人李某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的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 D.赵某实施违法行为后主动消除了危害后果,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E.钱某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罚金,行政罚款应当折抵罚金
- A.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
- B.造成8人重伤的事故
- C.造成5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D.造成15人重伤的事故
- E.造成12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大型核设施单位
- B.大型体育场所
- C.主要港口
- D.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
- E.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 A.收缴驾驶证
- B.扣留机动车
- C.处15日以下拘留
- D.没收机动车
- E.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 A.《安全生产法》在安全生产领域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效力
- B.《消防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0号)
- C.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的规章
- D.同一层次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问题规定不一致时,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 E.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 A.易自燃化学品
- B.强腐蚀性化学品
- C.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
- D.易制爆化学品
- A.对该机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 B.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C.撤销该机构安全评价资质
- D.没收违法所得
- E.对直接责任人员实施行政拘留
- A.甲公司
- B.乙公司
- C.丙公司
- D.丁公司
- A.煤矿企业
- B.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 C.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 D.建筑施工企业
- A.高危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应当由具有甲级建筑施工资质的单位承建
- B.监理单位发现施工现场存在事故隐患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 C.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设计单位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 D.监理单位对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施工进行监理,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
- A.从业人员
- B.采石场
- C.从业人员和采石场
- D.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 A.应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 B.必须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并报有关部门审查
- C.应对该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并报有关部门审查
- D.必须分别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 A.2名
- B.3名
- C.4名
- D.5名
- A.应实施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 B.应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编制项目的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 C.应编制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 D.应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编制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无须备案
- A.造成1人被困的事故
- B.造成3人下落不明的事故
- C.造成7人涉险的事故
- D.导致198人紧急疏散的事故
- A.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当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 B.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某一类风险,应当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 C.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 D.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不需要组织专家评审
- A.在7日内迸行现场审核,经审查认定为仍不合格,提请县人民政府关闭该企业
- B.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经审查认定为仍不合格,对该企业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 C.在15日内进行现场审查,经审查判定合格后,对该企业的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其恢复生产经营
- D.在3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经审查判定合格后,对该企业的事故隐患不需进行核销,立即同意该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 A.12个月
- B.6个月
- C.3个月
- D.1个月
- A.建设总面积10000m2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
- B.建筑总面积8000m2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 C.建筑总面积1 000m2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
- D.建设总面积300m2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
- A.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
- B.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 C.保证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器材等完好有效
- D.组织建设工程消防验收
-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
- B.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发生变化的
- C.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时间变化的
- D.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发生变化的
- A.煤矿企业对应发劳动防护用品的不足部分,必须按照标准发放补贴
- B.生产经营单位购买有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后,即可发放使用
- C.特殊情况下,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D.生产经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以货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 A.余某应在2012年9月前提出复审申请
- B.余某可以向乙市考核发证机关提出复审申请
- C.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在收到余某复审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
- D.考核发证机关对余某的复审不予通过
- A.煤矿、非煤矿山及危险化学品企业
- B.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及重型机械企业
- C.大型游乐场所、大型商场及大型娱乐场所
- D.建材、纺织及冶金企业
- A.注册有效期为3年,自申请注册之日起计算
- B.注册有效期满需要延续注册的,申请人应当在有效期满30日前提出申淆
- C.注册审批机关逾期未作出准予延续注册决定的,视为不准延续
- D.如需办理变更注册,有效期自变更之日起重新计算
- A.32学时
- B.40学时
- C.48学时
- D.56学时
- A.72学时
- B.48学时
- C.36学时
- D.24学时
- A.10个
- B.8个
- C.5个
- D.3个
- A.小郝应向甲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 B.甲县所在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 C.小郝的父亲不能代小郝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 D.如小郝不服有关部门的鉴定结论,可以再次申请鉴定
- A.该企业应从工伤保险基金中一次性支付李某伤残补助金
- B.该企业可单方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关系,但应按月发给李某伤残津贴
- C.李某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该企业不得同意解除
- D.李某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应按标准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
- A.19时20分
- B.19时35分
- C.20时20分
- D.20时35分
- A.A省人民政府
- B.B省人民政府
- C.C省人民政府
- D.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
- A.每月
- B.每季度
- C.每半年
- D.每年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县级安全监管部门
- B.设区的市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C.设区的市级公安部门
- D.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
- A.3日
- B.5日
- C.7日
- D.10日
- A.2日
- B.3日
- C.5日
- D.10日
- A.运输始发地的县级安全监管部门
- B.运输始发地的县级公安部门
- C.运输目的地的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
- D.运输目的地的设区的市级公安部门
- A.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不需要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
- B.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量达到规定的数量均需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
- C.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申请办理
- D.安全监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安全使用许可的决定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工程建设单位
- B.工程设计单位
- C.工程监理单位
- D.工程施工单位
- A.项目负责人
- B.负责各项作业的班组长
-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
- A.15日
- B.30日
- C.60日
- D.90日
- A.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
- B.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
- C.地方负责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
- D.地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
- A.上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B.在岗期间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C.离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D.未进行身体健康综合评估检查
- A.2018年3月10日
- B.2015年3月10日
- C.2013年4月15日
- D.2015年4月15日
- A.5个月
- B.3个月
- C.2个月
- D.1个月
- A.身体条件、遗传病史和现场危害检测
- B.遗传病史、职业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 C.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参加工作年限
- D.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 A.某矿山企业临时安排女职工到井下工作1天
- B.某翻译公司安排已怀孕3个月的女职工本周每天加班1小时
- C.某医院安排女护士(孩子5个月大)值夜班
- D.某食品公司安排女职工在例假期间从事冷库搬运作业
- A.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劳动者患职业病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地方民政部门承担
- B.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 C.各级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 D.职业病病人依法已享有工伤保险的,无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民事赔偿要求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
- B.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和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 D.国务院公安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 A.3年
- B.5年
- C.7年
- D.10年
- A.到期不缴罚款的,每日按罚款额的3%加处罚款
- B.将查封的财物作价充抵罚款
- C.自行将扣押的财物拍卖抵缴罚款
- D.自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A.卫生部门
- B.安全监管部门
- C.劳动部门
- D.公安部门
- A.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 B.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没收违法所得以外的行政处罚
- C.国务院部、委发布的规章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或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
-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发布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 A.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村民委员会建立专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 B.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 C.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市级人民政府不得越级上报
- D.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
- A.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 B.应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C.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D.应处以拘役
- A.失职渎职罪
- 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 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 D.玩忽职守罪
- A.工程建设挖掘道路,施工作业完毕无须经过验收即可恢复通行
- B.在城市道路施划停车泊位必须报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 C.无行人过街设施的城市医院门前的道路应施画人行横道线并设置提示标志
- D.道路出现坍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修复
- A.分为一、二和三级,分别用红、橙和黄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 B.分为一、二和三级,分别用黄、橙和红色标示,三级为最高级别
- C.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 D.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分别用蓝、黄、橙和红色标示,四级为最高级别
- A.商场组织火灾现场扑救时,优先抢救贵重物品
- B.商场员工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撤离
- C.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救助遇险人员,实施扑救
- D.医疗单位及时赶赴现场,实施伤员救治
- A.甲企业
- B.保险公司
- C.当地人民政府
- D.公安消防队
- A.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先行
- B.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应当按最短路线、指定的时间和速度行驶
- C.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30km
- D.铰接式客车驶入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
- A.对两个施工单位处以罚款
- B.责令两个施工单位停产整顿
- C.吊销两个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 D.吊销两个单位的施工许可证
- A.吊销营业执照
- B.责令停业整顿
- C.撤销检测机构资格
- D.撤销检测机构负责人资格
- A.应次日向负责人报告
- B.应立即向负责人报告
- C.应立即向媒体报告
- D.不应报告
- A.查封扣押权
- B.强制执行权
- C.行政拘留权
- D.行政处分权
- A.只能依法获得工伤社会保险赔偿
- B.只能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提出赔偿要求
- C.工伤社会保险赔偿不足的,应当向民政部门提出赔偿要求
- D.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赔偿外,可以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提出赔偿要求
- A.蔡某
- B.丙公司
- C.乙公司
- D.甲公司
- A.责令停产整顿
- B.提请所在地人民政府关闭企业
- C.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给予治安处罚
- D.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给予罚款
- A.应委托某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 B.应委托某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 C.应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应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卷筒、切筒、装药、造粒
- B.搬运、造粒、切引、装药
- C.造粒、切引、包装、检验
- D.切引、包装、检验、运输
- A.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岗位的,其依法享受的职业病待遇随工作岗位改变
- B.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岗位的,其依法享受的职业病待遇不变
- C.职业病病人退休后,不再享受职业病待遇
- D.职业病病人单位分立为两个单位的,其依法享受的职业病待遇由社会承担
- A.张某
- B.王某
- C.孙某
- D.赵某
- A.《某省安全生产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 B.《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属于地方性法规
- C.《某省安全生产条例》和《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D.《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可以对《某省安全生产条例》没有规定的内容作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