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保证执业活动的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
- B.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执业水准
- C.在本人执业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报告上署名
- D.不得出租、出借、涂改、变造执业证
- E.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诉
- A.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 B.特种作业操作证记载虚假信息的
- C.超过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未延期复审的
- D.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
- E.特种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已不适合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
- A.检查矿山劳动条件和安全状况
- B.检查矿山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 C.参加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 D.组织矿长和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 E.参加并监督矿山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 A.安全意识在先
- B.安全投入在先
- C.建章立制在先
- D.隐患预防在先
- E.经济效益在先
- A.工伤发生率
- B.企业所有制性质
- C.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危险等级
- D.工伤保险费的使用情况
- E.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
- A.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 B.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 C.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 D.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 E.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 A.生产经营单位处理危害的情况
- B.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 C.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 D.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 E.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 A.安全生产管理
- B.安全生产监督
- C.安全检测检验
- D.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E.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
- A.各类炸药
- B.雷管
- C.烟花爆竹
- D.各种火药
- E.导火索
- A.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实施
- B.行政处罚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实施
- C.行政处罚必须经过听证程序
- D.行政处罚由法定的国家机关和组织实施
- E.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法的行政相对人
- A.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 B.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 C.有产品标准和相关技术文件
- D.有完善的组织章程和作业规程
- E.有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场所和技术人员
- A.合法行政
- B.合理行政
- C.程序正当
- D.权责分离
- E.等价有偿
- A.法定性
- B.不可复议性
- C.临时性
- D.专业性
- E.建设性
- A.资格
- B.财产
- C.个人
- D.企业
- E.治安管理
- A.告知其他人员处理
- B.在48h内报告政府部门组织抢救
- C.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 D.向媒体披露事故信息
- A.1~2
- B.2~3
- C.3~4
- D.2~5
- A.公平、公开、诚实信用
- B.合法、准确
-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D.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 A.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公安部门
- A.省级安全监管机构
- B.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 C.省(区、市)人民政府
- D.省人大机构
- A.联合执法
- B.综合监管
- C.综合治理
- D.强化监管
- A.建立防火档案,确定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 B.实行每周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 C.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 D.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 A.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A.预算和计划
- B.设计和施工
- C.论证和评价
- D.生产和使用
- A.处以罚款
- B.限期改正
- C.取缔
- D.追究刑事责任
- A.地方
- B.企业
- C.国家
- D.行业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卫生行政部门
-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监理工程师
- A.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C.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A.医疗机构
- B.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 C.当地人民政府
- D.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 A.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B.配备不低于从业人员20%比例的注册安全工程师
- C.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 A.提起行政诉讼
- B.提出赔偿要求
- C.申请行政复议
- D.提出行政申辩
- A.从业人员
- B.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
-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 D.生产经营单位
- A.1
- B.2
- C.3
- D.5
- A.登记
- B.认可
- C.特许
- D.核准
- A.责令停止生产
- B.责令停产整顿
- C.提请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 D.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A.15
- B.30
- C.45
- D.60
- A.经营、运输、管理
- B.储存、搬运、使用
- C.购买、领用、销售
- D.保管、领取、使用
- A.国务院
- B.省级人民政府
- C.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A.12
- B.24
- C.20
- D.72
- A.10%
- B.20%
- C.30%
- D.50%
- A.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 B.法是依照特定程序制定的
- C.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责任主体
- D.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 A.人民法院
- B.环境保护部门
- C.公安机关
-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 B.市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市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施工预算图
- B.施工组织设计
- C.工程概算
- D.可行性研究报告
- A.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B.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 C.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 D.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部门规章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人民法院
- C.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公安机关
- A.生产(制造)许可证、安全合格证
- B.产品合格证、经营许可证
- C.经营许可证、检测合格证
- D.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 A.公安机关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D.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A.使用注册安全工程师称谓
- B.参加继续教育
- C.外借本人的执业证
- D.从事规定范围内的执业活动
- A.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决策
- B.企业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执行情况
- C.一般事故处理情况
- D.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 A.公安机关
- B.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 C.监察机关
- D.人民法院
- A.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可以为1人
- B.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合法证件
- C.询问或者检查时应当制作笔录
- D.对违法行为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审查调查结果,酌情分别作出决定
- A.矿山安全知识
- B.安全生产作业能力
- C.矿山事故处理能力
- D.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 A.人民法院
- B.公安机关监察部门
- C.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 D.公安消防机构
- A.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 B.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 C.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 D.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 A.职能管辖
- B.地域管辖
- C.级别管辖
- D.指定管辖
- A.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B.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
- C.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 D.向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举报
- A.突发性、破坏性
- B.隐秘性、广泛性
- C.破坏性、广泛性
- D.危险性、隐秘性
- A.一次性
- B.经常性
- C.年度
- D.定期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行政规章
- A.明确化
- B.法律化
- C.规范化
- D.合理化
- A.劳动用工情况
- B.安全技术措施
- C.事故应急措施
- D.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 A.国务院
- B.省级人民政府
- 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A.安全技术措施制度
- B.安全检查制度
- C.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D.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A.10
- B.15
- C.30
- D.45
- A.行业标准
- B.国家标准
- C.企业标准
- D.地方标准
-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 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 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 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 A.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 B.依照特定程序制定的
- C.具有国家强制性
- D.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 A.勘察
- B.设计
- C.施工
- D.竣工
- A.企业单位
- B.事业单位
- C.主办单位
- D.指定单位
- A.1
- B.3
- C.5
- D.10
- A.规章
- B.产业政策
- C.技术规范
- D.强制性标准
- A.总承包单位
- B.分包单位
- C.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共同
- D.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分别
- A.5
- B.10
- C.15
- D.30
- A.施工
- B.建设
- C.勘察、设计
- D.监理
- A.国务院和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县级以上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各有关部门
- D.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包括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
-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 A.3
- B.5
- C.7
- D.10
- A.注册申请表
- B.申请人执业证
- C.申请人与原聘用单位合同到期或者解聘证明(复印件)
- D.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文件
- A.5
- B.15
- C.30
- D.45
- A.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将煤矿予以关闭
- C.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吊销其营业执照
- D.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后,方可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