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幼儿园
- B.居民区
- C.商场
- D.展览馆
- E.公园
- A.未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的
- B.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不符合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标准的
- C.未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或者安全验收评价不合格的
- D.发现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曾存在事故隐患的
- E.未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 A.申请仲裁
- B.申请调解
- C.申请行政复议
- D.提起行政诉讼
- E.拒绝处罚
- A.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 B.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50%或者40%
- C.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应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D.拒绝治疗的不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E.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 A.机械制造
- B.建筑施工
- C.危险化学品
- D.烟花爆竹
- E.民用爆破器材
- A.拒绝治疗的
- B.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 C.挥霍工伤保险金的
- D.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 E.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 A.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 B.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 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 D.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 E.参与管理的权利
- A.安全生产检查人员对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的,经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责令排除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 D.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 E.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有权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 A.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 B.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
- C.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 D.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 E.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 A.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B.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
- C.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 D.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 E.安装有毒物质危险场所的监测系统
- A.未依照特种设备检查条例规定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
- B.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的
- C.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
- D.未对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的
- E.未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的,或者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的
- A.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B.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
- C.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
- D.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
- E.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
- A.核设施单位、发电厂
- B.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 C.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 D.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 E.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 A.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可以为1人
- B.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合法证件
- C.询问或者检查时应当制作笔录
- D.行政处罚决定程序有简易、一般和听证三种独立的程序,当事人不承担听证的费用
- E.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100元以下、对法人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做出决定
- A.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有病人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 B.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 C.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不能诊断为职业病
- D.诊断时应当组织2名以上取得相应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 E.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 A.厂房和专用仓库的设计、结构、建筑材料、安全距离以及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 B.生产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 C.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 D.主要负责人具有相关行业5年以上从业经验
- A.32 000
- B.34 000
- C.36 000
- D.40 000
- A.执行班长的工作指令
- B.系上安全带进行作业
- C.拒绝班长的工作指令
- D.穿上防滑鞋进行作业
- A.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 B.应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C.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D.应处以拘役
- A.1
- B.2
- C.3
- D.4
- A.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 B.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 C.单位法人住所地县级人民政府
- D.单位法人住所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 A.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1
- B.2
- C.3
- D.5
- A.储存设计容量
- B.仓库最小储存量
- C.储存容量上限
- D.仓库最大储存量
-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A.2015年4月14日
- B.2015年4月19日
- C.2015年4月24日
- D.2015年4月29日
- A.竣工验收
- B.初步设计
- C.施工建设
- D.可行性论证
- A.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
- B.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
- C.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 D.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不负责
- A.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 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 C.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D.五万元以上七万元以下
- A.清扫记录、推测
- B.封闭记录、推测
- C.清扫调查、认定
- D.封闭调查、认定
- A.监理工程师
- B.生产经营单位技术负责人
- C.安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
- D.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 A.审核合格的,同意恢复生产
- B.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 C.审核不合格的,责令改正或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 D.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关闭
- A.劳动者个人
- B.用人单位
- C.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
- D.劳动者个人或者用人单位
- A.安全生产管理
- B.安全生产检查
- C.安全生产督查
- D.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A.煤矿井下工人风湿关节诊断标准
- B.煤工尘肺病X线诊断标准
- C.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
- D.煤中铀的测定和个体防护标准
- A.审核
- B.核准
- C.登记
- D.审批
- 37
-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厂长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和()。
- A.主要危险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B.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 C.伤亡事故统计知识
- D.应急医疗急救知识
- A.12:24
- B.12:36
- C.24:20
- D.72;20
- A.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B.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 C.企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 D.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 A.综合协调
- B.统一管理
- C.分级负责
- D.属地为主
- A.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C.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
-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管理机关
- C.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
- D.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
- B.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 C.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 D.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 A.在车辆较少时,可以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
- B.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
- C.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40公里
- D.设计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 A.中文警示说明
- B.警示标志
- C.中文说明书
- D.安全标志
- A.注册安全工程师实行分类注册,共有煤矿安全、非煤矿矿山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危险物品安全和其他安全等五类
- B.初始注册的有效期为3年
- C.注册审批机关应当在有效期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注册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不予延续
- D.变更注册后仍延续原注册有效期
- A.1
- B.2
- C.3
- D.4
- A.本单位负责人
- B.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 C.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D.所在地人民政府
- A.60
- B.70
- C.80
- D.90
- A.10%;10%
- B.10%;20%
- C.20%;10%
- D.20%;20%
- A.人民检察院
- B.公安机关
- C.人民法院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A.到2016年6月,吕某、何某均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 B.到2016年6月,吕某、何某均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 C.到2016年6月,吕某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何某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 D.到2016年6月,吕某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何某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 A.安全使用标志
- B.安全合格标志
- C.安全警示标志
- D.安全检验检测标志
- A.执行
- B.审查
- C.登记
- D.证明
- A.非煤矿山
- B.危险化学品
- C.纺织业
- D.金属冶炼
- A.可行性论证
- B.设计规划
- C.建设施工
- D.竣工验收
- A.立即消除或者限期解决
- B.停止作业或者限期解决
- C.停止作业或者停产整顿
- D.立即消除或者停产整顿
- A.只能依法获得工伤社会保险赔偿
- B.工伤社会保险赔偿不足的,可以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提出赔偿要求
- C.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赔偿外,可以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提出赔偿要求
- D.只能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提出赔偿要求
- A.2年内不得担任本施工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 B.3年内不得担任监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C.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D.终身不得担任任何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 A.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 B.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在工程竣工时投入使用
- C.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 D.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A.火灾发生单位上级部门
- B.火灾发生单位消防部门
- C.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 D.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 62
-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定期向其上级部门报告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情况。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年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 A.半
- B.一
- C.两
- D.三
- A.救助性措施,主要是对财产的救助
- B.保障性措施,主要是针对生命线工程系统
- C.控制性措施,阻止事件蔓延传播
- D.保护性措施,主要是针对场所的强制
- A.日常安全管理
- B.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
- C.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D.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演练
- A.商场的电工
- B.大型工厂的制冷工
- C.汽修厂的车工
- D.机械制造厂的焊工
- A.在本单位患职业病
- B.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 C.劳动者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家属的
- D.因工负伤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A.批发场所
- B.燃放点
- C.零售网点
- D.运输通道
- A.主办单位应当向焰火燃放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提出申请
- B.受理申请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d内进行审查
- C.焰火燃放活动燃放作业人员,应当持有焰火燃放许可证
- D.提交的申请资料应包括举办焰火燃放活动的时间、地点、环境、性质、规模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类、规格、数量和燃放作业方案
- A.由发包的组织自行承担赔偿责任
- B.由个人承包经营者自行承担赔偿责任
- C.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 D.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A.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 B.对发现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准予注册的
- C.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注册的
- D.注册申请人按照规定进行延续注册申请时,逾期未做出延续注册的决定
- A.2016年7月10日
- B.2016年7月15日
- C.2016年7月20日
- D.2016年7月25日
- A.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 B.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 C.国务院
- D.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 A.吊销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的营业执照
- B.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 C.调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 D.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 A.设区的县
- B.设区的市
- C.省、自治区、直辖市
- D.国务院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 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 D.大型群众性活动事故罪
- A.地方政府
- B.国家应急中心
-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D.国务院
- A.现金
- B.银行账户
- C.实物
- D.支票
- A.指定
- B.特别给予
- C.招标、拍卖
- D.直接敲定
- A.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 B.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 C.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 D.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A.1
- B.2
- C.3
- D.5
- A.2016年9月12日
- B.2016年9月8日
- C.2016年9月5日
- D.2016年9月1日
- A.警告
- B.开除
- C.责令停产停业
- D.行政处罚
- A.1
- B.5
- C.10
- D.15
- A.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 B.配备专业医师
- C.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 D.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 A.安全防范措施
- B.作业场所危险因素
- C.生产经营计划
- D.事故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