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5万辆,现有职工1100余人。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钣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t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喷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 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电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8m、转弯半径大于9m,次干道宽度5m、转弯半径大于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900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

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A.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桥式起重机驾驶员开始起吊,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事宜桥式起重机驾驶员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施设备或场所。

2.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

9

C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行乙、丙、丁三家化工厂。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烤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下是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情况。

模拟事故: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造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损坏。

演练的参与人员: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肖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

演练地点:甲石化厂厂区内。

演练过程:2009年7月8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女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起赴事故现场。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员。市领导简要听取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1~4问题(共22分):

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

10

下列对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

  • A.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 B.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天花板不应小于0.50m;位于门边时,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
  • C.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灯光式)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2.00m
  • D.如天花板的高度较小,疏散指示标志也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0~1.50m之间
  • E.悬挂在室内大厅或走道处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
11

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  )。

  •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12

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

  • 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14

根据材料回答8~12题:

某商厦2002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200m2,建筑面积7900m2,高20.4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

2010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

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欠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  )m。

  • A.1.00
  • B.1.50
  • C.2.00
  • D.2.50
  • E.3.00
16

钳工甲所处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  )。

  • A.离子辐射
  • B.触电
  • C.有机着火
  • D.有机爆炸
  • E.机械伤害
17

根据以上情形,爆炸的间接原因包括(  )。

  • A.作业组织者安全管理不到位
  • B.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 C.动火过程监护不到位
  • D.事故应急演练未落实
  • E.安全意识不强
18

该起事故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

  • A.通风不良
  • B.照明强度太低跨
  • C.环境温度过高
  • D.违章操作
  • E.对异常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19

该事故中引起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

  • A.空气
  • B.油与挥发的气体
  • C.环境温度
  • D.电焊焊接所产生的弧光参
  • E.污油
20

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

  • A.个人行为
  • B.刑事案件
  • C.责任事故
  • D.非责任事故
  • E.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