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押题模拟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车库等。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置、除尘装置等。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贮煤场,在贮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进燃煤锅炉。

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时装置中存有的氢气(0℃时0.1MPa环境中的密度为0.09k9/m3)为50k9,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30m处,有6个24m3额定工作压力为3.2MPa、额定工作温度为20。C的卧式储罐作为生产成品的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厂内有两个2000m3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油(密度为830k9/m3)。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550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20m3卧式汽油(密度为750k9/m3)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类,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

3.指出该电厂的危险源及名称。

4.计算出该电厂的危险源储量。

5.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并指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

4

在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并进行资料收集之后、进行应急预案编制之前,编制工作组应进行( )。

  • A.事故类型和影响分析
  • B.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C.应急缺陷评估
  • D.应急能力评估
  • E.救援能力评估
7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单位有( )。

  • A.矿山施工单位
  • B.国有大型企业
  • C.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
  • D.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
  • E.建筑施工单位-
8

下列关于专项应急预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阐述处置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
  • B.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 C.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D.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 E.针对临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对相关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性措施作出的安排
10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 A.行业管理
  • B.系统管理
  • C.属地管理
  • D.区域管理
  • E.就近管理
12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 )的责任。

  • A.当地政府
  • B.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职责的行政部门
  • C.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
  • D.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检测、检验的单位
  • E.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评估、咨询的单位
14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包括( )。

  • A.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
  • B.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C.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D.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E.建有医疗机构及设施
15

依据《安全生产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 ),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 A.事故隐患
  • B.违章作业
  • C.贪污受贿行为
  • D.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 E.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16

从事烟花爆竹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搬运等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应当( )。

  • A.直接上岗
  • B.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
  • C.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后上岗
  • D.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
  • E.具有技师以上职称的才可上岗
17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按规定依法取得( )。

  • A.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 B.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资格证
  • C.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销售证
  • D.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准购证
  • E.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质量证
18

2013年8月9日15时25分,某县居民甲家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共有2t制鞭炮用药物发生爆炸,冲击波波及300m,造成25人死亡、重伤13人、轻伤5人。爆炸波及86户,严重损坏房屋157间,损坏各种家具、家用电器3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甲(停薪留职)、乙(退休干部)、丙(居民)3人在没有任何申请,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税务部门登记、县企业主管部门和县政府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丙将430kg制药原料铝镁合金粉(强还原剂)、高氯酸钾(强氧化剂)称好后进行混合,筛在原存湿药地面上。因地面湿,外面雪后空气湿度大,药物吸湿性强,镁、铝合金粉遇水产生氢气,使混合药物内部升温,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据事后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①违反烟花爆竹生产管理规定,把工厂建在居民稠密区,非法生产;②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本不懂药物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只是凭所谓“广告”去学了约3个小时的制鞭炮技术;③严重违反爆炸物品存放规定,干药、湿药、成品、半成品超量混存,超量百倍配制药物,并且房屋结构不符合安全规定,生产工序紧密相连;④没有防火防爆设施。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为( )。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特别重大事故
  • D.重大事故
  • E.特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