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广泛使用不可撤销信用证
- B.首次合同付款为合同总价的90%
- C.预付合同总价的10%~20%
- D.最终合同付款尾款一般为合同总价的10%
- E.若延期付款,期限为15天
- A.总时差是不影响计划总工期条件下所具有的机动富余时间
- B.总时差等于该工序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可能开始时间之差
- C.总时差等于本工作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 D.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的紧前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 E.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 A.雇主
- B.监理人员
- C.承包商
- D.制造商
- E.供应商
- A.风险回避
- B.风险消减
- C.保险风险转移
- D.风险自留
- E.风险消除
- A.预付款
- B.年度结算
- C.阶段结算
- D.按月结算
- E.最终付款
- A.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 B.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
- C.质量第一的原则
- D.严格控制系统性因素的质量
- E.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 A.进度安排是否满足合同规定的开竣工日期
- B.设备的工序安排是否合理
- C.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
- D.人员是否到位
- E.工人生活安排是否适当
- A.对供应商的相关经验进行评价
- B.对供应商的经济状况进行评审
- C.对供应商设备的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评审
- D.调查供应商的顾客满意程度
- E.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查
- A.试算法
- B.曲线法
- C.表格法
- D.资源负荷图法
- E.横道图法
- A.提案编写
- B.审批
- C.实施与检查
- D.成果鉴定
- E.功能评价
- A.最高
- B.最低
- C.中间
- D.平均
- A.经验分析法
- B.百分比法
- C.ABC分析法
- D.强制确定法
- A.初步设计
- B.技术设计
- C.详细设计
- D.工作图设计
- A.业主
- B.承包商
- C.监理工程师
- D.业主或承包商
- A.购置设备部门
- B.购置主管部门
- C.监理部门
- D.验收部门
- A.自由时差最小
- B.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 C.持续时间最长
- D.总时差最小
- A.固定因素
- B.经常因素
- C.系统因素
- D.偶然因素
- A.建设项目总进度计划
- B.各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
- C.项目业主的进度要求
- D.设备工程总进度计划
- A.技术条件
- B.试验规程
- C.使用说明
- D.操作规程
- 20
-
属于认证标志的是( )。
- A.合格标志
- B.长城标志
- C.安全标志
- D.质量管理体系标志
- A.反映性
- B.符合性
- C.适应性
- D.体现性
- A.14
- B.28
- C.42
- D.56
- A.7
- B.14
- C.28
- D.30
- A.设计任务书
- B.设计输入
- C.设计策划
- D.设计计划
- A.经济效益
- B.投资效益
- C.预期效益
- D.综合效益
- A.前锋线比较法
- B.S形曲线比较法
- C.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 D.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 A.制造准备过程的质量监理
- B.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理
- C.单台设备的验收监理
- D.成套设备的验收监理
- 28
-
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5天和第18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工作M有2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4天和第26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天。
- A.分别为4和3
- B.均为3
- C.分别为3和2
- D.均为2
- A.质量特征
- B.监理形式
- C.测量形式
- D.性能特征
- A.遵循采购供应的质量政策
- B.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
- C.进行所采购设备的性能检测
- D.对供方单位进行选择和监理
- A.187.5
- B.200
- C.290.25
- D.315.25
- A.该项目亏损不可行
- B.该项目未达到预定收益水平但可行
- C.该项目未达到预定收益水平不可行
- D.该项目利润较低
- A.该项目亏损不可行
- B.该项目未达到预定收益水平但可行
- C.该项目未达到预定收益水平不可行
- D.该项目利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