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有明确的被告
- B.有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依据
-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 D.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E.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A.警告
- B.对单位责令停业整顿
- C.没收非法所得
- D.拘役
- E.吊销营业执照
- A.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5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 B.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 C.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 D.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 E.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 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B.具有比较健全的供应体系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 C.生产批量较大,技术成熟,质量可靠
- D.属于国家节能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明显
- E.供应商符合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条件要求
- A.国际招标中标金额达到1.6亿美元的
- B.完成国际招标项目包达到l50个的
- C.国际招标中标金额达到1亿美元的
- D.完成国际招标项目包达到60个的
- E.国际招标中标金额达到所属地区同期一般贸易项下机电产品进口总额15%的
- A.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 B.综合评估法
- C.性价方法
- D.最低评标价法
- E.经评审的最低合同价法
- A.招标公告
- B.评标价格
- C.招标文件
- D.最后谈判达成的降价协议
- E.投标文件
- A.以高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 B.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 C.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
- D.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 E.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个人编制
- A.价款概算
- B.价款决算
- C.价款结算监督管理
- D.价款的约定与调整
- E.价款结算争议处理
- A.编制年度出让计划,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
- B.企业可行性研究和内部决策
- C.资产评估,确定转让价格
- D.资格审查
- E.合同签订
- A.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名称、住址
- B.投诉人的投诉事项及主张
- C.投诉人的答辩及请求
- D.调查认定的基本事实
- E.行政监督部门的处理意见及依据
- A.开标一览表
- B.招标过程详细内容
- C.符合性检查表
- D.商务评议表
- E.技术参数比较表
- A.建设单位责任
- B.施工单位责任
- C.设计单位责任
- D.个人责任
- E.监理单位责任
- A.不履行
- B.未履行
- C.履行迟延
- D.不完全履行
- E.预期违约
- A.采购人
- B.项目主管部门
- C.采购代理机构
- D.人事部门
- E.财政部门
- A.约定解除权的解除是事前约定的解除,协商解除为事后解除
- B.约定解除不一定最终成就导致合同解除,协商解除则可以导致合同最终解除
- C.约定解除一般约定为当事人一方存在违约的情况下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协商解除为双方达成协议即可,对解除原因不做要求
- D.约定解除权是单方解除权,协商解除是双方解除
- E.约定解除权无需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协商解除则需要
- A.主要从事旧家行政管理活动
- B.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
- C.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D.暂无独立经费
- E.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
- A.国外赠送或无偿援助的机电产品
- B.旧饥电产品
- C.供生产企业及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用的样品样机
- D.供生产企业生产需要的专业模具
- E.一次采购产品合同估算价格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下
- A.资格预审文件的澄清修改
- B.出售资格预审文件
- C.潜在投标人编制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 D.资格预审审查标准和方法的制订文件
- E.招标人审核资格评审报告,确定资格预审合格申请人
- A.商业信誉良好,无重大违法行为
- B.最近连续3年每年均为盈利,且年度财务报告应当经具有法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审计
- C.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以上,总资产8亿元人民币以上,净资产2.5亿元人民币以上
- D.具有不低于项目估算的投融资能力,其中净资产不低于项目估算投资的25%
- E.具有不低于项目估算的投融资能力,其中净资产不低于项目估算投资的35%
- A.投标人有权拒绝延长
- B.投标人拒绝延长的有权收回投标保证金
- C.投标人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应当相应延长其投标担保的有效期
- D.因不可抗力延长投标有效期给投标人造成损失的,招标人应当给予补偿
- E.投标人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不得修改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 22
-
申请人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 )情形,可以停止执行。
- A.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 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C.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D.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E.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 A.招标公告的发布应当充分公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限制招标的发布地点和发布范围
- B.招标公告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
- C.在两个以上媒介发布同一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的内容应相同
- D.对依法发布国际招标公告的,不得收取费用
- E.对拟发布的招标公告文本应当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 A.5
- B.7
- C.10
- D.15
- A.资质
- B.生产能力
- C.生产许可
- D.商业信誉
- E.专业人员
- A.中标供应商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人签合同的
- B.中标供应商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
- C.中标供应商拒不提交履约保证金的
- D.中标供应商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
- E.中标人未按招标文件规定交纳招标服务费
- A.财政部
- B.工业和信息化部
- C.商务部
-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A.2
- B.3
- C.5
- D.6
- A.招标人
- B.招标代理机构
- C.招标投标的主管部门
- D.财政部门
- A.财产权
- B.人身权
- C.支配权
- D.请求权
- A.公平
- B.公正
- C.公开
- D.诚实信用
- A.转让人与受让人就合同权利的转让达成协议
- B.转让协议绍公证机构公证
- C.存在合法确效的合同权利,且转让不改变该权利的内容
- D.被转让的合同权利具有可让与性
- A.法律
- B.法规
- C.规章
- D.行政规范性文件
- A.招标人进行资格预审时
- B.评标委员会进行资格后审时
- C.招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后
- D.评标委员会进行资格后审后
- A.营利事业法人
- B.非营利事业法人
- C.企业法人
- D.团体组织
- A.招标人
- B.招标代理机构
- C.投标人
- D.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
- A.招标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竞争性谈判
- B.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必须招标
- C.招标应当具备法定的条件方可进行
- D.依法进行招标的项目必须委托招标
- A.科技部
- B.财政部
- C.商务部
-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A.协商
- B.调解
- C.仲裁
- D.诉讼
- A.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
- C.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D.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A.2
- B.3
- C.5
- D.7
- A.委托书
- B.协议书
- C.预审资格文件
- D.授权书
- A.国务院
- B.省级人民政府
-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协作履行原则
- B.经济合理原则
- C.合法原则
- D.全面履行原则
- A.联合体的牵头人
- B.招标代理机构
- C.招标人
- D.投标人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 B.仲裁事项
- C.仲裁的原则
- D.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 A.商务部
-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D.财政部
- A.《中国经济导报》
- B.《中国建设报》
- C.《中斟日报》
- D.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 A.产品节能效果突出,效益比较显著
- B.产品供应商数量充足,一般不少于3家
- C.产品应具有通用性,适合集中采购,有较好的规模效益
- D.产品应具有充分的竞争陛,采购人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 A.预算资金
- B.政府基金
- C.预算外资金
- D.国家债券
- A.未向招标人提交共同投标协议的
- B.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
- C.与其他投标人相互串通报价,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
- D.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
- A.公正
- B.公平
- C.诚实信用
- D.公开
- A.只能由联合体共同提交
- B.只能由联合体的牵头人提交
- C.可以由联合体共同提交,也可由联合体的牵头人提交
- D.由招标人指定的由联合体中的一方提交
- A.国务院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 D.本级人民政府
- A.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
- B.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
- C.政府采购代理机构
- D.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
- A.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 B.具有履行合同所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 C.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2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 D.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 A.5
- B.10
- C.15
- D.30
- A.就高不就低
- B.优等资质
- C.就低不就高
- D.其综合资质
- A.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 B.商务部
- C.财政部
-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A.15
- B.20
- C.30
- D.45
- A.整体性
- B.全面性
- C.双重性
- D.局限性
- A.投标邀请书的内容和招标公告的内容基本一致,只需增加要求潜在投标人“确认” 是否收到了投标邀请书的内容
- B.投标人
- C.菠按资格预审公告要求提交资格证明文件
- D.招标采昀单位应从资格评审合格的投标人中通过任意抽取方式选择5家以上的投标人,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 E.应注意政府采购项目的邀请招标采用了公开选择邀请合格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的方法
- A.2009年2月27日
- B.2009年3月20日
- C.2009年4月20日
- D.2009年5月20日
- A.投标人
- B.评标委员会
- C.招标采购单位
- D.采购人
- A.落实资金来源
- B.获得审批手续的批准
- C.拟订招标方案
- D.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A.投标文件必须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之前送达
- B.投标人递送投标文件的方式可以直接送达,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送达
- C.邮寄方式送达应以邮戳时间为准
- D.投标人因为递交地点发生错误而逾期送达投标文件的,将被招标人拒绝接收
- A.投标文件中必须附上联合体协议
- B.投标保证金对联合体所有成员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 C.投标保征金只能由联合体的牵头人提交
- D.联合体昕有成员均应按照招标文件相应要求提交各自的资格审查资料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A.招标
- B.拍卖
- C.挂牌
- D.划拨
- A.提交投标保证金前
- B.提交投标保证金后
- C.投标截止时间前
- D.投标截止时间后
- A.适斥部门规章
- B.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C.提请制定机构裁决
- D.提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决
- A.800
- B.900
- C.1000
- D.1200
- A.预算资金
- B.政府基金
- C.预算外资金
- D.社会保障资金
- A.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
- B.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高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 C.联合体的资质等级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可防止投标联合体以优等资质获取招标工项目
- D.国冢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
- A.具有教授级职称的
- B.近7年承担过国家大型项目招标评审工作的
- C.享受国家津贴的
- D.获得过国家级科学奖励的
- A.财务行政主管部门
- B.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商务行政主管部门
- A.国务院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行政主管机关
- D.公安机关
- A.7
- B.15
- C.30
- D.45
- A.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5年并具有高级职称
- B.熟悉有关招标投标的规定
- C.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 D.身体健康,能够承担评标工作
- 80
-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采购数额在( )万元以上、技术复杂的项目,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人数应当为5人以上单数。
- A.200
- B.250
- C.280
- D.300
- A.2%
- B.5%
- C.10%
- D.15%
- A.高于 30%
- B.高于60%
- C.低于30%
- D.低于60%
- A.职权法定
- B.合理行政
- C.程序正与
- D.诚实信用
- A.《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 B.《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 C.《招标投标法》
- D.《建筑法》
- A.1
- B.2
- C.3
- D.6
- A.合同签订阶段
- B.准备合同签订阶段
- C.合同实施阶段
- D.合同保管阶段
- A.联合体各方应当在招标人进行资格预审时,向招标人提出组成联合体的申请
- B.没有提出联合体申请的,资格预审完成后,不得组成联合体投标
- C.招标人不得强制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组成联合体
- D.联合体通过资格预审后在组成上发生变化,应作废标处理或被否决
- A.5
- B.7
- C.9
- D.13
- A.最低评标价法
- B.综合评估法
- C.综合评价法
- D.性价比法
- A.以书面形式通知投标人但无需征得投标人的同意
- B.以书面形式通知投标人并获得投标人的书面同意
- C.以书面或口头形式通知投标人并获得投标人的书面同意
- D.以书面或口头形式通知投标人但无需征得投标人的同意
- A.1%
- B.2%
- C.3%
- D.5%
- A.技术专家
- B.经济专家
- C.招标人代表
- D.招标人上级主管代表
- A.投标人或其推选的代表
- B.招标人或其推选的代表
- C.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
- D.纪检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
- A.投标函
- B.施工组织设计
- C.投标保证金
- D.商务和技术偏差表
- A.投标报价由低到高
- B.评审后得分由高到低
- C.商数得分由高到低
- D.商数得分由低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