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5)
- A.worth
- B.value
- C.cost
- D.invaluable
- 2
-
(72)
- A.alternative
- B.need
- C.possibility
- D.solution
- 3
-
(73)
- A.design
- B.redesign
- C.plan
- D.build
- 4
-
(74)
- A.throwaway
- B.system
- C.software
- D.product
- A.用户认证机制
- B.加密机制
- C.系统能承受的并发用户量
- D.数据备份与恢复手段
- A.MD5
- B.RSA
- C.SHA-1
- D.SHA-256
- A.在完成软件的概要设计后,即开始制定集成测试计划
- B.实施集成测试时需要设计所需驱动和桩
- C.桩函数是所测函数的主程序,它接收测试数据并把数据传送给所测试函数
- D.常见的集成测试方法包括自顶向下、自底向上、Big-Bang等
- A.分支覆盖率分析
- B.复杂度分析
- C.系统压力测试
- D.路径覆盖分析
- A.①②③
- B.③①②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A.负载压力测试用于确认系统是否支持性能需求
- B.负载压力测试能得到系统可承受的业务量增长
- C.负载压力测试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测试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
- D.负载压力测试不用于发现不同负载场景下的速度变慢、内存泄露等问题
- A.JMeter
- B.LoadRunner
- C.JTest
- D.JBuilder
- 13
-
白盒测试不能发现()。
- A.代码路径中的错误
- B.死循环
- C.逻辑错误
- D.功能错误
- A.负载测试
- B.压力测试
- C.疲劳强度测试
- D.大数据量测试
- A.测试用例只需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不需要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 B.应制定测试计划并严格执行,排除随意性
- C.穷举测试是可能的
- D.程序员应尽量测试自己的程序
- A.应该尽可能早地进行测试
- B.软件中的错误暴露得越迟,则修复和改正错误所花费的代价就越高
- C.应该在代码编写完成后开始测试
- D.项目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需要测试人员参与
- A.软件代码
- B.软件开发过程
- C.文档
- D.数据
- A.测试计划能使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 B.测试计划能使项目参与人员沟通顺畅
- C.测试计划无益于提高软件质量
- D.测试计划是软件过程规范化的要求
- A.恢复块设计
- B.N版本程序设计
- C.检错技术
- D.降低复杂度设计
- 20
-
(50)
- A.53
- B.55
- C.56
- D.57
- A.1
- B.2
- C.3
- D.4
- A.程序应简单、清晰、可读性好
- B.变量的命名要符合语法
- C.充分考虑程序的执行效率
- D.程序的注释可有可无
- A.改正性
- B.适应性
- C.完善性
- D.预防性
- A.继承
- B.关联
- C.组合
- D.依赖
- 25
-
(46)
- A.继承
- B.关联
- C.组合
- D.依赖
- A.类
- B.对象
- C.实例
- D.属性
- 27
-
(44)
- A.类
- B.对象
- C.实例
- D.属性
- A.数据耦合
- B.标记耦合
- C.公共耦合
- D.内容耦合
- A.需求分析
- B.概要设计
- C.详细设计
- D.软件实现
- A.每个模块的规模越小越好,这样开发每个模块的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 B.每个模块的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模块之间的通信开销就会降低了
- C.应具有高内聚和低耦合的性质
- D.仅适用于结构化开发方法
- A.数据
- B.功能
- C.结构
- D.行为
- 32
-
(39)
- A.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可以没有输出数据流
- B.不允许一个加工有多条数据流流向另一个加工
- C.不允许一个加工有两个相同的输出数据流流向两个不同的加工
- D.必须保持父图与子图平衡
- 33
-
(37)
- A.用例图
- B.类图
- C.状态图
- D.序列图
- 34
-
在开发一个字处理软件时,首先快速发布了一个提供基本文件管理、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的版本,接着发布提供更完善的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的版本,最后发布提供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的版本,这里采用了 (35)过程模型。
- A.瀑布
- B.快速原型
- C.增量
- D.螺旋
- A.功能需求
- B.非功能需求
- C.过程约束
- D.设计约束
- 36
-
(32)
- A.从小到大
- B.从大到小
- C.所有元素相同
- D.随机分布
- A.瀑布
- B.快速原型
- C.V
- D.螺旋
- A.9
- B.10
- C.12
- D.13
- 39
-
(30)
- A.TCP
- B.UDP
- C.PHP
- D.IP
- A.Browser/Server
- B.Client/Server
- C.Peer to Peer
- D.Peer to Server
- 41
-
(28)
- A.堆栈技术
- B.双协议栈技术
- C.隧道技术
- D.翻译技术
- A.堆栈技术
- B.双协议栈技术
- C.隧道技术
- D.翻译技术
- A.192.168.0.2
- B.192.168.0.1
- C.202.117.112.1
- D.202.117.112.2
- 44
-
(25)
- A.1200
- B.3200
- C.6400
- D.8000
- 45
-
(23)
- A.P1→P2→P4→P5→P3
- B.P5→P2→P4→P3→P1
- C.P4→P2→P1→P5→P3
- D.P5→P1→P4→P2→P3
- A.128
- B.256
- C.512
- D.1024
- A.1、1 和 0
- B.1、1 和 1
- C.2、1 和 0
- D.2、0 和 1
- A.页的大小为4K,每个段的大小均为4096个页,最多可有256个段
- B.页的大小为4K,每个段最大允许有4096个页,最多可有256个段
- C.页的大小为8K,每个段的大小均为2048个页,最多可有128个段
- D.页的大小为8K,每个段最大允许有2048个页,最多可有128个段
- 49
-
(20)
- A.R.B = S.B AND R.C = S.C AND R.C< S.B
- B.R.B = S.B AND R.C = S.C AND R.C< S.F
- C.R.B = S.B OR R.C = S.C OR R.C< S.B
- D.R.B = S.B OR R.C = S.C OR R.C< S.F
- 50
-
(19)
- A.R
- B.S
- C.RS
- D.R,S
- A.5
- B.6
- C.7
- D.9
- 52
-
(18)
- A.A, R.C, F, G
- B.A, C,S.B, S.F
- C.A, C, S.B,S.C
- D.R.A, R.C, S.B, S.C
- 53
-
(16)
- A.1:1
- B.1: n
- C.n: 1
- D.n: m
- A.营销点、商品名
- B.营销点、条形码
- C.负责人姓名、商品名
- D.负责人姓名、条形码
- A.有利于进行反编译处理
- B.有利于进行与机器无关的优化处理
- C.尽早发现语法错误
- D.可以简化语法和语义分析
- A.bc-d*a+
- B.abc-d* +
- C.ab + c- d*
- D.abcd-* +
- A.所有由0构成的字符串
- B.所有由1构成的字符串
- C.某些0和1个数相等的字符串
- D.所有0和1个数不同的字符串
- A.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
- B.某作家的作品《红河谷》
- C.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的《行政诉讼案例选编》
- D.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A.既可引用发表的作品,也可引用未发表的作品
- B.只能限于介绍、评论作品
- C.只要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可适当引用资料
- D.不必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不需要向他支付报酬
- A.用CA的私钥对数字证书签名
- B.用CA的公钥对数字证书签名
- C.用证书主人的私钥对数字证书签名
- D.用证书主人的公钥对数字证书签名
- A.模块接口
- B.局部数据结构
- C.全局数据结构
- D.重要的执行路径
- A.ECC
- B.DSA
- C.RSA
- D.DES
- 63
-
(5)不是RISC的特点
- A.指令种类丰富
- B.高效的流水线操作
- C.寻址方式较少
- D.硬布线控制
- A.8/56Δt
- B.8/32Δt
- C.8/28Δt
- D.8/24Δt
- A.硬件自动完成
- B.程序员调度
- C.操作系统管理
- D.程序员与操作系统协同完成
- A.逻辑与
- B.逻辑或
- C.逻辑同或
- D.逻辑异或
- A.存储器的容量
- B.指令字长
- C.数据总线的宽度
- D.地址总线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