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The following diagram denotes dependency between two activities A and B,It says()

  • A.B can’t start before A is finished
  • B.B can’t finish before A is finished
  • C.B can’t start before A starts
  • D.B can’t finish before A starts
11

以下关于需求跟踪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逆向需求跟踪检查设计文档、代码、测试用例等工作产品是否都能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找到出处
  • B.需求跟踪矩阵可以把每个需求与业务目标或项目目标联系起来
  • C.需求跟踪矩阵为管理产品范围变更提供框架
  • D.如果按照“需求开发-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这样的顺序开发产品,由于每一步的输出就是下一步的输入,所以不必担心设计、编程、测试会与需求不一致,可以省略需求跟踪
12

软件系统的版本号由3部分构成,即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改号。某个配置项的版本号是1.0,按照配置版本号规则表明()

  • A.目前配置项处于“不可变更”状态
  • B.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式发布”状态
  • C.目前配置项处于“草稿”状态
  • D.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在修改”状态
13

在需求分析中,面向团队的需求收集方法能够鼓励合作。以下关于面向团队的需求收集方法的叙述中,()是不恰当的。

  • A.举行需求收集会议,会议由软件工程师、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举办和参加
  • B.拟定会议议程,与会者围绕需求要点,畅所欲言
  • C.会议提倡自由发言,不需要特意控制会议的进度
  • D.会议目的是识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要点,初步描述解决方案中的需求问题
14

创建基线是项目配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创建基线或发现基线的主要步骤是()

  • A.获取CCB的授权、创建构造基线或发现基线、形成文件、使基线可用
  • B.形成文件、获取CCB的授权、创建构造基线或发行基线、使基线可用
  • C.使基线可用、获取CCB的授权、形成文件、创建构造基线或发行基线
  • D.获取CCB的授权、创建构造基线或发行基线、使基线可用、形成文件
15

()不是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

  • A.项目的范围说明书
  • B.产品说明书
  • C.标准和规定
  • D.产品的市场评价
17

以下关于项目成本控制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成本控制可提前识别可能引起项目成本基准变化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影响
  • B.成本控制的关键是经常并及时分析项目成本绩效
  • C.成本控制的单位一般为项目的具体活动
  • D.进行成本控制是要防范因成本失控产生的各种可能风险
22

项目经理有责任处理项目过程中发生的冲突,以下解决方法中,()会使冲突的双方最满意,也是冲突管理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 A.双方沟通,积极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 B.双方各作出一些让步,寻求一种折中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 C.将眼前的问题搁置,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进行处理
  • D.冲突的双方各提出自己的方案,最终听从项目经理的决策
23

对项目进行审计是项目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项目绩效评估和审计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绩效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的合称
  • B.按审计时间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 C.项目绩效评估主要通过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运营效益进行综合评判
  • D.绩效评估以授权或委托的形式让独立的机构或个人来进行就是绩效审计
24

某企业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用于运维项目群的统一管理协调和监控,项目管理办公室()做法是不可行的

  • A.建立项目人员的储备机制为各项目提供人员应急服务
  • B.建立项目管理的知识库,为各项目提供知识支持
  • C.成立一个监理公司负责对各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 D.建立运维运行管理工具平台对运维项目统一管理
27

以下关于外包及外包管理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外包是企业利用外部的专业资源为已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商业模式
  • B.软件外包管理的总目标是用强有力的手段来管理同时进行的众多外包项目,满足进度、质量、成本的要求
  • C.承包商是软件外包部分的第一责任人,故质量保证活动应由承包商独立完成
  • D.委托方要根据合同的承诺跟踪承包商实际完成情况和成果
28

某公司按总价合同方式约定订购3000米高规格的铜缆,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工期暂停了半个月,待恢复施工后,承建单位以近期铜价上涨为理由,要求建设单位赔偿购买电缆增加的费用,并要求适当延长工期,以下说法中,()是正确的

  • A.建设单位应该赔偿承建单位采购电缆增加的费用
  • B.监理单位应该保护承建单位的合法利益,因此应该支持承建单位的索赔要求
  • C.索赔是合同双方利益的体现,可以使项目造价更趋于合理
  • D.铜价上涨是承建单位应承担的项目风险,不应该要求赔偿费用
29

以下关于合同收尾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在合同收尾前的任何时候,只要在合同变更控制条款下经双方同意都可以对合同进行修订
  • B.合同收尾包括项目验收和管理收尾
  • C.提前终止合同是合同收尾的一种特例
  • D.合同收尾的工具包括合同收尾过程,过程审计,记录管理系统
32

按优先级或相对等级排列项目风险,属于()的输出

  • A.定性风险分析
  • B.定量风险分析
  • C.风险管理计划
  • D.风险监视表
34

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评估软件项目风险时,一般不考虑()

  • A.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正式承诺支持该项目
  • B.开发人员和用户是否充分理解系统的需求
  • C.最终用户是否同意部署已开发的系统
  • D.开发需要的资金是否能按时到位
35

确定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需求是项目成功实施的保证,项目需求确定属于()的内容

  • A.初步可行性研究
  • B.范围说明书
  • C.项目范围基准
  • D.项目可行性研究
36

()一般不属于项目绩效报告的内容

  • A.团队成员考核
  • B.项目预测
  • C.项目主要效益
  • D.变更请求
38

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成员需要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较好地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便于沟通和管理,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都要精通项目管理相关知识
  • B.项目经理要整合项目团队成员知识,使团队知识结构满足项目要求
  • C.项目经理不仅要掌握项目管理9个知识领域的纲要,还要具备相当水平的信息系统知识
  • D.项目经理无需掌握项目所有的技术细节
41

以下关于项目范围管理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一般项目目标的设定标准可用一个单词SMART来表达
  • B.项目目标开始是出现在初步项目范围说明书里,后来被定义并最终归结到项目范围说明书里
  • C.范围定义过程给出了项目和产品的详细描述,并把结果写进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
  • D.范围确认也被称为范围核实,它的目的是核实工作结果的正确与否,应该贯穿项目始终
42

()不是影响制定项目章程过程的环境和组织因素

  • A.政府或行业标准
  • B.组织的基础设施
  • C.市场条件
  • D.合同
43

当()时,要正式通过变更审批

  • A.0.7版的项目管理计划调整
  • B.某活动在自由时差内的进度调整
  • C.某活动负责人要求进度提前
  • D.项目经理安排一次临时加班
45

()属于评标依据

  • A.招标文件
  • B.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 C.公司业绩
  • D.施工组织设计
46

项目整体管理要综合考虑项目各个相关过程,围绕整体管理特点,以下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 A.项目的各个目标和方案可能是冲突的,项目经理要进行统一权衡
  • B.项目经理要解决好过程之间的重叠部分的职责问题
  • C.对项目中可能不需要的过程,项目经理就不用考虑
  • D.项目经理要把项目的可交付物与公司的运营结合起来
48

()

  • A.甲机构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 B.乙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 C.甲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 D.乙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49

以下关于UML的叙述中,()是正确的

  • A.UML是一种标准的图形化建模语言
  • B.UML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 C.UML是一种开发工具的规格说明
  • D.UML是程序设计方法的描述
51

以下关于面向对象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通过消息传递,各个对象之间实现通信
  • B.每个对象都属于特定的类
  • C.面向对象软件开发可以实现代码的重用
  • D.一个对象可以是两个以上类的实例
52

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两幢建筑物的子系统是()

  • A.网络管理子系统
  • B.设备间子系统
  • C.建筑群子系统
  • D.主干线子系统
54

域名服务器上存储有Internet主机的()

  • A.MAC地址与主机名
  • B.IP地址与域名
  • C.IP地址与访问路径
  • D.IP地址、域名与MAC地址
57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运维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一般而言,在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会有较大比例的成本或资源投入
  • B.高效运维离不开管理平台,需要依靠管理与工具及其合理的配合
  • C.运维管理平台使运维自动化、操作化,降低了对运维人员的技术要求
  • D.运维的目的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要重视效率与客户满意度的平衡
58

按照网络分级设计模型,通常把网络设计分为3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核心层承担访问控制列表检查功能
  • B.汇聚层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
  • C.工作组服务器放置在接入层
  • D.在接入层可以使用集线器代替交换机
61

访问控制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对访问客体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的安全措施,以下关于访问控制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访问控制包括2个重要的过程:鉴别和授权
  • B.访问控制机制分为2种:强制访问控制(MAC)和自主访问控制(DAC)
  • C.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对比DAC的先进之处在于用户可以自主的将访问的权限授给其它用户
  • D.RBAC不是基于多级安全需求的,因为基于RBAC的系统中主要关心的是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即”谁可以对什么信息执行何种动作”
62

配置管理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控制过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GB/T 11457-2006《软件工程术语》的描述,以下关于配置管理基线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配置管理基线包括功能基线,即最初通过的功能的配置
  • B.配置管理基线包括分配基线,即最初通过的分配的配置
  • C.配置管理基线包括产品基线,即最初通过的或有条件通过的产品的配置
  • D.配置管理基线包括时间基线,即最初通过的时间安排
63

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测试评审时,不用考虑的是()

  • A.针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测试目标
  • B.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
  • C.测试工具,通过标准
  • D.功能测试报告
65

除了测试程序之外,黑盒测试还适用于测试()阶段的软件文档

  • A.编码
  • B.总体设计
  • C.软件需求分析
  • D.数据库设计
68

软件测试是为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的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 B.软件测试被认为是一种应该包括在整个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活动
  • C.软件测试是在有限测试用例集合上,静态验证软件是否达到预期的行为
  • D.软件测试是检查预防措施是否有效的主要手段,也是识别由于某种原因预防措施无效而产生错误的主要手段
69

MVC是模型-视图-控制器架构模式的缩写,以下关于MVC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
  • B.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
  • C.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 D.MVC强制性地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紧密结合
70

软件需求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其中业务需求()

  • A.反映了组织结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 B.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在使用实例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
  • C.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
  • D.描述了系统展现给用户的行为和执行的操作等
73

以下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协调发展,共同服务经济社会
  • B.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衍生新的应用模式
  • C.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将逐步替代PC互联网
  • D.移动互联网对用户的服务将更泛在,更智能,更便捷
74

以下关于大数据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大数据不仅是技术,更是思维方式、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
  • B.缺少数据资源和数据思维,对产业的未来发展会有严重影响
  • C.企业的价值与其数据资产的规模、活性、解释并运用数据的能力密切相关
  • D.大数据中,各数据价值之和远远大于数据之和的价值
75

自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系统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机到网络,由数据处理到智能处理,由集中式计算到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以下关于云计算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 A.云计算凭借数量庞大的云服务器为用户提供远超单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 B.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获取应用服务,用户不必考虑应用的具体位置
  • C.云计算的扩展性低,一旦需要扩展,需要重新构建全部数据模型
  • D.云计算可以构造不同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