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认证高级工程师模拟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华为QuidwayS3526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交换模式

  • A.Storeand Fordward
  • B.Cut-Through
  • C.电路交换
  • D.以上都不是
2

以下网络功能可以在汇聚层实现的有()

  • A.VLAN聚合
  • B.VLAN间路由
  • C.部门或工作组级访问
  • D.广播域或组ビ蚨ㄒ錡
4

和用路由器来实现三层包转发相比,三层交换具有以下优点()

  • A.功能更灵活
  • B.低时延
  • C.低花费
  • D.可以应用于复杂网络环境
5

以下关于四层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层交换技术的实质就是基于硬件的、考虑了第四层参数的三层路由
  • B.在传输层协议TCP/UDP中,不同的应用类型被作为端口号标识在数据段/报文的报文头中,四层交换技术通过检查端口号,识别不同报文的应用类型,从而根据应用对数据流进行分类
  • C.根据数据流的应用类型,可以方便地提供QoS及进行流量统计
  • D.四层交换也可以只依据四层参数进行数据转发
6

以下关于80/20规则描述正确的是()

  • A.80/20流量模式指用户数据流量的80%在本地网段,只有20%的数据流量通过路由器或网桥进入其它网段
  • B.采用80/20规则的网络,用户的网络资源基本上都集中于同一个远程网段内
  • C.80/20规则的网络比较适合一个和外部联系较少的小型公司的局域网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

以下属于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相同的功能是()

  • A.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
  • B.检查三层的校验和
  • C.使用生存时间(TTL)
  • D.用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更新SNMP管理
8

以下关于用路由器互连各个VLAN的缺陷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同一级别的路由器要比交换机昂贵
  • B.由于路由器基本上是由软件实现,所以转发性能较低
  • C.尽管用路由器互连各个VLAN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为了实现跨VLAN的通信,还是必须采用路由器,为了避免路由器成为网络的瓶颈,应合理规划网络流量,使大多数的网络流量位于一个VLAN之内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

以下关于二层交换机中的VLAN实现描述正确的是()

  • A.为实现跨VLAN的通信,必须用路由器互连各VLAN,这也较为适合新的20/80规则
  • B.将物理网络划分成不同VLAN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安全性
  • C.用VLAN分割原来物理网络可以有效提高物理网络利用效率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

相对于集线器,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描述正确的是()

  • A.扩展了网络带宽
  • B.分割了网络冲突域,使得网络冲突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 C.交换机作为更加智能的交换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优先级、虚拟网、远程检测等
  • D.交换机彻底解决了广播泛滥问题
12

以下关于交换式以太网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平时网络中所有的主机都不物理连通,当主机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
  • B.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 C.使用交换设备组网,物理上为星型结构,但逻辑上是总线型结构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

相对于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的优点有()

  • A.经济
  • B.安全
  • C.技术简单
  • D.高效
14

以下关于网桥设备描述正确的是()

  • A.传统以太网试图通过网桥设备来分隔主机,从而减少碰撞的发生
  • B.在网络规模较大的情况下,HUB比交换机通常更容易成为网络传输的瓶颈
  • C.网桥不能解决网络广播报文的泛滥问题
  • D.网桥可以解决网络广播报文的泛滥问题
15

以下一般应用于局域网的设备有()

  • A.接入服务器
  • B.调制解调器
  • C.Hub
  • D.以太网交换机
16

以下关于端口汇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应用在交换机和交换机的连接
  • B.可以应用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
  • C.不能应用在高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 D.不能应用在交换机和高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17

IEEE802.1Q协议中规定的VLAN报文比普通的以太网报文增加了以下哪几部分()

  • A.TPID(Tag Protocol Indentifier)
  • B.Priority
  • C.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CFI)
  • D.VLAN Identifier(VLAN ID)
18

以下几种以太网标准中支持速率自协商的有

  • A.10BASE-T
  • B.100BASE-TX
  • C.1000BASE-LX
  • D.1000BASE-SX
19

多层交换可以依据如下信息进行交换()

  • A.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 B.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 C.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 D.IP包协议字段
20

IEEE802.3把以太网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分别是()

  • A.物理子层
  • B.MAC子层
  • C.LLC子层
  • D.IP子层
22

远程接入网络中常用的拨号接入技术有()

  • A.PSTN接入
  • B.ISDNBRI接入
  • C.Cable Modem接入
  • D.ISDNPRI接入
23

IP Over SDH与IP Over ATM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IP Over SDH通常应用于点到点链路中
  • B.IP Over ATM提供丰富的QoS功能
  • C.IP Over ATM设备成本较高
  • D.目前IPO ver SDH更适宜普及
26

以下关于MAC组播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播MAC地址前六个十六进制位是0x01005e
  • B.在以太网中,第3层的IP组播地址信息的全部28位映射进入24位的第2层MAC地址空间
  • C.MAC组播地址范围由IEEE指定
  • D.组播MAC地址由23位组成
27

PIM-DM维护的组播树是()

  • A.SPT
  • B.CBT
  • C.RPT
  • D.STP
28

MaxAge时间间隔的缺省值为()

  • A.10秒
  • B.15秒
  • C.20秒
  • D.30秒
30

当工作在RSTP模式时,对指定端口的状态迁移,描述错误的为()

  • A.如果指定端口连接的是点对点链路,则指定端口向转发状态迁移时,可以通过握手机制实现快速迁移
  • B.在满足点对点链路的情况下,指定端口快速迁移只需要几毫秒时间
  • C.对于一个网络直径为二的网络,如果都是采用点对点链路相连,则通过2次握手就可以使网络稳定
  • D.指定端口发送握手请求以后,其状态就会迁移到转发状态
31

生成树的优先级矢量(B,0,B,PortID)中的第四项是指()

  • A.发送端口ID
  • B.接收端口ID
  • C.根端口ID
  • D.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2

下面四种端口状态中,那种状态不是快速生成树协议所维护的端口状态()

  • A.Blocking状态(即Dis carding状态)
  • B.Listening状态
  • C.Learning状态
  • D.For warding状态
3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层交换机使用最长地址掩码匹配方法实现快速查找
  • B.三层交换机使用精确地址匹配的方法实现快速查找
  • C.在VLAN指定路由接口的操作实际上就是为VLAN指定一个IP地址、子网掩码和MAC地址,只有在给一个VLAN指定了IP地址、子网掩码和Mac地址后(Mac地址不需要手工配置),该VLAN虚接口才成为一个路由接口
  • D.路由器的路由接口与端口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三层交换机的路由接口与端口是一对多的关系
38

在PPPOA的协议栈中,PPP以下的协议有()

  • A.PPP--PPPOA--ATM--物理层
  • B.PPP--PPPOA--AAL5--物理层
  • C.PPP--PPPOA--物理层
  • D.PPP--PPPOA--AAL5--ATM--物理层
41

下列关于IANA预留的私有IP地址的说法错误的是什么()

  • A.预留的私有IP地址块是: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 B.为了实现与Internet的通信,这些私有地址需要转换成公有地址。可以采用的技术有NAT、代理服务、VPN报文封装技术等
  • C.预留的私有IP地址块是:10.0.0.0~10.255.255.255,172.128.0.0~172.128.255.255,192.128.0.0~192.128.255.255
  • D.使用私有地址可以节省开支,保持网络的可扩展性
  • E.使用私有地址可以节省IP地址资源
43

在园区网的设计过程中,二层交换机处于哪一个层次()

  • A.核心骨干层
  • B.汇聚层
  • C.接入层
  • D.以上都不是
45

ATM信元的字节数为()

  • A.32
  • B.48
  • C.53
  • D.64
  • E.32--65535之间变化
46

对网络资源采用的是()

  • A.同步时分复用
  • B.空分复用
  • C.异步时分复用
  • D.信元的交换和复用
47

数字数据网DDN定义为OSI模型的()

  • A.数据链路层
  • B.物理层
  • C.传输层
  • D.网络层
  • E.应用层
50

路由器通常作为X.25网络()设备

  • A.DTE
  • B.PSE
  • C.DCE
  • D.以上都不是